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耳峰西崖的形狀為橢圓形,長22米、寬15米,面積約330米,表面稍凸,巖石呈黑色。將軍崖巖畫發現於1979年,刻畫在將軍巖西崖的坡面上,畫面高20余米,寬11米左右,以敲鑿、磨刻手法刻於平整黑亮巖石上。巖畫分三組,在三組的中心位置,矗立著三塊脫離山林的自然巨石,石面分布著對稱的圓窗圖案,窗徑在3~7厘米之間。
第壹組位於西部,在長4米、寬2.8米的範圍內,雕刻有類似人面的圖案十幅,類似獸面的圖案兩幅,類似草或禾苗的圖案十三幅,還有九個符號不識其意;第二組位於遺跡南側,長8米、寬6米,這組巖畫中有的類似獸面,但無輪廓,只有眼、鼻、口等,其形象也多不相類,有的為中心壹個圓點,外加壹個圓圈或兩個相套的圓圈,在圓圈之外,有的圖還加了放射線,最多的有21條,少的僅14條;第三組位於遺跡東側的較高的部位,所雕圖案,大體同第二組。三組巖畫圖案中間堆放壹塊大石和二塊小石,大石長4.2米,小石長2.2米,石面分布有對稱圓窩圖案。圖徑3~7厘米,可能是古代東夷民族以大石為神的社祀遺址。其時代應當與中原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相當,對中國歷史學、考古學、民族學、藝術史的研究均有重要價值。
巖畫的琢痕深約1厘米以上,線條粗率勁直,形象生動。關於巖畫所表現的功能和內容,有很多不盡相同的看法。第壹組的農作物圖案中禾苗種類多達十三種,為中國其他地區巖畫所罕見。圖上人像抽象為“S”形,為舞蹈動作形象。象形符號的形貌結構早於甲骨文時期的象形文字,有的似農作捕魚工具,有的似食草獸或鳥禽之類,亦有表示數字的,疑為祭掃的祝辭之類,祈求風調雨順,農作家畜興旺、捕魚吉利,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壹反映中國原始農業部落社會生活的石刻巖畫。
更多關於連雲港將軍崖巖畫怎麽樣?,進入:/ask/0ebace1615732041.html?zd查看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