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甘肅出土的古代青銅兵器

甘肅出土的古代青銅兵器

甘肅出土的古代青銅兵器

在中國文物中,有壹種出現最早、使用最多、威力最強、持續最久的器物,這就是兵器。它始終伴隨著中國的歷史,並且與每壹時代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密切相關。中國兵器的歷史應當追溯到跑今5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當時他們已經使用帶刃的石器。到了新石器時代,出現了石刀、石槍、石矛、石戈、石鏃等兵器。

奴隸社會可以說是進入了真正的兵器時代。由於階級對立關系的出現,加之青銅業較為發達,青銅兵器也就應運而生。這壹時期有青銅戈、刀、戟、矛、鋮、劍等多種兵器。目前發現的這些青銅兵器,大多是西周時期的。春秋戰國時,由於冶鐵業的不斷發展,鐵質兵器開始出現。到了漢代,鐵質兵器的鍛造技術有了明顯的提高,各類兵器變得更加堅硬鋒利,而且保持了較好的韌性。唐代的兵器種類繁多,制作工藝精良,兵器的整體造型有了較大的改進。宋代出現了壹些特殊式樣的兵器,如形如鐵錨的飛鉤等。在元朝,戰爭中開始使用銅銃等大型兵器。而明清時期,槍炮、弓箭、長矛、大刀等兵器交叉使用,在戰場上發揮著巨大的威力。甘肅歷史悠久,在古代是著名的古戰場。從新石器時代到以後各朝代,甘肅出現過種類繁多各種兵器,現按類擇要作壹介紹。

是最早是用作勞動的工具,後來成為防身自衛的武器。考古學界公認的中國第壹件青銅兵器是在甘肅馬家窯遺址中發現的青銅短刀,距今約5000年左右。甘肅康樂商罐地出土的壹把青銅刀,長18.9厘米,刃部鋒利,保存完好。廣河縣齊家坪出土的壹件人頭形柄銅匕,長14.6厘米,距念4000年左右。柄部雕刻壹人面,有著拙樸的藝術風格,可以說是我國古代早期兵器中的佼佼者。

最早出現於殷商時期,是壹種具有較強殺傷力的兵器。它是以矛為主體,並在矛的基礎上結合戈的優點而制造的新型兵器。它既有直刃又有橫刃,呈“十”字或“蔔”字形,具有鉤割、啄擊、直刺等多種用途。西周時期青銅戟的造型增多,制作工藝水平有了明顯提高。甘肅靈臺縣白草坡西周墓出土的壹件青銅人類戟,是全國發現的青銅戟中的精品,通長23.3厘米。戟端雕壹人頭像,高鼻深目,長發鬈曲,可能是當時生活在貴州西南部壹帶的獫狁等少數民族的形象;援基飾壹浮雕牛頭,青銅人頭戟為罕見的特殊兵器,以異族首級置於兵器頂端,有炫示威武之意。

被稱為“中國的專利武器”,是壹種長兵器。戈的歷史十分久遠,早在遠古的石器時代,人類的祖先就已開始磨制石戈。戈是商周時期兵器中最常見的壹種,古稱勾兵,是用以鉤殺的兵器,有明顯的優點,特別是在以駕駛戰車作戰為主的古戰場上,戈更是兵器中的佼佼者。當古代武士站在車上作戰,或車下武士與敵方戰車交手時,顯示出了巨大的作戰威力。

1977年11月,甘肅慶陽發現壹件商代玉戈,保存完好,長38.6厘米,援(用於鉤啄的部位)呈三角形,微下曲,前鋒尖銳;內(用於裝柄的部位)上飾獸面紋和圓圈紋;柄的前方中部豎行陰刻“乍冊吾”三字。其形制、大小、風格,與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戈相似。戈上字體接近殷墟蔔辭第壹期(武丁),時代與之相近。像這樣年代較早並刻有銘文的玉戈,在全國其它地方也是不多見的。西周時期,大量的銅戈開始出現。

1972年,甘肅靈臺縣白草坡西周墓中出土了300多件兵器,其中有青銅戈23件,比玉戈更加進步,成了壹種具備多功能的重要兵器。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隨著用於防衛的盔甲的堅硬度逐步提高,車戰日益被步兵戰和騎兵戰所替代,使得極適宜於車戰的戈沒有了用武之地,最後不得不被新的兵器所取代。到了西漢以後,戈更是幾乎在戰場上絕跡。不過,由於戈所獨具的威武外形,使其在相當長壹段時間裏作為壹種禮儀兵器,被用作儀仗兵和守門武士手中的飾品。直到今天,人們仿佛還能從“大動幹戈”,“化幹戈為玉帛”等詞句中看到戈的身影。

弓箭

是壹種最古老的彈射兵器。它看上去制作非常簡單,但卻有著巨大無比的威力。早在距今3萬年前,人類就開始制造弓箭。1963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朔縣峙峪村發掘出壹枚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打制石鏃,長2.8厘米,用薄燧石制成,加工精細,鋒尖銳利。經放射性碳素測定年代,這枚石鏃距今約有2.8萬年。鏃實際上是安裝在箭上的箭頭。弓箭是古人類的壹項重要發明,對於以狩獵和畜牧為主的原始民族,具有極大的意義。它可以有效地抵禦猛獸並更多地獲得獵物。進入新石器時代後,弓箭有了較大的乞討進。由簡單的單體弓發展為復合弓,加裝了更為堅硬銳利的骨鏃和磨制石鏃,從而增強了箭的穿透力和殺傷力。到了商代,出現了用兩層以上材料鉆成的合體弓,大大延伸了箭和射程。弓箭在商周時期已成為車戰中的主要兵器。那時,每輛戰車上有甲士3人,主將在左,專管張弓射箭;另壹甲士在右,操戈;禦者居中,負責駕駛。據《考工記》記載,周代國家軍事部門已有專門掌管弓箭制作、發放的機構。春秋戰國時期,弓箭的應用已相當普遍,被列為兵器之首。貴族、將門之子壹般從小就開始學習射箭。作為壹門技藝,“射”成了公卿大夫必須通曉的“六藝”之壹。不僅在國君會盟、宴會上被列為壹種禮儀,而且在民間風俗中也以它作為禮節。甘肅靈臺白草坡西周墓中曾發現青銅鏃;慶陽地區曾出土兩支戰國時期的青銅弓箭;河西地區也發現過漢代的青銅弓箭。漢以後,到了元代,弓箭成了軍隊主要的作戰兵器。蒙古兵以善於使用弓箭著稱。“壹代天驕,成吉思汗,見識彎弓射大雕。”正是蒙古將士馳騁沙場驍勇善戰的真實寫照。

壹種人們十分喜愛的古代兵器,不少青少年男子甚至用“劍”作為自己的名字。與其它兵器相比,劍出現得較晚。原始社會還沒有劍,大約在銅兵器走向全盛的時期,才由矛頭及匕首演變出壹種既可刺又可砍的雙刃兵器,而這種雙刃兵器的就是劍的鼻祖。與其他兵器相比,劍體形修長,兩面有刃,向前聚成銳利的鋒,後端的短柄,可以把握;刃和鋒是劍推刺揮劈的有效殺傷部位。甘肅靈臺白草坡出土的西周青銅鏤空鞘的短劍獨具特色。劍長23.5厘米,鞘長18.4厘米,劍鞘中部鏤刻著蟠蛇紋,鞘口兩側飾壹對犀紋,雕鏤精巧的劍鞘使置於其中的短劍顯得格外珍貴。春秋戰國時期,輕便鋒利的劍很快在各地得到重視和發展,出現了吳王夫差劍、越王勾踐劍等許多傳世的名劍。我省的武山、天水、禮縣等地墓葬中,出土這壹些戰國青銅劍。尤其是禮縣大堡子山出土的青銅劍,制作精細。這壹時期劍的形制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由柳葉形變成脊形,劍身長度逐漸加大,從而大大提高了劍的殺傷威力。

壹種特殊的兵器,更是軍權和國家統治權的象征。我國早在上古時代就出現了石鋮。《詩·商傾》中寫道:“武王載,有虔秉鋮。”鋮是在斧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在象形文字中,“王”字就來源於早期鋮的外部形狀。石鋮經常被當作刑具使用,這個習慣壹直流傳到漢代。古代部落首領在參加祭祀、聚會等重大活動時,都隨身攜帶鋮,以示權威。在商周時期,鋮作為禮兵器有著重要的地位,大將接受鋮就意味著被授予了軍權帥印。出土於甘肅靈臺縣白草坡西周墓的壹件虎紋銅鋮,長23厘米,寬6厘米,重685克;整體似半環,外形呈弧月狀。鋮身鑄成壹臥虎,虎背為刃,虎頭含銎並有橫穿孔。鋮身上的浮雕虎紋做翻騰回首狀,張口露牙,用嘴銜住杖西風。虎的鼻梁上雕有“王”字。此件兵器造型獨特,花紋別致。其銅質與其它兵器比較也有所不同,色白而光亮。它是上層奴隸主行使軍政司法大權的信物,其堅銳、華麗,為諸兵器之冠。據《隴上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