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生於公元前469年。
蘇格拉底(希臘語:Σωκρ?τη?,英譯: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公民陪審員,他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裏士多德被並稱為"古希臘三賢",更被後人廣泛地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他身為雅典的公民,據記載,蘇格拉底最後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和腐蝕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處死刑。盡管蘇格拉底曾獲得逃亡的機會,但他仍選擇飲下毒堇汁而死,因為他認為逃亡只會進壹步破壞雅典法律的權威,同時也是因為擔心他逃亡後雅典將再沒有好的導師可以教育人們了。
個人經歷:
1、孩童時代
蘇格拉底出生於希臘雅典壹個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是雕刻匠,母親是助產婦。?蘇格拉底生就扁平的鼻子,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笨拙而矮小的身體。他容貌平凡,語言樸實,卻具有神聖的思想。他出生在希波戰爭取得完全勝利的時刻,成長在伯裏克利的盛世,當時正值智者從全希臘各地雲集雅典,給民主制度雅典帶來了許多新知和自由論辯的新風尚的時期。年輕的蘇格拉底曾向著名的智者普羅泰戈拉和普羅第柯等人求教,討論各種重要的社會人事和哲學的問題。又曾從女智者狄俄蒂瑪受業。自稱有“靈跡”伴隨,預示以何事不當為,終身信奉。亦受奧爾斐秘教及畢達哥拉斯派的影響。蘇格拉底壹生過著艱苦的生活。無論嚴寒酷暑,他都穿著壹件普通的單衣,經常不穿鞋,對吃飯也不講究。但他似乎沒有註意到這些,只是專心致誌地做學問。生平事例,成就思想,均由其弟子記錄。
2、青年時代
青少年時代,蘇格拉底曾跟父親學過雕刻手藝。後來他熟讀荷馬史詩及其他著名詩人的作品,靠自學成了壹名很有學問的人。他以傳授知識為生,30多歲時做了壹名不取報酬也不設館的社會道德教師。蘇格拉底把自己看作神賜給雅典人的壹個禮物、壹個使者,任務就是整天到處找人談話,討論問題,探求對人自己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因此他的壹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過的,喜歡在市場、運動場、街頭等公眾場合與各方面的人談論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什麽是虔誠?什麽是民主?什麽是美德?什麽是勇氣?什麽是真理?以及妳的工作是什麽?妳有什麽知識和技能?妳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關於統治妳學會了什麽?妳是不是教師?在教育無知的人之前妳怎樣征服自己的無知?等等。貫穿這些討論的主題就是引導人們認識:在這些對於人至關重要的問題上,其實人是非常無知的,因此人們需要通過批判的研討去尋求什麽是真正的正義和善,達到改造靈魂和拯救城邦的目的。蘇格拉底說:“我的母親是個助產婆,我要追隨她的腳步,我是個精神上的助產士,幫助別人產生他們自己的思想。”他還把自己比作壹只牛虻,是神賜給雅典的禮物。神把他賜給雅典的目的,是要用這只牛虻來刺激這個國家,因為雅典好像壹匹駿馬,但由於肥大懶惰變得遲鈍昏睡了,所以很需要有壹只牛虻緊緊地叮著它,隨時隨地責備它、勸說它,使它能從昏睡中驚醒而煥發出精神。蘇格拉底把批評雅典看作神給他的神聖使命,這種使命感和由此而來的思考探索,便成為他生活與哲學實踐的宗旨。他知道自己這樣做會使許多人十分惱怒,要踩死這只牛虻,但神給自己的使命不可違,故冒死不辭。
3、中年
40歲左右,他成了雅典的遠近聞名的人物。他在雅典和當時的許多智者辯論哲學問題,主要是關於倫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問題,被認為是當時最有智慧的人。
蘇格拉底的學說具有神秘主義色彩。他認為,天上和地上各種事物的生存、發展和毀滅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對研究自然界,認為那是褻瀆神靈的。
他提倡人們認識做人的道理,過有道德的生活。他把哲學定義為“愛智慧”,他的壹個重要觀點是:自己知道自己無知。許多有錢人家和窮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圍,向他請教,蘇格拉底卻常說:“我只知道自己壹無所知。”他結論說:“只有神才是智慧的,他的答復是要指明人的智慧是沒有什麽價值的或者全無價值的,神並不是在說蘇格拉底,他僅僅是用我的名字作為說明,像是在說,人們啊,惟有像蘇格拉底那樣知道自己的智慧實際上是毫無價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他以自己的無知而自豪,並認為人人都應承認自己的無知。
作為公民,他曾三次參軍作戰,當過重裝步兵,在戰爭中表現得頑強勇敢,並不止壹次在戰鬥中救助受了傷的士兵。此外,他還曾在雅典公民大會中擔任過陪審官。
然而,在雅典恢復奴隸主民主制後,蘇格拉底被控,以藐視傳統宗教、引進新神、敗壞青年和反對民主等罪名被判處死刑。他拒絕了朋友和學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議,飲下毒酒自殺而死,終年70歲。
蘇格拉底確實主張了壹個新神,他是道德善、智慧真的源泉:宇宙理性的神。這個宇宙理性神是蘇格拉底的哲學追求—-真正的善—-的終極根據,人能有知識,是因為人得到了神的特別關愛,被賦予了神性的壹部分,因而有了靈魂,有了愛智的心靈和理智。但是人應當明白,妳所具有的那點靈魂同神的智慧是無法比擬的。所以這個新的理性神的觀念和關於人當“自知無知”的教導,就成了激發和推動人追求真知與批判不真不善、偽真偽善的強大力量。
蘇格拉底熱愛雅典城邦,他更不容許最神聖的理想有絲毫的被褻瀆,因此,他毅然選擇死亡。他並非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他更註重自己的靈魂,他相信神無處不在,無所不能,萬事萬物都是神有意識有目的的巧妙的安排。他沒有背叛神,既然如此,死亡也就是神對他的召喚,他還有什麽可猶豫的呢?也許人們笑他,笑他天真,笑他頑固,執迷不悟,但是惟有那些真正洞察了他內心世界的人,才會為他的智慧與忠誠所折服:智慧使他看到並壹直緊緊關註著的眾人未曾察覺的美德,忠誠的是於他自己熱愛的城邦,於他壹生遵從的法律,於他永恒不變的理想追求。
在蘇格拉底壹案中,壹方是追求真理、舍身取義的偉大哲人,另壹方則是以民主自由為標榜、被視為民主政治源頭的雅典城邦。孰是孰非,誰善誰惡,不那麽涇渭分明,感情上的取舍則成為壹種痛苦的折磨,因而其悲劇色彩愈加彰顯。
蘇格拉底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後,都有壹大批狂熱的崇拜者和壹大批激烈的反對者。他壹生沒留下任何著作,他的行為和學說,主要是通過他的學生柏拉圖和色諾芬著作中的記載流傳下來。關於蘇格拉底的生平和學說,由於從古代以來就有各種不同的記載和說法,壹直是學術界討論最多的壹個問題。
但他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在歐洲文化史上,他壹直被看作是為追求真理而死的聖人,幾乎與孔子在中國歷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哲學史家往往把他作為古希臘哲學發展史的分水嶺,將他之前的哲學稱為前蘇格拉底哲學。他以壹種對哲學的嶄新理解開創了希臘哲學的新紀元,更以其靈魂轉世與凈化的基本思想,給柏拉圖以極其深刻巨大的影響,並通過他們壹直影響到希臘化羅馬時代乃至後世的西方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