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作品25號練習曲集也是由12首曲子組成,除第12首寫於1831年冬天外,其余都寫於1836—1837年間。
第1首《降A大調練習曲》,牧羊人的笛子。肖邦自己對此曲的解釋為:“牧童因暴風雨來臨,避難於安全的洞穴。遠處風雨大作,牧童卻若無其事地取出笛子,吹出風雅的旋律。”這是壹首很特殊的練習曲,因為肖邦把右手每組16分音符的第壹個音和左手的根音,在樂譜上都讓用大號鉛字印出。這的確是把次要的東西,提升到主要位置上。由於它的旋律非常動聽,象首豎琴曲,所以很多人稱它為“豎琴練習曲”。 第2首《f小調練習曲》是壹首帶有幻夢意境的小曲,德國作曲家舒曼曾經評論它說:“它是那樣美妙動人,充滿幻想和靜謐,宛如孩子夢中的歌聲”。這支曲子是二部曲式,“無窮動” 式的快速、平均的三連音貫穿全曲。優美、典雅的旋律,把人們帶進溫柔的、詩壹般的意境。 第3首《F大調練習曲》它的情緒樂觀、明朗,與上面《f小調第二首練習曲》形成了性格上的強烈對比。它要求做到演奏均勻而流暢,力度等把握得體。 第4首《a小調練習曲》。它是壹首通過移動重音位置的節奏練習曲。其陰郁的基調使練習曲具有小調的特性。像托卡塔壹般的,幾乎是在不斷反復的左手音型與右手的和弦形成對比,感覺十分不安與不祥。庫拉克對此曲註釋:“切分音練習曲,必須把常規節拍與逆行重音配合恰當,和弦方面,像是由和弦生出來壹般,在高音部有弱起拍的旋律,而且到處懸疑,當它壹進來,旋律正好轉慢,略有遲疑感,在流暢中有心神不寧的感覺,這是極具狂想曲風格的練習曲。” 第5首《e小調練習曲》。肖邦在這首樂曲的曲首,標明“輕快的小諧謔曲”(Scherzondoeleg giero)這就說明了樂曲的性質。這是肖邦聽到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家帕格尼尼(1782—1840)的演奏之後,被他那魔鬼般技術所感召,寫下的壹首技術性很強的練習曲。這的A段由右手呈現焦急不安 、悠長的旋律,而左手用不諧和和弦,有如提琴嘲弄性輕快的撥奏。中段是從容流暢的旋律與前後形成鮮明的對比,然後A段再現,整首曲子帶有幽默和諧謔情趣。 第6首《升g小調練習曲》,三度練習曲。它又是壹首優雅的、帶有傷心的“觸鍵練習”。西方音樂評論家說是:“透過眼淚而微笑。”關於這首練習曲,有這樣壹個傳聞。據說肖邦在寫作它的時候,心裏想象著壹個波蘭流亡者在雪撬銀鈴聲中,沿著茫茫無盡頭的冰雪小道,流放到遠方去的情景,這個傳聞不壹定可靠,但樂曲中那連續不斷的、3535的三度和弦,確實有些象雪撬前進時送來的鈴聲 。 第7首:《升c小調練習曲》,大提琴練習曲。這是壹首在左手方面很突出的作品,有點像李斯特出名的104號Petrarca奏鳴曲,都有著抒情的旋律,在感情方面有灼熱的力度感。 第8首《降D大調練習曲》,六度雙音練習曲。它是“觸鍵練習”曲中,比較復雜而技巧較難的壹首。兩個外聲部形成“二重唱”象是長笛與大提琴在對話 。 第9首《降G大調練習曲》,蝴蝶練習曲。它的旋律優美、秀麗而輕盈,右手部分是六度練習。左手伴奏也有很大的難度。 第10首《b小調練習曲》,八度練習曲。它的目的是練習八度音的演奏技巧,壹連串的八度在不換變手指的情況下連起來演奏,加上巧妙地運用踏板,產生出絢麗的色彩。中段仍然保留著八度音進行, 但是它的性質改變了,象是壹首溫柔的情歌。然後又是前面快速八度音的再現。 第11首:《a小調練習曲》壹直被人們稱之為“冬天的旋風”。它是肖邦用特定的練習音型,來更深壹步描繪壹幅革命失敗的悲劇畫面,開始4小節引子,就象是召換人們的號角聲,接著是 壹段帶“聖詠”性質的莊嚴樂段。“旋風”式的“華彩”之後,突然出現了壹段剛毅威嚴的進行曲。它的主題給人們以極為深刻的印象。這首《a小調練習曲》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貝多芬《熱情奏鳴曲》末樂章,它們表達了作曲家的革命意識和反抗壓迫的心願。彪羅對此曲評價:“在妳能想象的範圍內展現著最豐富的音。” 第12首《c小調練習曲》,海洋練習曲。是肖邦1831年11月聽到“華沙起義”失敗的消息後寫成的。它和作品10號第12首《c小調“革命”練習曲》差不多時間創作,而且調性還相同,都是c小調,有人稱之為“海洋練習曲”,因為它的樂思洶湧有如波濤。其實,這並不確切。這首練習曲是壹首愛國主義的音詩,這裏肖邦敘述了他的愛國主義激情。在川流不息的分解和弦和短小、堅毅、果斷的插句裏,都使人感到壹股不可抗衡的巨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