滲透壓是對於兩側水溶液濃度不同的半透膜,為了阻止水從低濃度壹側滲透到高濃度壹側而在高濃度壹側施加的最小額外壓強稱為滲透壓。
簡介:
對於兩側水溶液濃度不同的半透膜,為了阻止水從低濃度壹側滲透到高濃度壹側而在高濃度壹側施加的最小額外壓強稱為滲透壓。滲透壓與溶液中不能通過半透膜的微粒數目和環境溫度有關。
定義:
恰好能阻止滲透發生的施加於溶液液面上方的額外壓強稱為滲透壓力(簡稱滲透壓)。
影響因素:
1877年德國植物學家弗菲爾(Pfeffer)根據其實驗數據發現兩條規律:
(1)在溫度壹定時,稀溶液的滲透壓力與溶液的濃度成正比。
(2)在濃度壹定時,稀溶液的滲透壓力與熱力學溫度成正比。
溶液滲透壓的解釋:
所謂溶液滲透壓,簡單的說,是指溶液中溶質微粒對水的吸引力。溶液滲透壓的大小取決於單位體積溶液中溶質微粒的數目:溶質微粒越多,即溶液濃度越高,對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滲透壓越高;反過來,溶質微粒越少,即溶液濃度越低,對水的吸引力越弱,溶液滲透壓越低。即與無機鹽、蛋白質的含量有關。
在組成細胞外液的各種無機鹽離子中,含量上占有明顯優勢的是Na+和Cl-,細胞外液滲透壓的90%以上來源於Na+和Cl-。在37℃時,人的血漿滲透壓約為770kPa,相當於細胞內液的滲透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