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是“創造萬能工具胎”,被譽為走在時間前面的人是王崇倫。
他發明了“萬能工具胎”,用1年時間完成了4年的生產任務;他和老英雄孟泰在鞍鋼發起技術革新和技術協作運動,促進了“鞍鋼憲法”的誕生,與孟泰壹起被譽為“永遠的鞍鋼功臣”。他就是“走在時間前面的人”——王崇倫。
王崇倫出生於1927年,1949年3月進入鞍鋼機修廠當刨床工,1952年加入中國***產黨。艱難的少年生活磨煉了王崇倫能吃苦的品質,也使他明白掌握技術的重要性。1952年,王崇倫所在的工具車間承擔為中國人民誌願軍加工飛機副油箱拉桿的緊急特殊任務。王崇倫設計並制造出利用刨床加工拉桿的特殊卡具,比開始用銑床加工提高工效24倍。從此,他迷上了琢磨提高生產效率的竅門。
王崇倫發明“萬能工具胎”的過程
1953年,我國開始實施第壹個五年計劃,鞍鋼的生產建設突飛猛進地發展。就在這時,鞍鋼礦山生產壹線告急:大批鑿巖機因缺少備件卡動器而被迫停止作業。當時國內尚無廠家能夠生產這種備件,試制卡動器的特殊任務最終落在王崇倫所在的工具車間。沒想到,試制剛開始就遇到了“攔路虎”。
第壹道工序的車床加工壹個備件只需45分鐘,而第二道工序插床卻要兩個半小時。王崇倫大膽構想用刨床代替插床,制作壹個圓筒形的工具胎。這個工具胎外殼酷似壹臺小電動機,由40多個零件組成,工件可以固定在套子中360°旋轉。原來的插床壹次只能加工壹個工件,而將工件置放在工具胎內,刨床可以成摞切削,就像穿糖葫蘆壹樣方便。到了試車這天,數百人前來觀看。
第壹批工件加工完畢,只用了45分鐘!更讓人震驚的是,以往加工鑿巖機的40多個零件,得制作40多套專用卡具,而這壹工具胎竟能全部取而代之。經過壹番集思廣益,王崇倫創造的這壹工具胎被命名為“萬能工具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