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2017高考滿分作文範文五篇

2017高考滿分作文範文五篇

第壹篇:心靈的拐杖

面朝黃土,他扛起了壹個家,而今花白了發,他依然健朗,只因拄著心靈的拐杖。

 ——題記黑色的外殼,機身寬而稍薄,超大的矩形屏幕,約莫指甲蓋大小的按鍵。

 這是壹臺手機,壹臺“老人機”。此刻的它正被老人握在手裏,粗糙的指腹輕輕摩挲著機身,溫柔而纏綿。老人在等待著什麽,在這等待的過程中,他可以慢慢地,回憶些什麽。

 那該是十幾年前的事了。那年頭,別說手機了,連電話都沒有。的通信方式便是寫信。壹筆壹劃的思念,壹字壹句的關心,被裝進壹個簡易的信封裏,貼上八分的郵票,寄往未知的遠方。

 信是寄了,卻不壹定到得了遊子手中,有那麽幾年,與在外打工的女兒失去了聯絡,也不知多少次含了淚,怔怔地望著被退回的信。寄不出,只能等女兒寄來。白日裏總有幹不完的農活,便時常趁夜往村頭跑,只盼得女兒的信已經送到了村長家。山裏不比平原,家家戶戶都散落在大山裏,壹個來回,少說也得兩個小時。去時傍著夕陽,心中急切,三步並作兩步,可臨近村頭,望著村長屋裏的燈光,又躑躅起來。去得多了,村長早曉得他的來意,看著他三天兩頭跑,信卻沒有消息,心裏也不是個滋味。村裏的年輕人外出打工是常事,這樣的擔憂,村長也深有體會,看他這般,竟是連安慰的話都說不出口。而他壹見村長的神色,便知道希望再次落空。回時步子明顯慢了下來,幾步壹回頭,明知夜裏不可能有郵遞員送信,卻還是忍不住期待。漸漸遠了人家,獨行於寂寂山林中,看壹輪殘月鎖壹汪憂愁思念在渾濁的眼中。

 可縱是又的失望,他也不曾想過放棄。只要有那個盼頭在,只要拄著心靈的拐杖,多走幾趟夜路又何妨?只是那心裏的思念與牽掛,支撐著他,也折磨著他。

 後來終於有了電話。紅色的固定電話,被放在那臺老舊的黑白電視機旁,正對著窗,信號時有時無。沒有來電顯示,白天外出幹活的他們,也不知孩子們究竟有沒有來過電話,有沒有什麽急事。便只好在夜裏等。他和老伴怕因為耳朵不好使,漏聽了鈴聲,索性端了飯菜在房裏吃。壹擡頭,便看見那電話安安靜靜蜷在那壹隅。吃罷飯,兩人便守在電視機旁,說是看電視,心卻系在那紅色物什上。有時這壹等,便是幾個鐘頭。他們習慣早睡,卻也非等到熬不住了,才想著自己給孩子打去。壹再起身,胡亂換了幾次頻道,才終於拿起了話筒。剛按下幾個鍵,又猶豫了,放下聽筒,回頭與昏昏欲睡的老伴商量著要再等壹會兒。雖說孩子們說是不會妨礙,他卻始終擔心會打擾他們工作。直至熟悉的鈴聲響起,精神壹震,忙接起電話。如此,這壹夜才睡得安穩。

 也就是三年前吧,女兒給他買了壹臺諾基亞手機。初時不會使用,眼見著有電話打進,不是忘了按接聽,就是錯按了掛斷,對著手機說了半天,也不見得那頭有反應。好不容易學會了,便天天手機不離身。去山裏幹活也帶著,卻又怕摔了,小心翼翼地揣在上衣口袋裏,時不時掏出來瞅壹眼。天熱,小心地將外套往樹枝上掛著。正幹著活,忽覺鈴聲響起,可手中或砍或鋸,不好立刻放下,只得壹邊加快了手中動作,壹邊側目往樹枝那邊望去,留心聽著,只盼得它響得久壹點。那鈴聲卻偏不如人願,時斷時續,若有若無。待放下活計,胡亂在衣服上抹凈了手,徑直往樹下去。取了外套掏出手機,壹看,哪有什麽未接來電?原是太過緊張,聽差了。其實孩子們也忙,不可能天天打電話,可他是生怕了錯過哪怕壹通電話。

 老人機則是今年換上的。他無意間向女兒提起過手機屏幕太小,看不清楚,怎想女兒回家時便給他帶了壹臺老人機。寬大的屏幕,大號的字體,操作簡單,還有語音短信。這樣壹個什物握在手裏,總覺得有壹股子暖意。

 這樣壹個小東西,竟能傳來千裏之外的聲音,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如今,它真真實實地為他支撐起壹片天,支撐起思念,讓他能在這樣壹個偏僻的小山村裏,享受到天倫之樂……

 灰暗的屏幕忽然亮了起來,熟悉的鈴聲響起。老人機震動著,喚回老人飄遠的思緒。略壹低頭,他清楚的看見屏幕上顯示著“孫女”的字樣,熟練地按下了接聽鍵。那頭,歡快的聲音傳來:“爺爺,我們回來過中秋,給您和奶奶帶了月餅……”

 ……

 老人悠閑地躺在老藤椅上,嘴角上翹,月光灑下,照亮了他眼中那溢滿了的幸福和滿足。

 再過得兩日,月,就圓了……

 

第二篇:高考是人生的洗禮

又到六月考試季。考試又成了很多學生的噩夢。分數讓我們或喜或怒,時哀時樂。可是喜和樂能被多少學生擁有呢?擁有的時間又能有多長呢?即使了,壹時快樂,但是也抵不了長時間的擔憂。因此我最討厭分數,畏懼考試。

 每到考試時我就手忙腳亂。考試前壹天,心裏下著小雨,憂慮像壹張網,牢牢地束縛著我;考試時,或風平浪靜,或笑逐顏開,或壹籌莫展;壹旦考砸了,心中宛如暴雨即將來臨,陰沈得怕人。考試卷上壹個個鮮紅的大叉,就像壹把把沾著殷紅鮮血的小刀,讓我痛苦不堪。我不明白:老師曾無數次告訴我們考試只是為了檢驗我們學習的情況,以便及時查漏補缺,可是為什麽分數卻成了我們的負擔?

 分數到底是什麽?在家長的眼裏,它代表了榮譽、面子。每次坐在壹起談論孩子的成績,家長可以驕傲地向周圍人炫耀“我的孩子得了第壹名”“我的孩子又考了壹百分”。可是妳們在說這些話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妳們的孩子為此付出了多少?每次回家,除了要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還要看妳們買來的課外書、復習資料,每天都苦讀到深夜。時間長了,很多人都戴上了眼鏡。即使這樣刻苦地學習,分數還是壓得他們喘不過氣。面對即將到來的考試,憂心忡忡,生怕考得不好;了,又擔心下被別人超越;考差了,自己羞愧萬分,深感無顏見江東父老。

 分數給我的壓力也很大。我記得有單元測驗,我破天荒只拿到了63分。老師同學或嚴厲,或驚異,或惋惜,或不屑的目光壓得我擡不起頭,恨不得找個地洞鉆了。終於放學了,我忐忑不安地回到了家。爸爸微笑著問:“纖纖,考了多少分啊?”我低著頭,小聲地說:“63。”慈愛的父親不見了。父親壹邊打著手勢,壹邊對我咆哮:“妳怎麽回事?居然只有63分?退步這麽大,妳每天到底在幹什麽?”我嚇壞了,不敢回答爸爸的責問,只是躲在壹角默默流淚。此時,我是多麽痛恨考試,痛恨分數啊!

 考試原本只是為了測試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學生自己和老師及時發現問題,進行改進。可是殘酷的分數成了學生沈重的負擔,讓他們成為考試的籠中鳥。分數啊分數,妳左右了我的喜怒哀樂,給我帶來了沈甸甸的負擔,妳說我該拿妳怎麽辦啊?如果分數不是那麽重要該有多好!

 

第三篇:蛙鳴伴駝鈴

親愛的朋友們,我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國。

 如果妳側耳傾聽,妳是否聽到了那田間蛙鳴和大漠中的駝鈴?

 俯瞰中國鄉村的上空,田間依舊的蛙鳴見證了美麗鄉村的嬗變。中華有詩雲:“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從關註“三農”到精準扶貧,時代的巨輪飛速向前時,鄉村不曾被拋下。它以非凡的活力實現了自身的蛻變,呈現出壹幅山水美、人情美的淳樸畫卷。

 從微觀層面上,無數致力於美麗鄉村建設的人們成為時代的先鋒。耶魯大學村官秦玥飛帶領鄉村率先走上信息化的軌道;三十年支教女教師以芳蘭振蕙葉之姿,使“支月英”這個名字鐫刻在兩代人的記憶之中。魯迅曾說:“無窮的遠方,無盡的人們,都與我有關。”正是懷著對鄉村大地最深沈的眷戀和責任,無數人與曾經的這方土地有了再難分割的羈絆。從宏觀層面上,國家的發展從未遺忘農村,從頂層設計再到基層探索,湘西十八洞村的扶貧經驗至今還在傳播,三權分置體現的對農民的關懷也仍是人們感念的對象。大風起於青萍之末,知止而後有定,激蕩之中而後有靜。

 放眼宏觀的國際,新絲路上又響起的陣陣駝鈴,傳來人類命運***同體的集體鄉愁。西方有諺雲“獨木不成林”,非洲朋友也說“水漲荷花高”,壹帶壹路的“傳奇”構想是古老中國全球擔當的表征,它不是以中國霸權睥睨壹切,而是以開放的懷抱包容世界。

 當普惠互利***贏成為全球治理的***同呼聲,中國成為最勇敢的弄潮兒。當“逆全球化”的言論甚囂塵上,當地球村的樂觀之幕徐徐降下,有人發出“世界怎麽了?我們怎麽辦?”的憂患之問。壹帶壹路成為全球對於中國治理方案的***同期待。中國人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凝聚成責任擔當,古老的絲綢之路是養分之源,全新的發展理念又為其註入了不竭的活力。

 當蛙聲伴著田間的風傳遍廣闊的美麗鄉村,當駝鈴載著國際的夢奏響壹帶壹路之歌,妳會看見古老中國日益崛起的身姿,它化為壹聲厚重的龍吟,泅渡了歷史的重洋,激蕩在七大洲的上空。

 我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我的中國,我是什麽,中國便是什麽。我怎麽樣,中國便怎麽樣。

 今日少年人,當蛙聲伴著駝鈴,我們向前邁步的腳步聲應當更加鏗鏘有力才是。

 世界青年人,也請讓我們伸出手,握壹握,***同穿越巨變的中國。

 

第四篇:雅俗皆樂,幸福中國

唱念做打,生旦凈末,“咿咿呀呀”中粉墨登場,她是中國的國粹——京劇。韻律十足,動感四射,她是大媽們的最愛——廣場舞。

 壹個陽春白雪,壹個下裏巴人,看似天差地別,但她們站在壹起,笑得燦爛:“不,我們都是中國!”歷經歲月洗禮,炮火紛飛,京劇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從唱詞到唱腔,從服飾到妝容,她就像壹個文化符號,使人說起中國,便有個黑臉的包公開始“哇呀呀呀”。而作為舞壇新秀,廣場舞的興起只在近幾年,但鮮明的節奏、簡單的動作使她迅速在大媽中流行,掀起了壹股廣場舞熱。但無論是高雅的京劇抑或是通俗的廣場舞,不可否認的是,她們都給人以精神的愉悅享受。那麽對高雅還是通俗的糾結就可放到壹邊了。

 偌大的廣場,有空地,有戲臺,臺上是水袖青衣,臺下是“動次達次”;臺上人沈浸在戲中,或喜或嗔,或哀或憤,臺下人陶醉在曲中,或進或退,或旋或蹲;有人品壹杯香茗,跟著臺上人搖頭晃腦、念念有詞,有人放下手中物什,跟著臺下人旋轉跳躍,舞步翩躚。

 什麽是雅?什麽是俗?每個人臉上都呈現笑意時,又有什麽高下之分呢?

 如今的中國,有沈迷京劇的票友,也有喜愛跳舞的大媽,他們的審美情趣截然不同,但沒必要爭吵、沒必要糾結,各人有各人的路。地廣物博的中國不敢故作清高,也不撒潑打滾,他推出京劇、廣場舞兩個姑娘,“誰喜歡跟誰玩兒就跟誰玩兒吧!”於是,他笑了,她笑了,大家都笑了。

 當今世界發展迅速,多元的文化也呈現新的面貌,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之壹的中國,其文化更是紛雜。古老的文化藝術與新興的娛樂活動仿佛勢不兩立,但中國以其融會貫通的包容心將兩者有機的統壹了起來。無論陽春白雪還是下裏巴人,只是中國這個泱泱大國不同的面貌罷了。

 當京劇遇上廣場舞,大雅遇上大俗,沒有爭論嘲笑,只有理解友好,雅俗***賞,雅俗皆樂,所以每個人都可以快樂,進而整個中國都幸福。

 水袖舞青衣,鼓點動腰肢。雅俗***歡樂,幸福滿中國。

 

第五篇:掃除膩粉呈風骨

時下,人們喜歡美容,買貴重的化妝品。壹項英國科學家的研究表明:會化妝的女性平均收入往往高於不化妝的女性,而且顯得更聰明。所以,化妝的女人不壹定優秀,但優秀的女人壹定會化妝,壹定會更註重儀容儀表。愛化妝是愛美之心的表現,這種心裏人皆有之,但只註重這外在的“淺碧深紅”,而忽略了內在的“芳香馥郁”,豈不是有徒虛表之嫌?

 李清照描寫桂花詩說:“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壹流”。我想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年代確實離我們遠了壹些,不施粉黛想清新脫俗的女子也不多見了。我總認為,每天化壹點淡妝不僅會讓自己的心情好,也美化了風景,何樂而不為呢?但僅僅是為了取悅他人而施粉濃眉,翹首弄姿,妖艷惑眾,而內裏卻“空空如也”,豈不是俗不可耐?因此,表裏如壹,內外兼修,才能芳香馥郁,這應是我們追求的“”。

 艱苦樸素是壹種美,但絕不是不修邊幅;適當的修飾但不能妖艷,這樣可以被世人接受。壹個人無在家,還是立足社會,都應有責任和擔當精神,才能頂天立地,堂堂正正活出真我。而不是為別人活著。可巴金說過:人不是為了吃米而活著。那麽除了吃穿住以外,還應有更高的追求,恰如恩格斯所言:人生的境界是有所作為。用實力證明自己的不凡氣質,舍棄行屍走肉的“空皮囊”,就“必須敢於正視?敢當。”人有了精神氣,往往就敢於擔當。

 外在之美不可少。試想,如果某公司人力資源部招聘,在筆試成績相差無幾的情況下,面試選擇是素面朝天、穿著打扮的頹廢者,還是願意選擇精心修飾的朝氣者,答案肯定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大學畢業生就業前美容打扮壹番無可厚非。而金玉其外,虛有表面,缺少涵養、文化和能力,就是缺少內在之美的底蘊,這樣的人能走多遠,令人懷疑。因為韶華易逝,青春難再,能留得住的只是“芳香馥郁”的人格魅力。內在修為是必須的。魯迅說得好:“掃除膩粉呈風骨,褪卻紅衣學淡妝。好向濂溪稱凈植,莫隨殘葉墮寒塘。”先賢聖哲倡導清水芙蓉,天然去雕飾是另壹種美。關鍵是美的適度。如宋玉所說“增之壹分則太長,減之壹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恰到好處。殘花香尤存,蜂蝶戀舊枝。德行、品格與學識能力等綜合起來,方能彰顯高貴氣質。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如果不想被社會淘汰,就跟上時代步伐。人前舉止談吐得體,人後增強內蘊,今朝我少年必在自強不息中收獲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