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造業這場造假風波,估計很有可能持續到明年,反正照現在這個趨勢,今年年底前可能還是沒法收網。昨天全球最大的碳纖維生產商日本東麗承認,自己存在偽造質檢報告的行為。
碳纖維供應商沒逃掉
東麗(TORAY)是壹家總部位於東京的跨國企業,雖然只有91歲,在日本這種百年企業遍地的國家算不上老資歷的企業,但是它從事的可是有機合成、高分子化學和生物化學這種高精尖業務,比如碳纖維材料領域東麗就是老大哥。
今天打開東麗的官網,就彈出來這個道歉框,可以看出事態的嚴重性。東麗工業承認自己旗下生產輪胎增強纖維的子公司Toray Hybrid Cord存在數據造假行為。內部調查發現,從2008年到2016年的八年期間公司發生了149起造假行為,系員工不當的處理了測試數據。
東麗方面承認有13家客戶受到影響,不過沒有給出具體的客戶名單。不過作為新版波音777飛機的獨家碳纖維供應商,東麗表示波音公司的產品不受到此事件的影響。但是汽車客戶可就逃不掉了。
東麗股價昨天下跌了8.5%,也創下了2013年5月以來的最大盤中跌幅。
日本制造業的集體淪陷
東麗的社長承認,去年就發現了公司存在的造假行為,也做了處置,本來不打算公開,但是近期發生了壹系列日本企業的造假醜聞,才讓他決定公布於眾。
算上東麗,這已經是幾周來日本爆發的第五起醜聞了。在這之前還有日本有色金屬巨頭三菱綜合材料承認篡改產品數據,日產和斯巴魯用沒有資質的質檢員坐車輛終檢,以及10月份的神戶制鋼篡改數據。
其實日本企業最近十多年中爆發過不止壹次醜聞,2011年相機制造商奧林巴斯長達20年的財務造假問題曝光,成為日本歷史上最大的壹起財務舞弊案,如果不是英國人伍德福德在擔任CEO時發現了公司財務數據有問題後被董事會辭退,引發外界關註,這件舞弊案可能還會埋在水下。
奧林巴斯的醜聞是為了掩蓋公司18億美元的虧損,這也是上世紀90年代日本出現泡沫經濟後的後遺癥。只是沒想到二十多年過去了,這個後遺癥還沒有徹底治愈。可以說日本的經濟奇跡是建立日本企業在對質量的狂熱追求上的。壹個個家喻戶曉的日本企業能夠在全球取得成功,靠的都是品質和口碑。
可是如今,從傳統的制鋼企業,到高精尖的生物化學科技公司,日本最引以為傲的制造業,為什麽會集體淪陷呢?
金融時報專欄作家John Gapper認為,日本企業的問題在於,盲目專註於所謂的產品質量,而不惜為了追求數字造假,在管理上過於松散,沒有給工人更多賦權,出了問題反而選擇掩蓋和沈默。
自欺欺人,這四個字恐怕就是大多數日本企業的現狀。雖然目前爆發的制造業幾起醜聞,都沒有造成實質性的危害,但是卻讓全世界對日本制造的信譽產生了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