撣邦在經濟上也同中國有密切的關系。我國古代有壹條從四川成都,經雲南的大理、保山、德宏進入緬甸,再通往印度的重要交通線即“蜀身毒道”,被稱之為西南陸地的“絲綢之路”。在這條古商道上,中國商人與撣國(今緬甸)或身毒(即印度)的商人進行貨物交換,用絲綢或邛竹杖,換回金、貝、玉石、琥珀、琉璃制品等。古老的蜀身毒道的路線,與今天的川滇公路、川緬公路、緬印公路的走向大體壹致,並且有不少路段完全重合在壹起。交通是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紐帶,從古到今兩國邊民的商業往來,邊民互市,源遠流長,始終沒有間斷過。
戰前雲南商人每年運大批布匹、食鹽、鐵器等日用品交換撣邦的白銀、藥材等土產。中國的礦工和建築工人在開發撣邦資源上起過十分重要的作用。著名的南渡礦場(老銀廠)即為旅緬的中國人參加創建,二次大戰前該礦場工人有半數以上是中國人,雲南每年往撣邦謀生的季節工人約有七八萬人之多。1938年8月滇緬公路全線正式通車,中國同緬甸撣邦之間往返更密切。1942年日本侵占緬甸後,“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轉戰於緬北撣邦壹帶,抗擊日本侵略軍。戰後“中國遠征軍”返國,其中壹部分人留在撣邦壹帶專事買賣。目前,在撣邦境內有華僑七八萬人,他們大多數是雲南人,在當地多從事商業和建築事業,這些華僑華人對溝通撣邦城鄉物資交流和繁榮城鄉經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