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珍珠港事件中最大的疑點是什麽?

珍珠港事件中最大的疑點是什麽?

珍珠港事件壹直有人懷疑是羅斯福總統為了尋找參加二戰的理由有意不發出警報,導致珍珠港在沒有防範的情況下陷於戰火,太平洋艦隊被重創,傷亡損失慘重,壹直對反法西斯戰爭缺乏熱情的美國人憤怒了,必須反擊,參戰!這個陰謀論是缺乏證據支持的,珍珠港事件以前,美國破譯了日本的外交密碼,知道戰爭在即,判斷日軍的攻擊目標在菲律賓和東南亞,不相信日本會萬裏奔襲到珍珠港,軍事思想落後的美國海軍依然沈溺於巨艦大炮,漠視航母艦載機,因為在技術手段上戰列艦來偷襲珍珠港成本巨大收益太小。同時也不相信中國的密碼專家池步洲破譯的日本關於偷襲珍珠港的往來電報。日本也確實被美國算計了,侵華戰爭之初,美國同時向中日兩國出口各種物資,甚至援助中國,大發戰爭財。等到日本擴大侵略觸及到了美國的在華利益又資源匱乏時,美國對日本實行禁運。日本要麽吐出已得到的利益要麽對美國開戰被打敗,區別只在於美國付出的成本高低。二戰中美國擊敗了德國和日本,開始了稱霸全球的 歷史

這要厘清兩個問題。

壹、珍珠港事件是否日本主動偷襲?

是的,這壹點該是毫無疑義的。那就沒有替罪羊壹說。

二、美國對日本偷襲珍珠港是否知曉?

這歷來是爭論的焦點。如果美國不知曉,致使珍珠港受到襲擊,那"替罪羊"之說便不存在,事實上也的確是日本偷襲珍珠港獲得成功。

如果說,美國高層事先已獲得日本要偷襲珍珠港的情報,甚至說這份情報是中國掌握了並立即通報給了美國的,但美國決策層按住不表,讓其成為既成事實,然後借此向日本宣戰,並得到美國人民的支持參加了二戰。對美國來說用了兩計,壹計是將計就計,壹計是苦肉計。即使是那樣的話,日本也依然是珍珠港事件的罪魁,因為這場戰役是日本人自己策劃、自己實施的,並且還獲得了成功,並不是美國指使他去幹的,何來替罪羊之說。

謝謝丶珍珠港是日本鬼子丶野心太大、他們以為世界就這麽大丶都是他們的、`招惹美國罪有應的丶壹點也不為過。

奇謀妙計羅斯福,自導自演苦肉計?關於珍珠港事件的陰謀論,在圈子裏也不算什麽新鮮事兒了。

有相當壹部分人都堅定的認為,日本聯合艦隊之所以能夠成功偷襲珍珠港,完全就是因為美軍“放水”。因為在他們看來,整個珍珠港事件,就是羅斯福與美軍高層導演的壹場苦肉計,日軍只不過是壹枚被利用的棋子而已。

為了證明這確實是壹場陰謀,他們翻箱倒櫃,廢寢忘食,苦思冥想……最終鼓搗出了壹條非常完美的“邏輯線”。

首先,羅斯福存在進行苦肉計的動機!在珍珠港事件爆發之前,美國國內對於參加二戰,其實是有著兩種完全不同的聲音,壹種聲音是力求參戰,維護世界和平;另壹種聲音則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羅斯福自然是支持參戰的,否則他也不會巧立名目,鼓搗出《租借法案》和驅逐艦基地協定,明目張膽的支持英國和加拿大。值得壹提的是,羅斯福之所以願意介入二戰,不僅僅是因為所謂“世界和平”這麽高尚的口號,更多的是出於美國的利益考慮。

首先英國是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其聯邦體系下的加拿大更是美國的鄰居,他們之間涉及到大量的利益糾葛。此外,英美都是英語國家,甚至於不乏大量的英裔,他們有著比較深厚的文化認同。所以,在當時的美國國內,有著相當壹部分的商人和英裔群體,是站在英國這壹邊的。甚至在不列顛空戰期間,有著不少的美軍士兵,以誌願者的身份,去幫助英國。

當然,站在羅斯福的角度,作為壹個政治家,他看得自然更加長遠。羅斯福希望的是,借助二戰這樣壹個機會,提升美國的國際地位。當時美國雖然已經是全球第壹大工業國,但他的國際地位遠不如英法。在歐洲,根本就沒有美國說話的分兒。

當然,參戰對於美國還有經濟方面的好處。爆發於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經濟大蕭條,對美國經濟造成了重創。雖然期間通過羅斯福新政,得到了壹定的恢復,但其實還是有著不少的後遺癥。所以開啟戰爭至少可以拉動內需,轉移國內矛盾,從而緩解經濟大蕭條的壓力,這也是那些軍火商們所樂於見到的。

所以,總的說來,參加二戰,對於美國是很有吸引力的。但是,羅斯福想要參戰並沒有那麽容易,即使他是美國總統。因為在美國的法律裏面,只有國會才能真正決定美國是否參加二戰。

而在當時的國會裏面,有相當壹部分議員是反對戰爭的,尤其是***和黨人,他們奉行孤立主義,不願美國去插手歐洲事物。他們的觀點也不是沒有道理,壹來美國遠離歐洲,獨居壹方,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無需擔心戰爭的波及。

二來美國的貿易不僅僅是針對英法,像德國、日本這些國家,同樣是有著貿易往來。從生意人的角度來講,保持中立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美國參戰,那沒就會被德國和日本當做敵對國家,屆時美國不僅會失去壹批貿易夥伴,其商船運輸貿易,也會受到敵人的打擊。

當然,最為關鍵的壹點是,早在壹戰的時候,美國就有過壹次教訓。當時歐洲打成壹鍋粥,奉行國際主義的美國總統威爾遜帶著數十萬美國大兵開進歐洲大陸,試圖扮演救世主的身份,從而提升美國的國際地位。但是,最後在巴黎和會上,美國遭到了英法的聯手排擠,什麽也沒撈著,最後憤怒的回到了北美。而大量的美國士兵,卻因為這場和美國毫無關系的戰爭而失去生命,由此激發了美國民眾的厭戰情緒。

基於以上幾點原因,美國國內反對參戰的聲音也是強烈的,羅斯福想要讓美國參戰,首先就需要將這部分聲音給安撫下去。

就這時候,珍珠港事件爆發了,日軍艦隊跨越了了半個太平洋來到夏威夷群島,在美國的家門口重創了太平洋艦隊,造成2000多名美海軍士兵陣亡。家門口挨打的屈辱和同胞喪生的悲痛,無疑是點燃了美國民眾的怒火。羅斯福在第二天就發表了對日宣戰演講,壹切水到渠成,名正言順。

值得壹提的是,在整個珍珠港事件過程中,美軍高層暴露了諸多疑點。

首先,早在日軍偷襲珍珠港之前,美國方面就得到了不少關於日軍偷襲珍珠港計劃的情報消息。比如1941年1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的計劃剛剛出爐,還未得到正式批準,保密程度相對較低,被美國駐日大使格魯所知悉。其第壹時間就報告了國防部,但是卻被批註為謠言。

1941年9月,美軍破譯了壹份日本發往檀香山領事的電報,其內容是詢問日本向駐檀香珍珠港內的美軍艦隊停泊情況。壹個月後,美軍再次破譯日方電報,同樣是關於珍珠港基地美軍艦隊情況的。1941年11月底,日軍軍艦消失在美國的無線電監測中。

最值得壹提的是,1941年12月,就珍珠港事件爆發的前夕,中國情報人員池步洲,截獲了日方的特級密電,正確推測出了日軍偷襲的時間和地點,並且迅速上報,通知美方。結果依舊是遭到美方的忽略,珍珠港壹切照舊,以至於對於日軍的偷襲毫無準備。

除了情報上的迷惑舉動以外,美軍太平洋艦隊的操作也遭到了質疑。在日軍轟炸珍珠港的當天,太平洋艦隊的航母正好全部不在港內,因而得以幸存。而在日後的太平洋戰爭中,美軍正是依靠這三艘航母的強勢發揮,在己方十分劣勢的情況下,與日軍周旋。並且在中途島海戰中,以弱勝強,扭轉了戰爭局勢。結合這樣的結果,再去看當初三艘航母不在港的巧合,似乎顯得有些蹊蹺。

結合以上種種論點分析,大家最終得出了珍珠港苦肉計的結論。即在珍珠港事件中,羅斯福總統事先已接獲情報,卻故意按兵不動,坐待日本襲擊珍珠港,以挫敗本國反戰派,進而取得對日開戰的理由。

具體應該就是這麽壹個故事:1941年年末,日本聯合艦隊向珍珠港開進,美國情報機構第壹時間發現了日軍的東西,並將情報上報白宮。然而,對於這樣壹個重要情報,羅斯福卻不以為然。他不僅沒有提醒太平洋艦隊做出防備,反而是讓艦隊司令金梅爾中將,把艦隊的大部分艦船留在港內,只調離航母。最終,日軍成功偷襲珍珠港,而羅斯福則拿到了發飆的借口。

這個故事表明上看起來,似乎沒什麽問題,有理有據。但實際上,其實是經不起推敲的。

首先,所謂的苦肉計“動機”,本身就是不能當做證據的。這就好比犯罪,所謂動機只能當做推理依據,並不能當做犯罪證據。即便是羅斯福有著苦肉計的動機,那麽也無法說明他會這樣做。

其次,所謂的情報漏洞和航母出港,其實都是可以給出合理解釋的。比如說情報上的疏忽,那並不是故意的視而不見。因為國家之間的情報分析,本身就是壹個龐大且復雜的過程。當時美國中斷與日本的貿易往來,並對其進行經濟制裁,而日軍也對東南亞虎視眈眈,雙方劍拔弩張。所以美軍和羅斯福每天都會收到大量有關日本軍事上的情報,這些情報種類繁多,亦真亦假。

美軍確實有可能得到了關於日軍偷襲珍珠港的種種情報,但是都被淹沒在其他情報之中,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換句話講,美國未能從紛亂的情報中,識別出日本的真實意圖。畢竟就當時的實際情況分析,日本最有可能進攻的地方是菲律賓,而不是珍珠港。畢竟珍珠港實在是太遠了,其位於日、美之間太平洋東部的夏威夷群島,距日本約3500多海裏。

美軍很難想象,日軍的艦隊可以橫渡3500海裏而不被發現。此外,就算過來了,珍珠港內的太平洋艦隊以逸待勞,也沒有懼怕的必要,畢竟當時對於航母艦載機進行空中打擊這樣壹種戰術,還是處在壹個比較陌生的階段。

由於戰術分析上的失誤,導致美軍給出了錯誤的判斷。所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事先確實是不知情。

其次關於航母的出港,那真的只是巧合。當時企業號正在返回珍珠港的路上,列克星頓號數日前剛剛開出,薩拉托加號正在聖地亞哥維修。

要知道,在當時的軍事思想中,大艦巨炮依然是占據主流,戰列艦才是艦隊主力。當時世界上的軍事強國,依舊傾向於發展戰列艦,所以德國人搞出了俾斯麥、日本人搞出了大和號,美國則是衣阿華級,其無論是噸位,還是資金花費,都遠超同時期的大部分航母。

因為航母在二戰前期,更多的是作為壹種輔助艦只所存在,以巡航、偵查為主。當時日美開戰在即,所以航母在外執行任務的頻率更高,在港口停泊的時間就比較少。作為主力的戰列艦,則是停在更加安全的港口。

航母真正開始作為戰術核心出現,其實就是在珍珠港事件中。日軍用航母搭載飛機,長途奔襲之後,空襲珍珠港,完全不給太平洋艦隊正面對戰的機會。但即便是航母的作用提升,其在短時間裏面依然無法完全取代戰列艦的地位。

所以,如果是羅斯福想要保全艦隊壹定的作戰實力,他不會選擇調離航母,而是會選擇調離戰列艦。然而我們看到的結果卻是,太平洋艦隊的8艘主力戰列艦,全部停在珍珠港,承受日軍的空襲打擊。這就比較不靠譜了,除非羅斯福或者美國海軍高層,當時已經認為航母要比戰列艦強了。

但如果是這樣的話,美軍為何就那3艘航母,早點兒多造兩艘不更好?要知道珍珠港事件之後,太平洋艦隊壹度面臨無兵可用的尷尬局面,被日軍聯合艦隊壓著打。如果不是中途島海戰中,日軍表現太差,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估計還得多熬幾年。

更為關鍵的是,就當時的 歷史 背景而言,羅斯福根本就不需要苦肉計。因為當時美國開始對日的禁運和制裁,失去了資源供給的日本,除了停戰以外,就只有和美國開戰這壹條路可走。有著這麽壹個陽謀放在這裏,羅斯福哪裏需要去做什麽苦肉計?

所以,關於羅斯福是故意犧牲珍珠港,以苦肉計來讓本國民眾早日同意與日本作戰的說法,其實是不太靠譜,至少目前來說,並沒有合理而且有力的證據。

珍珠港事件可能是美國總統羅斯福和美國上層的苦肉計,目的是以太平洋艦隊為誘餌,目的是爭取美國國會批準美國直接參加二戰。

先簡介珍珠港事件的經過。珍珠港位於夏威夷群島,距日本3500多海裏,距美國本土約2000海裏,是美國太平洋艦隊最重要基地。1940 年春夏之際,希特勒橫掃西歐,英軍苦守英倫三島,日軍南進派認為這是日本攻占太平洋諸島,攫取戰略資源的大的時機,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認為南進計劃的最大障礙就是美太平洋艦隊在珍珠港的主力,於是山本制定了偷襲計劃。

四壹年12月7日,珍珠港上空的日機接到“虎!虎!虎!”的信號,這是總的進攻令,日本海軍特混艦隊長途奔襲,354架艦載日機發動攻擊,擊毀擊傷美艦艇40余艘,飛機260架,造成美軍傷亡4000人。

這壹事件震驚了全美,第二天羅斯福發表了著名的國恥演說,宣布12月7日是國恥日,當天下午,國會授權政府對日宣戰,得知消息後,最高興的是邱吉爾,他說“太好了,我們總算贏了”,原來他只搞到壹個《租借法》,即美國對外援助物資、武器,日本人壹偷襲,美國人找到了直接參戰的借口。另壹位東方領導是蔣介石,他在東方抗戰抗得打得極為艱苦。

據美海軍部長諾克斯密友斯泰爾曼透露,12月6日晚,美軍界大佬海軍部長諾克斯、海軍作戰部長斯塔克、陸軍部長史汀生、陸軍參謀長馬歇爾、商務部長正陪羅斯福壹同消磨時光,等待日軍偷襲珍珠港!

據後人收集的史料證實: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前,美海軍情報官薩福德中校成功破譯了日聯合艦隊向珍珠港開進的詳細情報,並通過作戰部長斯塔克中將送達元首,羅斯福曾密電太平洋艦隊司令金梅爾上將將港內航空母艦調到外海,照樣訓練,其他的艦船壹律留在港內,金梅爾接電後,太平洋艦隊通訊參謀萊頓也破譯了日軍密碼,並送至司令辦公室。金梅爾把情報扔在桌上,吩咐萊頓不要向任何人透露情報。結果日機轟炸時,下面只見美軍艦船和作戰飛機,港內不見航母!

襲擊前,日大使從外交部獲得壹封長電報,並奉令在正適襲擊前,遞交美國務卿赫爾,但大使人員未能及時解碼和打印這篇長國書,對美不宣而戰,無恥之極!

事實上,在這篇國書在日本遞交美國前,已被美國解碼,國家國司歇爾讀過國書後,向夏威夷警告。但令人難以自信的是,由於美國內部傳送系統混亂,不得已,這篇電報後通過民用電信局末傳,在路上失去緊急標誌,襲擊幾個小時後,才由壹個年輕的日裔郵遞員將該電報送到美軍司令!

以上證據證明,羅斯福等預知日軍偷襲珍珠港,他對霍普金斯說:我料定我們的敵人不會永遠不犯錯誤,如果日軍進攻我們,我將動員國會批準美國參加這場戰爭。!

近年來,包括美國學者在內,西方學者認為羅斯福為了擺脫國內孤立主義思潮的束縛,以太平洋艦隊為誘餌所實施的苦肉計?珍珠港被襲,真是羅斯福等大佬的苦肉計?此問題答案成謎。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很多人認為,珍珠港事變最大疑點是美軍三艘航母,都不在港內。

誰都知道,後來的作戰美軍完全依靠航母,最終在中途島重創日軍,壹舉扭轉了局勢。

當時中途島戰役,日軍有4艘重型航母,而美軍只有三艘,戰鬥力有差距,主要靠美軍情報的優勢。

但如果珍珠港有壹到二艘航母被炸成,靠區區壹到二艘航母,是絕對打不贏中途島戰役的。

實際上,日軍被擊沈3艘航母以後,剩下的飛龍號還擊,擊沈了1艘美軍航母。

日軍也是有很強戰鬥力的。

因為美軍航母都不在珍珠港內,很多人認為美軍早就知道了空襲的事情,只是為了讓國內老百姓支持參戰,這才裝不知道。

這樣壹來,美軍會在空襲中有很大損失,老百姓自然會參戰了。

其實,這完全是瞎說。

美軍3艘航母不在珍珠港,完全是走了狗屎運。

“薩拉托加”號根據原計劃,目前正在美國本土進行大修和更新就裝備。

這是早就定好的計劃,同日軍襲擊不襲擊沒關系。

而”列克星頓”號在空襲前三天前,也就是12月5日離開珍珠港,去給中途島運送飛機,僥幸逃過壹劫。

至於“企業”號更誇張,它在11月28日出海為威克島運送飛機,原定12月7日,也即是空襲前1天返回珍珠港。

然而,當時太平洋上有暴風雨,風浪很大,“企業”號被迫降低了航行速度。

在空襲結束以後幾小時,“企業”號回到珍珠港,還不知道怎麽回事。

可見,這3艘航母的幸運都是意外。

尤其是“企業”號,它其實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原則上企業號仍然在日軍轟炸機的攻擊範圍內,只是日軍的南雲將軍膽小,見好就收,沒有敢於繼續搜索而已。

同時,美軍在珍珠港損失非常大。在珍珠港的8艘戰列艦,有7艘或者被擊沈,或者被重創。

大家都知道,戰列艦的造價比航母要高的多,建造時間也長。

美軍太平洋艦隊瞬間幾乎覆滅。

很多人說,戰列艦已經過時,但再過時也不能被人隨便炸著玩吧?

況且在空襲珍珠港之前,世界各國對於航母作戰始終持懷疑態度。

當年的航母不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只能白天作戰,只能在天氣情況良好下作戰。全年365天中,航母能夠作戰的最多只有200多天的白天。

珍珠港發生1941年12月7日早晨,日本出動350架飛機轟炸珍珠港。在看電視時,有我方特工破獲日本密碼電文,通過各種渠道轉交美國。但美方不相信,睡大覺悲遭滅門。日本人野心勃勃,想壹口吃下(占領)全世界,被噎著,自找死路。這是日本註定要失敗的。再加上中國人民英勇抗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向中國人民投降。中國人民經過八年抗戰,把日本侵略者趕出去。

日本是替罪羊之說,無稽之談,是天大笑話。

珍珠港事件的壹個很大的疑點,就是美國在珍珠港事件之前就真的毫無防備嗎,就這麽容易被日軍突襲?

先說美國的麻木和遲鈍吧。日本在全面侵華戰爭之後,資源上就已經顯出不足。無論是日本本土還是當時的中國,都發現不了日本戰爭所需要的石油等資源。所以日本下壹步壹定會去搶這些資源,那就只有兩條路,北進和南下。而當時的西伯利亞但是有資源距離東北又太遠,日軍想要占領西伯利亞,還得打敗當時已經很強大的蘇聯紅軍,這在機械化程度不足,又沒有海軍支援配合的日本陸軍來看,幾乎是不能完成的任務。

那麽日本只有南下壹條路了,於是在1941年初很快就南下侵略東南亞,當時侵略的還是英法等國的殖民地,還沒有和美國正面沖突,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日本人是非理性的,壹定會繼續擴大侵略,把戰火燒到美國人的利益上。美國在這個時候仍然壹味綏靖,妄圖通過談判和日本人達成壹定的妥協,難道就壹點戰爭準備都不做嗎?

再分析情報方面,中國已經發現1941年日本外務省與其駐檀香山總領事館密電突然增多,且有軍事情報摻雜其中,大致能夠斷定日本會襲擊珍珠港,這條情報也送到了美國海軍司令部,但並未引起重視。這難道是因為,戰爭期間情報很多,真真假假也難以壹壹確認,所以這條情報不被重視?

不過日軍的突襲也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日本人喜歡軍事冒險,酷愛不宣而戰,無論是在甲午中日戰爭,還是在日俄戰爭中都是如此,這次只不過是延續了日本人軍事冒險的傳統罷了。

歷史 會開玩笑,俱有諷刺性,妳別看日本現在跟美國好,總有壹天日本還是要和美國幹的,所以現在美國不會對日本徹底的放松,目前是大哥和小弟之間互相利用,但肯定是有心理上的根本矛盾的,當事物發展到特定的時候, 歷史 事件會諷刺性地重復發生,日本這個國家的固有思維決定他壹千年也是想擴張,壹萬年也是想擴張,因此對他不能掉以輕心,必須重點嚴防。

過去的事件說的再多,但己是過去,重點是吸取過去的教訓,對付暫時安靜的豺狼,時刻都要準備好獵槍!

珍珠港最大的疑點就是日本到底是不是不宣而戰,在戰後曾經引起了討論,那就是日本將那次說是奇襲珍珠港,而美國說的是偷襲珍珠港,區別就在於到底是不是不宣而戰。

珍珠港被偷襲壹小時之後,官兵收到美國本土發來的電報,稱日軍可能進攻珍珠港

在日軍偷襲珍珠港之後,羅斯福在演講中大肆的譴責日軍的野蠻行徑,激起了美國人對於日軍的憎恨。那麽日軍到底是不是不宣而戰呢?我認為應該不是,日軍應該是向美國政府遞交了宣戰書之後,才發動的攻擊,也就是說為了喚起美國人為國而戰的熱血,羅斯福利用了不宣而戰做文章。

畢竟在當時日本軍國主義自然不會去和美國爭壹件這樣的事情,當時日本國內已經陷入了壹片狂歡,本來山本五十六是打算在日本宣戰之後,瞬間摧毀美國的太平洋艦隊,使得美國人失去抵抗的勇氣,從而同日本進行談判。然而山本五十六終究只是壹個少壯派軍人,哪裏知道羅斯福如此有手段。

總的來說查閱日美雙方的記錄,排除掉時差等問題,日軍都是在宣戰之後對珍珠港發動的進攻,只是日本怎麽也沒有想到,羅斯福會用不宣而戰來喚起美國年輕人,使得他們願意為了美利堅而戰。日軍奇襲珍珠港,能夠成功其實只證明了壹件事情,那就是航母時代的來臨,若是雙方都依舊是大炮時代,恐怕日軍也不敢跑上門去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