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9年,鄭成功率領大軍戰舟山,取道長江而上,從東、西兩側包圍了江寧,17萬大軍連營83座,江寧陷入腹背受敵的絕境。
東路軍在包圍江寧(今南京)前,也不是壹帆風順的,撕破瓜州防線時,硬碰硬地教訓了藐視漢軍的八旗鐵騎。
1
鄭軍戰艦揚帆抵達瓜州,不待陸續登陸的鄭軍紮營,江南提督管效忠已領重兵殺到。管效忠是個老資格的漢軍旗人,八旗入關前就降了清軍,靠著屠殺本族同胞晉升為江南提督。
管效忠此次遭逢大敵,不敢怠慢,短時間內湊集了壹萬五千人的隊伍,趕赴瓜州。鄭軍剛剛開始登陸,就顯示了訓練有素,從容不迫的軍事素養,各兵種迅速列好隊形。第壹陣前隊持長矛,後隊壹手執藤牌,壹手握著當時流行的雲南斬馬刀。第二陣則是清壹色裝備的''洋槍隊'',墊後部隊則持大刀。每隊根據兵種不同,各有各的隊旗,五彩旗、蜈蚣旗繽紛奪目,華麗雄壯。
由於天色已晚,管效忠也沒貿然出擊,稍稍後撤。鄭成功也不敢大意,令鄭軍連夜搶占有利地形布陣,到次日天亮,布署尚未完備,清軍卻早就調整好狀態,出其不意的搶先發起攻擊。
清軍根據情報知道,鄭軍雖多,卻大半為''夥兵''即後勤補給兵,駐留海舶上。真正精銳的野戰兵僅有三萬,幾乎全為步兵,且未全部上陸。
而壹萬五千清軍之中,騎兵占壹半,約七千多人。因此,從實戰人數上講,鄭軍優勢很小,且清軍騎兵占優,故而清方不僅對鄭軍步兵''甚輕之''。
自入關伊始,''從來滿兵所到,賊即敗亡'',長年的所向無敵,養成了滿洲八旗藐視漢族軍民,目中無人的心理定勢。攻擊鄭軍中軍營的壹路人數較多,1800騎。滿兵先像通常那樣齊聲大喊三聲,以''先聲奪氣''造成壹種震懾力,這1800騎又分三波,秩序嚴整,在狂飈電馳般的沖擊中熟練的向對方射出壹排排利箭。
這樣的氣勢,壹般的抗清武裝在交鋒前,心理上就被緊張與壓力沈重的籠罩著。當對方的整齊有序又氣勢洶洶的鐵蹄將腳下的大地震踏得轟隆隆顫動時,再熱血的漢族武裝,如未經過腥風血雨的洗禮,也難免心虛得喘不過氣來。
在對手壹陣陣箭雨射中慌亂,繼被對手頭波馬隊沖亂陣腳,又在第二波沖殺下形成決堤般的大崩潰,然後像羊群壹般任由背後的滿洲騎兵踐踏、殘殺。
2
然而,大敵當前,鄭軍卻只派出三小隊步兵迎戰。第壹排僅二百人,他們是周全斌右武衛部,周全斌是明末清初少見的將才,不僅驍勇善戰,還富於韜略謀劃,軍事素養全面。其戰略眼光與全局分析能力甚至在鄭成功之上。
做為第壹波迎敵敢死隊,在岸上岸下全軍萬眾矚目下,周全斌擺出決壹死戰的架式。將長繩置於士兵身後,規定''有退至繩者斬!''。排布剛定,第壹波滿洲八百鐵騎霎時沖到,迎頭撞上銅墻鐵壁壹般''屹然不動,俱以團牌自蔽,望之如堵''的鄭軍。
跑到跟前的滿兵們無不感到恐怖,他們此番遇到的是祖先都未見過的''猙獰魔鬼''。對手從頭到腳,被四十斤重的鐵甲包裹著,或者幹脆說整個人體被塞進壹具鐵殼裏。鐵甲''箭穿不入'',無數輪箭雨過後,傷不了他們壹根寒毛。
滿兵自先慌了三分,按當時的打法,如遭遇堅陣,則騎兵''反退數丈'',然後''加鞭突前'',力圖沖破對方陣形,再壹舉蹂躪。
然而不論滿兵怎樣策馬強沖,或對之刀砍箭射,卻徒勞無功,反被對手以斬馬刀殺得血肉橫飛。好在對手第壹排人數不多,總算有300騎滿兵從縫隙和邊緣突入過去,直取第二隊。
第二隊鄭軍也是鐵兵,且人數多幾倍,他們是壹臺更可怖的高效屠殺機器,壹番快刀斬亂麻般的砍切,300滿兵連人帶馬全被剁碎。
驚人的血腥場面,將後面的滿兵深深鎮住了,自入關以來,什麽對手都打敗過,何曾見過如此兇殘的魔鬼。
心理防線壹動搖,掉頭就逃,反倒擋住第二波滿騎。不過女真部隊自古就有''敗則復聚而不散''的紀律素質。
何況征戰四十年,更歷練得疾如風止如山,壹見形勢不對立即全體站穩陣腳,毫無混亂。重新編隊,再向鄭軍射出壹輪又壹輪箭雨,盡量打亂鄭軍的隊形。
富於戰爭經驗的滿人深知重甲步兵的致命缺陷是''戰勝不能追趕,戰敗則難收退''。於是調整戰術,遠距射擊,耐心的等待對手不支。可不論傾泄多少箭雨,鄭軍仍巋然不動。
滿洲騎兵也沈穩老練,不慌不忙,就在他們身後,是壹群群滿載箭枝的駝隊,足以保證他們的火力持續性。
清軍掌握著戰鬥的主動,尤其是他們找到了鐵兵們相對薄弱之處:腳部。
3
果然,鄭軍終於被射得不耐煩了,承受的臨界點壹到,堅固的陣形壹瞬間松動了,鄭兵紛紛脫離了原先的位置跑開。
可滿人發現,對方是在齊聲的怒吼中,壹齊披著笨重的鐵甲迎著箭雨沖了上來!更令他們毛骨悚然的是,這些鐵人跑起來不僅不慢,反倒''疾走如飛''!以至尚未回過神來,鄭兵已殺入馬隊。
早在建立鐵甲軍之初,鄭成功針對重甲的缺點,進行了高標準的體能訓練。重甲兵都是反復經全軍考核選拔出的健兒,每天全副披掛早晚訓練兩次,長年累月''慣習如常''。
尤其厲害的是他們在沖鋒中保持''三人壹伍''的隊形,破陣時,由執藤牌的士兵掩護兩名隊友,壹兵砍馬壹兵砍人。他們所持長刀格外鋒銳,有的滿兵連人帶馬就變成兩段!
在這種慘無人道的屠虐之下,滿人被殺倒大片,剩下的紛紛逃命。但好在滿人動作敏捷,仗著紮實的騎術,不多久便將鐵人兵甩開壹箭射程之外。連續遭受如此恐怖的打擊,壹般的隊伍在精神上早就垮掉了,但滿兵卻仍未潰散,與第三波騎兵匯合後重新整隊迎戰。
管效忠見連敗兩陣,忙將漢人部隊的鳥銃、行營炮調到滿軍陣後,為之壓陣,壹旦再敗陣,就以火器截殺鄭軍,以掩護滿大人撤退。又將另三路馬隊全部調來,只以壹千余漢軍八旗牽制其它的鄭軍。四五千滿清騎兵重整旗鼓,再次向鐵人隊發起淩厲的沖擊!
連戰兩陣的鐵人隊多少有些疲憊,此時又被滿人突然的反擊弄得措手不及,但見陣中白旗揮舞,鄭兵紛紛向兩邊跑開,許多人逃退不及則嚇得伏在地上不動。
清軍氣焰大張,加速''馳馬突前'',眼看就快接陣,不料對手''潰敗''的陣地後方,早已排列著整齊的火器隊?''鳥銃、行營炮、弓箭齊發,炮聲震天地'',''銃炮矢石不啻如雨''。
在這樣的炮火殺戮下,滿漢旗兵壹批批人仰馬翻,被''擊死千余,余軍驚潰'',壹時陣腳大亂。剛才還''逃跑''的鄭軍步兵迅速返身殺來,沖入潰兵大砍大殺,殺死滿洲協領、佐領多名,還陣斬漢軍八旗白姓、王姓兩名先鋒將領。
在後方壓陣的管效忠的親兵隊也被敗兵沖亂,但八旗兵仍未就此放棄戰鬥,在起初的驚惶後,迅速穩定下來,重新保持著隊形,壹直倒退到銀山之上終於壓住陣腳,整好隊形後,再度發起反擊!
4
應該承認,清軍的紀律與組織耐力是驚人的,為什麽大部分明軍、義軍同他們交手常常百敗而難壹勝?
數度沖戰的馬匹打顫不支,八旗兵只好舍馬步戰。北方少數民族的肉搏技擊水平不敵漢人,這是歷史傳統。相反,鄭軍見滿兵下馬,越發精神百倍,以壹當百的反推過來,雖有人被清軍飛箭''射中其足'',卻毫不在意,''拔箭更戰''。
於是,壹邊倒的屠殺上演了。滿兵的沖擊迎頭撞上的是銅墻鐵壁,且又背靠山坡,進也難逃也難,在鐵人陣慘無人道的反推之下,無不迎頭被輾壓,真個是砍瓜切菜。如此無還手之力的殺戮,令滿洲將官們倍感絕望,甚至連賜號''巴圖魯''(滿語勇士)的協領們也不顧壹切的棄軍而逃。
管效忠也身陷重圍,被鐵人兵三次砍死坐騎,還有壹次幹脆被鐵鞭打下馬來,他亡命掙脫,讓死黨背著好容易撿出壹條命。
指揮者們的逃命競賽宣告八旗兵''堅忍''的組織力終於徹底瓦解,士氣像大山壹樣崩塌了。逃不及的盡成刀下鬼,逃上坡的則各個魂飛魄散,倉促間未及上馬的,和剛上馬的擠作壹堆,又沖亂陣後的火器兵和各隊綠營。
大夥匯成壹股逃命的洪流從銀山的後山坡上奔瀉而下,此處恰恰又坡勢陡峭,狂逃者馬失前蹄,成片成片的絆倒,滾滾如洪潮怒濤。
而清軍後隊則踩著死傷的同夥沒命的向坡下亂沖,然而,坡下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地貌,道路狹小,河溝縱橫。更要命的是,又恰逢大雨,身披綿甲的滿兵馬隊同綠營步隊成千上萬的擠在泥濘中。''過溝者死於溝,過河者死於河'',其狀慘不忍睹。弱者被擠墜馬下,生生被人畜踏進泥水深處成了肉泥。強者亦陷於泥淖,脫身不得。
鄭軍在背後無情的追殺著,這些勝利者熟練的脫掉鎧甲戰靴,赤腳沖入潰兵中縱情宰割旗兵。''往來剽疾'',沖到哪,哪裏就卷起壹股血雨狂飈,滿兵''填滿溝壑,遍野橫屍'',嚴酷無情的鄭軍壹直追殺出十裏之遠。
不僅滿兵被''殺戮無遺'',連綠營也所剩無幾。據清方事後統計,常州綠營300人僅逃出37人,鎮江500綠營,僅80名騎兵逃出生天。
管效忠親帶的4000多滿漢騎兵僅140人逃回江寧(南京),且人人''魂魄尤驚,策戰者鞠縮不前''。而遭受打擊最沈重的,則是不可壹世的駐防江寧滿洲八旗。
目前從清方殘缺史料中找出的有名字可考的滿洲陣亡軍官,即有正黃旗佐領寶金泰、和碩額附正藍旗薩爾泰、二等輕車都尉猛格圖、鑲黃旗驍騎校巴哈裏、正白旗驍騎校阿哈尼等人。(陣亡八旗武官的情況,均取自清方官修《八旗通誌》等)
另外壹千多作牽制任務的漢旗騎兵習慣於跟著滿人虎假虎威,見滿洲主子被打成這個樣子,也屁滾尿流的四散逃入銀山深處,又被鄭軍''夥兵''搜山,殺掉大半。
清軍用來馱載裝備的大量馬匹、駱駝、及盔甲、弓箭、鳥銃盡被繳獲。如此輝煌的勝利,鄭軍自身重傷、犧牲壹***才數人,而且犧牲者還是被清軍漢人的炮火擊中所致。
也就是說,鄭軍以極少的死亡代價斬殺數千滿洲鐵騎,這恐怕是漢滿交戰史上絕無僅有的傷亡比了。
鎮江之戰,恐怕是滿兵輸得最窩囊的壹次,被對手從正面無代價的碾壓。影響太過惡劣,對人心士氣的打擊太大。
清方鎮江守將高謙、知府戴可進在城墻上目睹了整個戰役的全過程,戰後毫無脾氣地向鄭軍舉了白旗。鄭軍入城''市不易肆,人不知兵''。壹萬五千名滿清軍隊被野戰全殲,對大江南北的振奮可想而知。
在和州,壹群貧民無賴假冒鄭軍旗號,狐假虎威的恫嚇清軍,竟嚇跑守將、知州,唾手得了壹個大州。
滿清入關都十五年了,畫風卻在發生著如此的反轉,這對年輕的滿洲皇帝順治來說,是壹個令他身心發狂,近於絕望的打擊。
5
江寧被圍,擺在順治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要麽死守,要麽投降。江寧守軍只有3000人,其中八旗兵才500人,剩下的漢人軍隊是否可靠,誰心裏都沒底。清軍主力遠在雲貴,遠水解不了近渴。江寧危在旦夕。
江寧是清王朝在江南的統治中心。放棄江寧,就等於放棄江南。損失的不只是半壁江山和大半賦稅,還會引發北方復明勢力的崛起,給清王朝帶來滅頂之災。
江寧被圍的消息傳來,京城人心大亂,商鋪關門、鬧市歇業,許多滿洲貴族已經準備退守關外,有些八旗子弟則磨刀擦槍,準備背水壹戰。
此時,皇宮裏的順治真急了。他先是冒出逃回關外的念頭,被孝莊太後罵得狗血噴頭,後來又宣布打算禦駕親征。這下,所有人都大驚失色,紛紛勸阻。皇宮闕下,黑壓壓跪倒壹片。勸阻親征的奏疏,擺滿了禦案。
逃回去,意味著徹底崩盤;親征失敗或者陣亡,就連退路都沒了。順治已經急得快失去理智了,於是放出狠話:誰敢阻攔我親征,就像這龍椅壹樣。說罷,他用寶劍將壹把龍椅劈成了碎塊。這下,大臣們更懵了。整個朝廷似乎陷入了天昏地暗的局面。
然而,禦駕親征的計劃還沒付諸實踐,江寧之圍便解除了。
鄭成功包圍江寧後,清朝江南總督郎廷佐派人請降。郎廷佐提出,按照《大清律》規定,守城不滿30天而投降的,要誅滅三族。自己家眷都在北京,為保全壹家老小,乞求等夠30天,屆時壹定開城投降。
只可惜,此時鄭成功已經被勝利沖昏了頭腦,竟然相信了這番鬼話。他自我感覺良好,認為大軍壓境,妳郎廷佐就算食言,我也能踏平江寧。於是,鄭成功在連營裏縱酒歡歌,郎廷佐則派人偷偷到崇明島求援。
當初鄭成功進長江口時,曾攻打過崇明島,損兵折將之下卻沒占到便宜。
崇明島守將是蘇松總兵梁化鳳,聽說江寧被圍,即刻率三千人馬星夜兼程來援。梁化鳳跟郎廷佐裏應外合,夜襲鄭成功連營,大獲全勝。鄭成功損失慘重,被迫退守廈門,所占州縣得而復失。
鄭成功本有十足的把握拿下江寧,只可惜他驕傲輕敵、過於高估自己在政治和軍事上的威懾力、錯誤判斷形勢
此後,鄭成功集團元氣大傷,無力再舉北伐,轉而趕走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以此作為新的抗清根據地。
後記
江寧解圍之後,清廷仍將江寧巡撫蔣國柱鎖拿進京,嚴加痛懲。提督管效忠削去壹切職務,籍沒家產發配為奴,從此消失於史籍。滿洲協領(正三品)兼巴圖魯費雅住、劄爾布;佐領當都、巴尤、布達什壹律立即絞殺,家人和家產充公。佐領喀福納、查都、拖輝、布顏、希佛訥被革職為奴,鞭壹百,家人和家產充公。(均見《清世祖實錄》卷133)
江寧駐防滿兵壹***不到20個協領及牛錄佐領,除去前後戰死約10個(包括後來的解圍戰),幸存者又被絞死5名協領和佐領,革職為奴5名佐領,可見整個駐防滿軍基本打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