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日是七夕節。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2006年,被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甘肅省西和縣的乞巧民俗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節日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宋代,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征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有拜月祈福、拜織女、吃巧果、乞求姻緣等習俗。七夕節發源於中國,在部分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亞洲國家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也有慶祝七夕的傳統。
時間數字崇拜
七月初七作為節日源於古人對數字和時間的崇拜,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這七重列為吉慶日。重日在中國古代被認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在這些重日中,不難看出古人對數字的崇拜,如九與五是重要的數字,九五至尊是地位的象征。而壹是萬物起始之意,是成就、地位和尊榮的象征。
七是算盤每列的珠數,浪漫而又嚴謹,給人以神秘的美感。七夕月逢七、日逢七,在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壹起叫七曜。七在民間表現為時間的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結。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以上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