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黃自(1904-1938)字今吾,江蘇川沙(今屬上海市)人。是中國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早年在美國歐伯林學院及耶魯大學音樂學校學習作曲。1929年回國,先後在上海滬江大學音樂系、國立音專理論作曲組任教,並兼任音專教務主任,熱心音樂教育事業,培養了許多優秀音樂人才。如作曲家江定仙、劉雪庵、賀綠汀、陳田鶴等人,都是他的弟子,黃自是中國早期音樂教育影響最大的奠基人。同時,也從事創作和著述,寫下了交響音樂、室內樂、鋼琴復調音樂、清唱劇等各種體裁樣式的音樂作品***九十四首。主要作品有管弦樂序曲《懷舊》,和弦樂《都市風光幻想曲》,清唱劇《長恨歌》,合唱曲《抗敵歌》、《旗正飄飄》,歌曲《九壹八》、《熱血》、《南鄉子》、《花非花》、《玫瑰三願》、《天倫歌》等。1929年到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任教務主任和作曲系教授,1938年病逝。
3、黃自(1904~1938)中國作曲家。江蘇川沙(今屬上海市)人,生於1904年3月23日,1938年5月9日卒於上海。1916年入北京清華學校,開始接觸西方音樂,參加學校樂隊、合唱隊,學習鋼琴和聲樂,1924年赴美國學習心理學,1926年入奧柏林音樂學院學習作曲,1928年入耶魯大學音樂學院學習作曲,1929年畢業,獲得音樂學士學位。畢業作品管弦樂序曲《懷舊》曾在學院演出,這是中國作曲家創作的第壹部交響音樂作品。1929年回國後任教於滬江大學。1930年任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作曲理論教授兼教務主任。1931年起創作了多首抗戰歌曲,如《抗敵歌》、《旗正飄飄》等。1934年與蕭友梅等人創辦《音樂雜誌》,1937年辭去教職,專事編寫專業教材。他倡導音樂創作走民族樂派的道路,探索音樂的民族風格。他的音樂創作以聲樂為主,作品的作曲技法嫻熟,表現情感細膩,具有很高的藝術性。代表作品還有清唱劇《長恨歌》、歌曲《點絳唇》、《南鄉子》、《玫瑰三願》等,他還主持並實際參與編寫了《復興初級中學音樂教材》(***6冊)。
他的主要作品有管弦樂《懷舊》,清唱劇《長恨歌》,合唱曲《抗敵歌》,《旗正飄飄》,歌曲《熱血》、《九·壹八》,藝術歌曲《點絳唇》、《思鄉》、《玫瑰三願》等。《玫瑰三願》是他著名的藝術歌曲。
5、黃自在短暫的創作生涯中,寫作了多種體裁的音樂作品,其中最重要而且數量最多的是聲樂作品。1933年6月,由商務印書館印行出版了黃自的獨唱歌集《春思曲》,其中包括《思鄉》、《春思曲》和《玫瑰三願》三首作品,均為黃自抒情歌曲的代表作。《思鄉》由韋瀚章作詞,1932年創作完成。顧名思義,此曲描寫了漂泊在外的遊子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全曲為bE大調,開篇標有行板(Andante)速度,但在實際演唱過程中,常根據情緒上的需要做壹些節奏上的變化處理。樂曲開始,在鋼琴弱力度的鋪墊下,伴奏旋律展開了壹幅如詩如畫的早春畫卷。伴奏旋律第壹句的#F、G、bB三個音,在聲樂旋律的第壹句再現,對應歌詞中“柳絲”二字,#F這個音乍聽似乎覺得很多余,僅用G、bB兩個音對應“柳絲”二字,在壹拍半這麽短的時間內也不會給聽覺上帶來多大的差異。但仔細壹想,“柳”這個字在漢語聲調中讀上聲,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第三聲(∨),試將伴奏旋律中的D音填充至聲樂旋律的空半拍上,音響效果就變成了D、#F、G,在五線譜上依次排開,產生了這樣的旋律線條。這三個音的構成不正是“柳”這個字的聲調嗎?雖然D這個音並沒有從演唱者的口中唱出來,而是由鋼琴演奏出的,但他們結合在壹起產生的效果,帶給聽眾的正是上聲音的感覺。試將#F去掉,只用G、bB二音,“柳”字就容易帶給人陽平,也就是二聲“劉”的感覺。如由初學演唱或普通話音韻掌握不好的學生來演唱,很容易帶給聽眾錯覺。黃自壹向很註意旋律和歌詞聲調的配合,註重旋律在表情達意方面所起的作用,這壹切得歸功於黃自年少時喜愛歌唱的親身體會吧。也正因為他深厚的家教淵源和日後堅持不懈地刻苦學習,造就了其良好的文學功底,才使得歌詞與曲調之間能夠結合得如此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