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得過諾貝爾文學獎(對,不是和平獎)的邱吉爾大叔來說,黑狗卻是抑郁癥狀發作的代名詞。
話說,持續的隔離,對於工作可能不保的擔心,讓人憂慮焦躁。疫情過後,會不會有“黑狗”成群跑出來作怪呢?
不管歲月是否靜好,壓力大,憂郁、焦躁、煩悶,這些情緒隨時都會襲來。
我們能做的是,跟它相伴不相絆。
和 “ 黑狗 ” 壹起生活
邱吉爾很會透過演講來激勵人心,激勵英國,激勵全世界。
描述英軍在二戰大撤退的電影《敦刻爾克》結尾,用的就是他1940年6月所做的著名演講:“我們將在海灘上作戰,我們將在著陸場作戰,我們將在田間和街頭作戰,我們將在山野作戰;我們決不投降。”
邱吉爾鏗鏘有力的聲音跟內容,讓人熱血沸騰,讓人內心陽光普照。然而,事實的真相是,邱吉爾患有抑郁癥超過壹甲子,澳大利亞的抑郁癥中心就用“黑狗”來命名。
世界衛生組織有支關於如何面對抑郁癥的短片,名字叫做《和黑狗壹起生活》。
和黑狗壹起生活
某種程度上來說,“抑郁”這只黑狗,壹直都在妳我身邊打轉。
只要“能愛,能工作”
什麽是抑郁癥?按照“國家衛健委權威醫學科普項目傳播網絡平臺”提供的內容顯示:抑郁癥又稱抑郁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
迄今,抑郁癥的病因並不非常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與社會環境諸多方面因素參與了抑郁癥的發病過程。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大約有3億人患有抑郁癥,近十年來增速約18%。實際上,抑郁癥患者並不是壹定會感到悲傷——他們更多的是麻木,可以用荒蕪來形容,絕望、無助。
有病就需要專業的醫療協助和服藥,心理疾病還需要適當的陪伴來緩解壓力。怎麽判定我們的心理是否健康呢?精神分析大師佛洛依德的定義簡單而直白:“能愛,能工作。”
疫情帶來的短期身心壓抑,還不至於讓人喪失這兩種能力。
絕望是可以戰勝的
出生貴族世家,祖父跟父親都患有抑郁癥的邱吉爾,很早就當上議員:“年輕的時候,大概有兩三年吧,所見全都壹片黯淡。我照常工作,坐在下議院,但黑色的憂郁籠罩著我。”
邱吉爾正面迎戰抑郁的方式是:好好過日子,好好工作。而且是,大量的工作。
在英國精神科醫生安東尼·斯托爾所寫的《丘吉爾的黑狗──憂郁癥及人類心靈的其他現象》壹書裏,他發現,除了丘吉爾之外,卡夫卡、海明威、牛頓、還有托爾斯泰,這些大人物都患有抑郁癥。
這些名人還有個***同的特點:喜歡工作。生命力極強的邱吉爾活到90歲之前,逃過了心臟病、肺炎、中風等病痛的摧殘。他吃喝無度,喜歡喝酒,雪茄又抽得很兇。但是,他很少喊累。
斯托爾醫師做出的結論是:“只有邱吉爾能告訴別人,絕望是可以戰勝的。”
工作跟生活要平衡
抑郁癥跟真正的黑狗壹樣,它需要人的陪伴,需要跟人親近。妳趕它走,它還是會回來陪妳的。陪伴跟傾聽,如果身邊有朋友遇到“黑狗”來襲,妳這個做朋友的能做的事情,是讓他知道他不是壹個人在面對。
陪伴的另外壹個化身,在丘吉爾身上就是不間斷的工作。沒有工作,沒事幹,反而會不舒服。邱吉爾說: “我們全都是蛆蟲,只不過我相信,我是壹條會發熱發光的蛆蟲。”
歷史給了邱吉爾發光發熱的舞臺,不過,我們也得記得,除了政治活動,邱吉爾還喜歡作畫。在畫布上面恣意揮撒,也給了邱吉爾紓壓的機會。
跟黑狗,相伴不相絆
對所有人來說,健康的身體是必要的,平衡的心理狀態是必要的。有時候,人需要陪伴,有時候,人需要獨處。永遠要嘗試去想起美好的事情,做壹些可以創造美好的事情。
朋友?要的。運動?要的。休閑?要的。吃好喝好睡好?要的。
遇到“黑狗”?就讓它來來去去,相伴不相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