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黃,又叫生地,懷慶地黃,小雞喝酒等,常生於海拔50~1100m的山坡及路旁荒地等處。因其地下塊根為黃白色而得名地黃,其根部為傳統中藥之壹。地黃性涼,味甘苦,具有滋陰補腎、養血補血、涼血的功效。凡陰虛血虛腎虛者食之,頗有益處。此外,地黃有強心利尿、解熱消炎、促進血液凝固和降低血糖的作用。此外,地黃初夏開花,花大數朵,淡紅紫色,具有較好的觀賞性。
依照炮制方法在藥材上分為:鮮地黃、幹地黃與熟地黃,同時其藥性和功效也有較大的差異,按照《中華本草》功效分類:鮮地黃為清熱涼血藥;熟地黃則為補益藥。鮮地黃具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等功效,主要用於熱病傷陰,舌絳煩渴,發斑發疹,吐血,衄血,咽喉腫痛。
而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主要用於熱病舌絳煩渴、陰虛內熱、骨蒸勞熱、內熱消渴、吐血、衄血、發斑發疹。熟地黃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功效,主要用於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眩暈、耳鳴、須發早白。
姜汁地黃粥
原料:地黃汁50ml(或幹地黃50g),大米50g,生姜3片。
做法:
1、將鮮地黃洗凈,切段,榨汁;或將幹地黃水煎取汁備用。
2、將大米淘凈,與生姜同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煮粥。
3、待熟時,調入地黃藥汁或鮮地黃汁,再煮壹、二沸即成。
用法:每日1劑,連續3~5天。
功效:清熱養陰,生津止渴。鮮地黃具有刺激骨髓,增加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的作用。
地黃的食用禁忌
1、地黃不宜與薤白、韭白、蘿蔔、蔥白壹起食用,以及在煎服時不宜用銅鐵器皿。
2、宜食:陰虛發熱、口幹渴、陰傷便秘、腎陰不足、虛火上火之咽喉幹痛、濕疹、神經性皮炎以及婦女月經不調、血崩、胎動不安等病癥患者適宜食用。
3、忌食:脾虛腹瀉、胃虛食少者不適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