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根(水楊梅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形態特征;水楊梅,落葉小灌木,高1-1.5m。小枝細長,紅褐色,被柔毛;老枝無毛。葉互生:葉柄極短或無;托葉2,與葉對生,三角形;葉紙質;葉片卵狀披針形或卵狀橢圓形,長3-4cm,寬1-2.5cm,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側脈稍有白柔毛。頭狀花序球形,頂生或腋生,盛型 直徑1.5-2cm;總花梗長2-3cm,被柔毛;花萼簡短,先端5裂;花冠管狀,長5-10mm,紫紅色或白色,先端5裂,裂片上部有黑色點;雄蕊5,花絲短;子房下位,2室,花柱細長,超出花冠1倍以上。蒴果楔形,長約3mm,成熟時帶紫紅色,集生成球狀。種子多數,細小,長橢圓形,兩端有翅。花期6-7月。果期9-10月。
分布和生長期環境;分布江蘇、安微、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福建、廣東、廣西、臺灣、貴州、雲南等地。生在淺溪中、溪邊石灘、沙灘、山澗石縫中。
采季;根全年可采,葉春季到秋季。
功效和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消腫。主濕熱泄瀉;痢疾;濕疹;瘡癤腫毒;風火牙痛;跌打損傷;外傷出血;活血散閼;抗腫瘤等。
1、跌打損傷:鮮根二兩,水煎沖紅糖、黃酒服。
2、外傷出血:鮮葉或花,搗爛外敷。
3、癤腫、下肢潰瘍:鮮根皮或加盤骨草鮮全草,加白糖搗爛敷患處。同時用根25---50克水煎服。
4、肺癌:鮮根50克,鮮山海羅50克水煎服。
5、濕熱泄瀉、痢疾、濕疹、、風火牙痛:根50克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