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記得這本書是給當時上初中的大女兒買的,買來後她也沒怎麽看過。
最近開始讀唐詩的興趣還是源於聽了得到上的《熊逸唐詩五十講》。
讀唐詩的時候,會經常提壹個詞語“意境”,不懂詩的意境,就無法體會詩的美。
而且現代人根本寫不出來壹首優美的七言詩或五言詩,為什麽呢?現代人沒有古人聰明嗎?顯然不是,而是沒有那種文化環境。雖然現在也有很多人學習古漢語,並且造詣不淺,但是整體大環境的原因導致我們喜歡用白話文表達自己意願。
白話文表達意思準確,清晰,是非常實用的文字。但是寫詩卻反其道而行,講的是朦朧美,意境美。就好比壹首詩不同文化水平,背景,心情的人讀起來的感受是不壹樣的。
但是現代的人即使妳能寫壹首不錯的詩,也會是寫出來的意思比較簡單易懂,給每個人的感受也會比較相似。
唐代的大詩人以白居易寫的詩公認最淺顯易懂,那是白居易刻意追求的風格。即使這樣,他寫詩的意境美也是現代人無法企及的。
白居易的長詩《長恨歌》裏面結尾的是非常著名的四句:“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這樣千古傳誦的名句大部分都來源於唐詩。
還是白居易的詩《琵琶行》裏面的:“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和“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也都是千古名句。
我們在人生的某個階段就會遇到這種意境,此時能想起這樣的詩句就會不由得感慨萬分。
我讀唐詩並不想像詩詞大會的各位選手那樣熟記成千上萬首詩,而是有選擇的記住那些意境優美的詩篇,那些能表達比如登高,送行,懷念等等有具體場景的詩篇。
我讀唐詩也不是為了顯得比別人更“高級”。
我只是想能更真切的感受詩給我們的那種通達心靈的意境之美。讓我們平凡的生活也能有“詩和遠方”。因為詩離我們“遠”,“遠方”也離我們很遠,所以詩才能讓我們的人生感覺五彩斑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