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嶽父別稱“泰山”。
2、“泰山”之文化厚重,蘊含深邃,雋永久長。
3、“泰山”亦可作為嶽父之別稱,其由來是——據晁說之《晁氏客語》記載:“呼妻父為泰山:壹說雲,泰山有丈人峰。壹說雲,開元十三年,封禪於泰山,三公以下,例遷壹階。張說為封壇使,說婿鄭鑒以故自九品驟遷至五品,兼賜緋。因大_宴,明皇訝問之,無可對。伶人黃翻綽奏曰:‘此泰山之力也。’今人乃呼嶽翁。又有呼妻母為泰水,呼伯叔丈人為列嶽,謬誤愈甚。”據張說封禪之說見於《酉陽雜俎》卷十二,“鄭鑒”作“鄭鎰”。
4、唐開元十三年前,唐明皇決定去山東泰山封禪祭天,便令大臣張說為封禪使,前往泰山修廟鋪路以便前行。張說領旨後,火速趕往泰安,把任務交給其女婿鄭鎰辦理。原來鄭鎰是個貪官,偷工減料,將碧霞祠的面積縮小很多,把鐵墻改為磚墻,金瓦換為銅瓦,省下銀兩揣入腰包。鄭鎰還仗依嶽父權勢,由九品官擢升為五品,綠衫改著紅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