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坦克使用被帽穿甲彈來說:
口徑大小決定彈丸質量,
主炮倍徑決定炮彈在炮管中的加速過程,也就是炮彈初速。
炮彈的初始動能=質量X初速。
這枚炮彈打出去之後,能否擊穿地方裝甲,還要看:距離、炮彈入射角、以及敵方裝甲厚度。
距離太遠,當這枚炮彈飛到的時候,因空氣阻力,炮彈速度降低,動能減小,無法擊穿。
有效距離內,動能也足夠大,可是炮彈擊中裝甲時入射角太小,也無法擊穿,甚至直接跳彈。
敵方裝甲越厚實,擊穿所需要的動能越大。
所以坦克的發展就是裝甲越來越厚,主炮的火力越來越大,其口徑越來越大,倍徑越來越長。
德軍III號A坦克最早使用Kark35/36火炮,口徑37MM,倍徑42。後來又使用50MM口徑、倍徑42的主炮,到斯大林格勒戰役使用的III號J型,就已經使用的是50MM口徑、60倍徑的主炮。其裝甲也從早期A型的30MM逐漸增加到70mm。到M型還有附加裝甲,
這還只是德軍中的壹款坦克,III號用的還是50mm口徑火炮,IV號用的75MM火炮,到了虎式是88炮,到了虎王88炮倍徑從虎式的56倍徑增加到71倍徑,到了獵虎就是128mm主炮。
S軍也不列外,T34早期型號T34-76使用的76MM主炮,後期的大腦袋T34-85使用85MM主炮,到了IS斯大林重型坦克,口徑增加到122MM。
二戰坦克的主炮的發展就是壹個口徑越大,炮管越長的發展過程,目的就是擊穿那些裝甲越來越厚的敵方坦克。但主炮口徑越大、越長,主炮越重,所需要的炮塔就越大越重,同時裝甲越來越厚,坦克的重量翻翻的增加。坦克需要更強的發動機。否則機動性就沒得了。
二戰的年代,人類的機械技術無法提供更大功率的發動機,於是有些坦克設計跟極端,比如德軍的鼠式和美軍的T95坦克殲擊車都是裝甲厚實,火力強悍的移動堡壘。還有美軍的M18地獄貓坦克殲擊車,為了滿足大口徑火炮,又不想喪失機動性,索性沒了裝甲裸奔戰場。
但坦克是火力,裝甲、機動三者的結合,任何壹部分偏廢都是不可取的。
同樣坦克炮彈擊穿目標裝甲,是壹個簡單但又復雜的物理過程,任何因素不滿足,或不利,都無法擊穿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