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淺談舒曼童年情景的演奏感受論文

淺談舒曼童年情景的演奏感受論文

淺談舒曼童年情景的演奏感受論文

 童年情景全套由十三首小曲組成,每首都有壹個小標題,從各個小標題可以看出,既有描寫兒童生活趣事的,也有刻畫兒童內心活動的,每壹首都反映了兒童生活的壹面,而小曲的標題對理解音樂是非常有幫助的。

  1.《異國和異國人民》

 作為整部套曲的第壹首,學者們至今也未能了解這個標題的真正來源,將其放置於整部套曲的開頭,或許作者給我們展現了這樣壹個情景:壹個孩子來到陌生的國家,站在異國的街道上,感受著壹個新奇世界,有點兒新鮮、茫然和不安。該曲為三段曲式,G大調,2/4拍。A樂段在功能性低音和三連音型的和聲襯托下,高聲部的旋律如夢幻般地歌唱出來,平穩的四分音符夾雜著不安分的附點節奏,平靜中蘊含著壹絲躁動、不安。B樂段從第九小節開始,是A段的進壹步延伸和發展,其中右手的高聲部和左手的低聲部是兩條旋律線,在演奏時應註意高低聲部旋律線的清晰。這首小曲最關鍵是在中聲部的三連音上,由於三連音的第三個音大都是由右手的姆指去彈,所以容易彈得重而不均勻,三連音要彈得柔美平靜。在速度和音色上避免拖沓和暗淡,要用流暢的樂思和較明亮的音色來表現。

  2.《奇異的故事》

 該曲的標題意將我們帶到兒童跳躍式的思維中去,壹邊聽父母講奇異的故事,壹邊海闊天空地幻想。時而興奮異常,時而會有小小的憂傷。這首樂曲是帶再現的二段曲式,D大調,3/4拍。A段由兩個八小節的樂句重復組成,終止在屬調上。樂曲通過運用連線及休止符改變了重拍節奏組合,造成類似瑪祖卡舞曲風格的節奏型,使樂曲顯得誇張活潑。由於聲部進行是柱式和弦式的,因此在快速彈奏時,要註意肌肉的調節,整個狀態要放松,力量集中到指尖,和弦要整齊、果斷,裝飾音要彈得清晰,第三拍重音要明顯。同時註意兩句力度的對比。B樂段為對比非方整二句結構(4+8),重復壹次。B樂段開始為壹段流暢的e小調級進進行的旋律,略帶憂傷色彩,與之前情緒形成對比,第二句為再現句,樂句結尾時旋律稍有變化,終止回到D大調。在練習此曲時,首先要註意整首樂曲情緒上的對比。其次,全曲沒有標註壹個跳音,因此音值要彈滿,還要體現出樂曲三拍子的特點,B樂段的上句要特別清楚地表達出柔和的線條,體現出對比。

  3.《捉迷藏》

 回憶童年,我們大多會留戀那緊張又愉快的兒童遊戲。捉迷藏不失為壹個很具吸引力的項目。舒曼呈現給我們的捉迷藏是壹首充滿動感的快速小曲。該曲為兩段曲式,B小調,2/4拍,貫穿全曲的十六分音符跳音以每分120拍的`速度在樂曲的兩個聲部間靈活穿梭,生動地展現了兒童互相追逐、嬉戲的玩耍情形。A樂段是4+4的平行結構,樂句是向上進行的。B樂段從第九小節開始,是8+4結構,上句是壹個展開性的樂句,調性往下屬方向轉(由G到C),最後出現主調的屬七和弦,準備再現。在演奏這首小曲時,不僅要註意樂曲中跳音的顆粒性,還應註意整體的旋律線條。練習時,首先應慢練,保證快速彈奏跳音的準確性。

  4.《孩子的請求》

 孩子在壹遍又壹遍地訴說著他們的請求,等待著大人的回應,希望自己的要求得到滿足。這是壹首帶再現二部曲式的抒情小曲。各句的關系是a+b+c+a。樂曲開始在D大調陳述,第三句轉入A大調,再現時回到D大調。其中每壹樂句都是壹個兩小節樂節的重復。這首小曲旋律婉轉細膩,不斷重復的固定音調就如同孩子對父母不段地乞求。從和聲上看,低音聲部功能很明確且第二句運用了主持續音,高聲部卻用了很多變化音和變化和弦,沖淡了明朗的大調色彩。因此,在演奏時應該仔細聆聽,通過對觸鍵的控制來體現出這種和聲音響所引起的音色變化。樂曲的結尾,停留在屬七和弦上不解決,給人們懸而未決的感覺,或許孩子的請求還會再繼續。在平日練習時,應註意聽三個聲部的層次。每壹個連線都要彈出孩子們乞求的口吻。

  5.《無比的幸福》

 請求終於得到滿足,孩子感到了無比的幸福。這首小曲與前壹曲關系緊密,是它的擴展和延續。然而,不同的音樂情緒卻使得後者演變成壹首歡快的進行曲。該曲是壹段曲式,由三個基本平行的大樂句構成。D大調,2/4拍。此曲與上曲在聲部進行上有些相似,上壹曲的請求在這壹曲中有了結果,上壹曲屬七和弦在這壹曲得到了解決。歡快的旋律音型在高低聲部輪番出現,內聲部固定的切分節奏、豐滿的和聲都巧妙地刻畫了孩子得到所期望東西後幸福滿足的心理。演奏時,要註意曲中模仿復調的運用,處理好左右手旋律的相互呼應以及同和聲的關系。

  6.《重要事件》

 成年後,憶起兒時腦海裏所想的重要事情,看見壹張充滿童稚之氣的小臉上嚴肅認真的神情,流露出壹絲滑稽和幽默。此曲為三段曲式,A大調。A樂段8小節(4+4),第二句是第壹句的低八度重復;B樂段為對比樂段8小節(4+4),轉入D大調,旋律在低音聲部,全為八度進行,上面由和弦相配合,雄渾有力。全曲和聲織體飽滿,均為柱式和弦。誇張而單純的頓音、呆板的節奏,呈現出孩子壹本正經的嚴肅面孔。整首樂曲力度基本上都是強奏,演奏時要多用上臂力量演奏,特別是有頓音標記的和弦更要彈得像孩子處事般認真,同時要突出右手的旋律音,即突出小指的力量。此外還應註意:所有的附點音符要彈清楚,中段左手的八度要堅定、強勁。第三段從f-mf-p的力度層次要控制好。結束時的漸弱不要漸慢,仍要很堅定。

  7.《夢幻曲》

 這是整部套曲中最精彩迷人、流傳最廣的壹首,常被單獨演奏。樂曲節奏舒緩平穩,旋律起伏均勻,細膩動人,在豐滿溫和的和弦襯托下,滲透著夢境般靜謐甜美的詩意,把人們帶入夢幻境界。本曲是由單壹主題發展構成的單三部曲式,各段都為4+4的方整結構。A段由F大調引入,最終結束在C大調上。B段是調性展開(F-g-降B-d),再現部回歸主調F大調上。全曲的主題動機總***出現了八次,每次出現,主題都在升華,演奏時應該註意體會每次出現時的不同之處。處理好每壹樂句的旋律走向以及樂句間的銜接,在突出主題旋律的同時,也要平衡好別的聲部。此外,踏板的運用在該曲十分突出,既要體現清晰的旋律線,又略帶壹些朦朧感。總之,整個樂曲都是p,要呈現出壹個安詳恬靜的夢幻世界。中間段轉調處是全曲的中心,要註意和聲色彩的變化,通過對音色和聲部的控制來表現夢幻的意境。

  8.《火爐旁》

 標題傳遞了壹幅孩子們圍坐在火爐旁,壹家人其樂融融、和諧溫暖的家庭圖畫。該曲為三段式,F大調,2/4拍。旋律的動機來自上曲,連第壹小節的和聲都與前曲相同。A樂段8小節(4+4);B樂段8小節(4+4),為對比中段,與再現段緊密連接。全段建立在主調的屬長音上,但上方聲部卻由g小調到a小調。再現段8小節,B樂段與A樂段壹起重復壹次。尾聲8小節(4+4)。該曲主題柔和,以級進為主,有壹種暖暖的感覺。在演奏時,要註意突出旋律,內聲部的和聲要盡量輕,尤其要控制雙手大拇指的力度。第十六小節主題在低八度再現,聲音要更飽滿,第十八小節主題又回到高八度,音色要純、輕柔壹些,要體現出主題在不同音區間的對比。結束處作漸慢處理。

  9.《竹馬遊戲》

 咯噔咯噔的聲響縈繞在腦海,不禁使人想起前後晃動的竹馬和竹馬上興高采烈的小騎士。這是壹首很有特色的短小活潑的樂曲。為三段曲式,C大調,3/4拍。全曲的節奏很有特點,右手都從切分音開始,左手則是第壹拍和第二拍交錯進行,這種節奏安排聽起來就像是在前搖後擺的竹馬,再加上重音有意放在第三拍上,更有壹種重心不平衡的感覺,巧妙刻畫出竹馬的前後搖擺。在演奏時,應特別註意節奏的準確性。

  10.《過分認真》

 這首小曲主要表現的是孩子的內心活動。孩子的世界裏總是充滿了太多的問題,他們經常會很認真地思考壹些事情,壹個問號接著壹個問號。此曲為單主題的四句樂段(8+8+5+4)2/8拍,重復後再加尾聲而結束全曲。全曲的調性布局(#g-B--#F———#d———#g-B)。這是壹曲四聲部的小曲,整曲為十六分音符律動節奏。高音聲部抒情、充滿歌唱氣息的旋律,在節奏上運用了連續跨小節的切分形式。第二聲部自始至終是壹個裝飾性的和聲音型,低音部同樣是固定的和聲音型。連續不斷的切分節奏貫穿全曲,每壹個樂句從開始到句尾有壹個漸慢,結束音都加以延長,造成壹種停頓感,就如同壹個問題,接下來繼續思考,之後新的問題又會出,如此往復,壹直到最後壹句終於在升g小調上順了下來。問題終於想明白了,全曲結束。演奏時,應註意對四個聲部關系的處理。左右手的節奏要始終如壹地貫穿全曲,機械統壹的節奏正如單純的孩子們壹本正經的態度。練習時,應對段落中的句子進行壹定的布局和安排,要松緊得當,有邏輯、有說服力地演奏此曲。

  11.《驚嚇》

 這首小曲同樣是對兒童心理活動的刻畫,平靜的主題交織著緊張的半音經過的弦,刻畫了兒童受驚後害怕驚恐而又好奇的心理。這首小曲是由具有復三部特點的回旋曲式寫成。全曲結構ABACABA,G大調(e小調),2/4拍。演奏該作品時要註意節奏速度的對比變化,體現出平靜與緊張不安這種矛盾的兒童內心世界。

  12.《入睡》

 玩鬧了壹天的孩子們終於疲倦地睡去,壹天的生活結束了。晃動的節奏型加上卡農手法的運用,形成了搖籃曲般溫和寧靜的氣氛,中間的轉調更增添了樂曲的夢幻色彩,最後平靜舒緩的音樂表明孩子已酣然入睡。此曲的織體很細密,彈奏時要處理好左右手的旋律關系,既要跳躍,又要保持聲部的流暢。曲中的和弦都帶有背景性質,不應彈得太強。要註意控制力度,全曲都是在較弱的聲音中進行的。進行中力度雖有變化,也是在整體較弱的聲音中起伏。

  13.《詩人的話》

 這是整部套曲的最後壹首。詩人嘆息著童年時光無法倒轉,只留下淡淡的回憶和無盡的惆悵。這首小曲采用四部和聲的合唱織體,調性回歸到G大調(和第壹曲同調),4/4拍,是樂段的擴展與重復。開始是兩個四小節的樂句,好像是詩人的警句。後句是前句的模進,終止在下屬a小調上。接下去是這個樂段的擴充,運用開始的樂節作模進行,內聲部加進了分解和弦,最後停在e小調的減七和弦上,然後是壹長串小音符。最後是該樂段的再次重復,回歸主調,伴著詩人無限的惆悵,漸弱漸慢,結束全曲。在演奏時,應註意突出高聲部旋律的歌唱性,以及旋律與和聲的關系,註意觸鍵的深度、句子的呼吸及旋律的流動行性。《童年情景》全曲實際上就是“詩人的話”。舒曼曾在壹封信中說,他希望把這部《童年情景》看作成“壹個成年人對他童年的匆匆回顧”。這部名作表現了壹位詩人的夢幻和記憶中的童年。在樂曲《詩人的話》中訴說了這回憶再現的真實意義。(本文作者:賈瑞娜、張瑞榮 單位:山西大學音樂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