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茅盾的作品中有哪些“三部曲”?

茅盾的作品中有哪些“三部曲”?

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蝕三部曲(《幻滅》、《動搖》、《追求》)。

壹、農村三部曲

1、《春蠶》

《春蠶》,最初發表於1932年11月《現代》第2卷第1期,寫的是清明節後所發生的事情——老通寶在這壹個月時間裏,經過“大緊張,大決心,大奮鬥,同時又是大希望”,好不容易獲得了蠶繭大豐收,可是賣繭所得卻還“不夠償還買青葉所借的債”,結果氣得生了病。

2、《秋收》

《秋收》,發表於1933年4月、5月的《申報月刊》第2卷第4期、第5期,主要寫到 六月底,“春蠶時期的幻想,又在老通寶的頭腦裏蓬勃發長”。

他設法賒來豆餅施肥,全家沒日沒夜地車水灌溉。又經歷了許多緊張和奮鬥,到秋天,終於見到稻下垂,又獲得了壹個好收成,可是結果米價飛跌,又白辛苦了壹陣子,又背了壹身債。

3、《殘冬》

《殘冬》,發表於1933年《文學(上海1933)》第1卷第1期。寫的是老通寶的兒子多多頭,他早知道父輩們想靠苦幹來改善處境只不過是幻想。

在那個社會裏“規規矩矩做人就活不了命”,他和六寶的哥哥陸福慶等人,在壹個夜晚,摸進反動武裝保衛團“三甲聯合隊”的駐地,繳了他們的槍,走上了武裝革命鬥爭的道路。

二、蝕三部曲

1、《幻滅》

《幻滅》寫的是革命前夕的上海和革命高潮中的武漢。女主人公章靜情感脆弱而富於幻想。她缺乏鬥爭的勇氣;意誌軟弱。她對生活容易燃起希望,也容易感到失望。

章靜討厭上海的喧囂和“拜金主義化”,在讀書和愛情兩方面都感到了幻滅。為革命形勢所鼓舞,她到革命中心的武漢。她換了三次工作,但是每次都“只增加些幻滅的悲哀”。

章靜抱著這種脆弱的感情和幻想,尋求個人心靈的寄托和安慰,結果是壹次又壹次地感到幻滅,這些都反映了革命浪潮沖擊下某些知識分子***同的特點和命運。

2、《動搖》

《動搖》寫的是大革命時期武漢附近壹個小縣城的故事。作為革命聯盟的國民黨縣黨部負責人方羅蘭,在革命形勢急劇變化的時候,動搖妥協,助長了反革命的氣焰。他知道混入革命內部的胡國光的罪惡而不敢揭露和鬥爭。

他害怕人民群眾的力量。當革命遇到挫折的時候,他不但束手無策,而且為了個人的安全而決定離開革命。胡國光是壹個“積年的老狐貍”,他利用種種卑汙手段混進革命陣營,用偽裝的革命面具掩蓋自己的投機破壞行為。

關於革命者李克,用墨不多,但多少勾勒出了他的敏銳果斷、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當革命危機已經顯露的時候,李克以特派員的身份來到這個縣城,是他指出了這個縣過去工作的病根。

是他冒著生命的危險去說服那些被胡國光所欺蒙和煽動了的群眾,是他當革命遭受了失敗,把革命的武裝力量轉移到南鄉去準備繼續戰鬥。

正是由於這些鬥爭生活的反映,由於李克這個人物的出現,《動搖》成為三部曲中低沈氣氛最少的壹部。

3、《追求》

《追求》其中所寫的人物,在革命高潮期間都曾有過壹度的昂奮,當革命處於低潮、白色恐怖籠罩全國的時候,他們既不肯與反動派同流合汙,但又囿於階級的局限,認不清自己的正確道路,故雖各有所追求,而最終都不免於失敗。

張曼青的“教育救國”和王仲昭的“新聞救國”的道路沒有走通;章秋柳只能在官能享受的自我麻醉中毀滅著自己,也毀滅著別人。

另壹人物史循,則由懷疑、頹廢以致求死不得。“理想與事實不相應合”,是這些人在“追求”失敗後得出的***同結論。

百度百科——蝕三部曲

百度百科——農村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