如前所講,環境汙染是指由於對生態系統有害的物質進入環境後對生態系統造成的幹擾和損害的現象,簡稱汙染。具體來說就是,有害物質或有害
因子進入環境並在環境中發生擴散、遷移、轉化,並跟生態體統的諸要素發生作用,使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發生變化,對人類以及其它生物的生存和
發展產生不利影響。例如,因化石燃料的燃燒,使大氣中的顆粒物和SO2濃度的增高,危及人和其他生物的身體健康,同時還會腐蝕材料,給人類社
會造成損失;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的排放,使水體質量惡化,危及水生生物的生存,使水體失去原有的生態功能和使用價值。環境汙染除了給生態系統造成直接的破壞和影響外,汙染物的積累和遷移轉化還會引起多種衍生的環境效應,給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造成間接的危害,有時這種間接的環境效應的危害比當時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難消除。例如,溫室效應、酸雨、和臭氧層破壞就是由大氣汙染衍生出的環境效應。這種由環境汙染衍生的環境效應具有滯後性,往往在汙染發生的當時不易被察覺或預料到,然而壹旦發生就表示環境汙染已經發展到相當嚴重的地步。當然,環境汙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後果是使人類環境的質量下降,影響人類的生活質量、身體健康和生產活動。例如城市的空氣汙染造成空氣汙濁,人們的發病率上升等等;水汙染使水環境質量惡化,飲用水源的質量普遍下降,威脅人的身體健康,引起胎兒早產或畸形等等。嚴重的汙染事件不僅帶來健康問題,也造成社會問題。隨著汙染的加劇和人們環境意識的提高,由於汙染引起的人群糾紛和沖突逐年增加。目前在全球範圍內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環境汙染問題,具有全球影響的方面有大氣環境汙染、海洋汙染、城市環境問題等。隨著經濟和貿易的全球化,環境汙染也日益呈現國際化趨勢,近年來出現的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問題就是這方面的突出表現。
② 環境汙染的原因總的來說,環境汙染可以是人類活動的結果,也可以是自然活動的結果,或是這兩類活動***同作用的結果。如火山噴發,往大氣中排放大量的粉塵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同樣也造成大氣環境的汙染。但通常情況下,環境汙染更多地是由人類活動,特別是社會經濟活動引起的。我們平常所指的就是這類源於人類活動的環境汙染。人類活動之所以會造成環境汙染,是因為人類跟其他生物有壹個根本差別:人類除了進行自身的生產外,還進行更大規模的物質生產,而後者是其他所有生物都沒有的。由於這壹點,人類活動的強度遠遠大於其他生物。例如,對生態系統中水的利用,其他生物僅取用滿足其生存要求的量,而人類對水的利用則不知道要比其他生物多多少倍,多到有的局部生態系統所有的水都不夠用。汙染物的排放源稱為汙染源。各種汙染源的情況將在第四節講述。對環境汙染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根據受汙染的環境系統所屬類型或其中的主導要素,可分為大氣汙染,水體汙染,土壤汙染等等;按汙染源所處的社會領域,可分為工業汙染、農業汙染、交通汙染等等;按照汙染物的形態或性質,可分為廢氣汙染,廢水汙染、固體廢棄物汙染、以及噪聲汙染、輻射汙染等。
③ 汙染物在環境中的遷移轉化
汙染物進入環境後,會發生遷移和轉化,並通過這種遷移和轉化與其他環境要素和物質發生化學的和物理的,或物理化學的作用。遷移是指汙染物在環境中發生空間位置和範圍的變化,這種變化往往伴隨著汙染物在環境中濃度的變化。汙染物遷移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物理遷移、化學遷和生物遷移。化學遷移壹般都包含著物理遷移,而生物遷移又都包含著化學遷移和物理遷移。物理遷移就是汙染物在環境中的機械運動,如隨水流、氣流的運動和擴散,在重力作用下的沈降等。化學遷移是指汙染物經過化學過程發生的遷移,包括溶解、離解、氧化還原、水解、絡合、螯合、化學沈澱、生物降解等等。生物遷移是指汙染物通過有機體的吸收、新陳代謝、生育、死亡等生理過程實現的遷移。有的汙染物(如壹些重金屬元素、有機氯等穩定的有機化合物)壹旦被生物吸收,就很難排出生物體外,這些物質就會在生物體內積累,並通過食物鏈進壹步富集,使得生物體中該汙染物的含量達到物理環境的數百倍、數千倍甚至數百萬倍,這種現象叫做富集。汙染物的轉化是指汙染物在環境中經過物理、化學或生物的作用改變其存在形態或轉變為另外的不同物質的過程。汙染物的轉化必然伴隨著它的遷移。汙染物的轉化可分為物理轉化、化學轉化和生物化學轉化。物理轉化包括汙染物的相變、滲透、吸附、放射性衰變等。化學轉化則以光化學反應、氧化還原反應及水解反應和絡合反應最為常見。生物化學轉化就是代謝反應汙染物的遷移轉化受其本身的物理化學性質和它所處的環境條件的影響,其遷移的速率、範圍和轉化的快慢、產物以及遷移轉化的主導形式等都會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