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古代歷史上第壹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浪潮是從東漢末年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大量人口遷移到南方,給南方地區帶來了充足的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江南地區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這為我國經濟重心的逐步南移奠定了基礎。
2、發生在唐天寶十四年(755年)的“安史之亂”造成了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二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人口的大量南移,南方得到更進壹步開發,特別是江淮、太湖地區荒地被大量開墾,成為我國新的財富地區,到五代時南方經濟開始逐漸超過北方。
3、中國古代歷史上的第三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是從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難”至南宋末年。兩宋時期,北民的進壹步南遷,南方經濟在中國經濟中的地位,已經超過了北方,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進程最終完成。
擴展資料中國近代三股最大的移民浪潮
1、闖關東
關東指山海關以東的地區,也稱關外。清軍入關後,長期對東北實行封鎖,嚴禁漢人進入,使得土地肥沃的東北人丁零落,甚至形成大量的無人區。
19世紀,黃河下遊災難頻發,成千上萬逃荒的農民為了生存,冒險進入東北,這成為“闖關東”的開始。1860年,沙俄侵入東北,清政府被迫開禁放墾以增強防衛,河北、山東等地的農民大量湧入東北墾荒。到1931年,闖關東的山東人就已達1000多萬。
2、走西口
走西口的主要是河北、陜西、山西人,而山西人所占的比例最高。清代以來,土地貧瘠加上天災不斷,使得成千上萬的晉北貧民與商人背井離鄉。他們或向西遷移,經殺虎口進入蒙古,或向東進發,過大同後經張家口進入蒙古。
走西口直接導致晉文化傳播到了內蒙古中西部地區,使得當地單壹的遊牧文化變成了農耕並舉的多元文化。
3、下南洋
中國人移民東南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從漢朝到明清時期,每當新老政權交替之時,不堪戰亂的百姓與沒落的權貴都會紛紛移居海外,東南亞因為易於到達而成為中國移民出國的首選之地。
鴉片戰爭後,近代中國人下南洋則是為了改變個人或家族的命運。當時英荷殖民統治下的南洋諸國為吸引華工,推出了許多優惠政策。
比如給移民免費土地、臨時住所、交通工具,甚至免費的食物,許多中國人,尤其是華南各省的老百姓,或拖家帶口,或單身壹人,滿懷著希望與夢想來到南洋。
百度百科-安史之亂
百度百科-靖康之變
百度百科-大遷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