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克裏斯多夫》想必大家早已熟知,這部“成長小說”的主人公便是以音樂家貝多芬為原型,表面上是寫克裏斯多夫壹生不斷抗爭,不斷成長的故事,實際上卻是譜就了壹個強而有力的樂章。小約翰·克裏斯多夫生活在德國的壹個小鎮,每天就像生活在壹個籠子裏,他漸漸對生活失去了熱情,這是樂章的開端;有壹天,他突然看透了德國小城的閉塞與陰郁,受夠了德國人虛偽的理想主義,他奮不顧身逃到了法國巴黎,這是樂章的發展,他又顯示出他的活潑,變得激昂起來;此後他結識了奧利維,他壹生的摯友,在此期間他創作出《大衛》,怎奈天意弄人,奧利維在“五壹”節示威遊行中不幸遇難,這時他又遇到昔日故友葛拉齊亞,悲喜交加,這是樂章的高潮;晚年,克裏斯多夫過上了不問世事的“隱居”生活,退出了鬥爭與激情,這是樂章的收尾。
羅曼羅蘭對音樂的狂熱喜愛造就了這樣壹部偉大的作品。他曾寫過名為《音樂》的小短文,文中稱:“生命飛逝。肉體與靈魂像流水似地過去,歲月鐫刻在老去的樹身上。整個有形的世界都在消耗、更新。不朽的音樂,唯有妳常在。”他也曾說過:“在我生命的歷程中,音樂占有了我,它是我最初的愛,也可能是我最後的愛,我像女人愛孩子壹樣愛它。”
美國作家菲茨傑拉德簡直就是“爵士樂”的化身,這已經不是喜歡不喜歡的問題了,音樂和作家本人已經合二為壹。他是美國“迷惘的壹代”的代表作家,是“爵士樂時代”美國年輕人的代言人。《了不起的蓋茨比》是他的代表作,小說主人公詹姆斯·卡茲本出身貧寒,懷著“美國夢”,期間遇上摯愛黛西更增加了他實現美國夢的決心,終於,經過不懈努力,他成為百萬富翁,易名蓋茨比,摯愛早已嫁做人婦。他不肯死心,在黛西家對面買了別墅,整日想著黛西的回心轉意,無法自拔。有壹天,黛西開車撞死了丈夫湯姆的情婦,湯姆嫁禍給蓋茨比,致其最終遇害。整個故事是以“爵士”的氛圍展開的,充滿著舒緩與即興,他愛了,他富了,他樂了,他死了,那麽隨意,就那麽流淌著,好像沒有什麽出奇的地方,就連“嫁禍”的橋段也沒有讓讀者感受到劇烈的“轉折”。妳可能會想起迪卡普裏奧主演的《了不起的蓋茨比》,壹部“爵士”味的電影也恰好符合原著的氣質。
菲茨傑拉德在對音樂的處理上體現了壹個“雙重奏”的原則,藉此表現對社會現實的分裂感受。作者既沈醉在以爵士樂為主的即興演奏中,又聽出了這弦外之音——“美國夢”的破滅。這種“雙重奏”帶來了雙重視角,與爵士樂的飄忽嚴絲合縫。
美國女作家麥卡勒斯就屬於另外壹種情形了,最開始她是作為音樂神童出場的——6歲聽壹遍曲子就能彈出旋律,10歲每天彈奏李斯特、肖邦和貝多芬的曲子。天妒英才,給她壹副病軀,讓她對音樂的追求成為泡影,但音樂始終與她形影不離。她融入美國藝術圈,擁有很多音樂家朋友,他們談論音樂,盡情歌唱,這壹切使得麥卡勒斯獲得了音樂般的情感。她的情人,作曲家和小提琴家大衛·戴蒙德這樣評價她:“她彈得很漂亮。她的聽力敏銳而且精準。她對音樂的熱愛如此之深,在彈到某段和弦時竟然渾身顫抖……”當被問及棄樂從文的經歷時,“她堅持說,她其實並沒有放棄音樂,她的大部分生活是寫作和音樂的雙重奏,而她深愛的音樂壹直都是她的小說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
她用貝多芬來描述心懷壯誌的少女米克“音樂的開頭像天平,從壹頭搖晃到另外壹頭,像上帝在黑夜裏走路。這是她,米克,在熱辣辣的陽光下,在黑暗中,充滿野心和計劃,這音樂就是她!”此時,音樂應該響起。
與以上三位相比,昆德拉就顯得有點“另類”了,他自己是壹個小說家,卻對音樂有著相當專業的認識,放到現在,他就是壹個不折不扣的樂評人。他在《小說的藝術》中展現出來的對於音樂的見解是驚人的。也難怪,如果了解他的生平,妳就會知道,原來此君年輕時當過爵士樂手,“直到二十五歲時,音樂壹直比文學更加吸引我”。
此外,他從不會象普魯斯特那般,以音樂串起時間線,沈浸其中;他也不會如羅曼·羅蘭,高度贊揚音樂,描寫音樂時恨不得用上所有的修辭。至少在他的作品中,浪漫派無用武之地,他總是壹針見血,幹脆、準確,直逼中心,寫作如此,談音樂亦如此。但他的天馬行空在描寫音樂時恰到好處。音樂有了翅膀,在哲學、文學、藝術、生活中自由翺翔,時而敏感細膩,時而高深莫測。
請聽他是怎麽說的:“壹部交響曲或壹部奏鳴曲樂章的順序在任何時候都是由未寫在紙上的快慢樂章交替這壹規律所決定。這差不多就自動說明:它們是憂傷的樂章與快樂的樂章。這些感情的對照很快就成為壹個可悲的框框,只有大師們才善於征服它。……我欣賞肖邦的那個奏鳴曲,即那個第三樂章是葬禮樂章的奏鳴曲……他把壹個活潑的最後樂章接在葬禮進行曲之後。……第四樂章是非常奇怪的:極輕的,快速,簡短,沒有任何悅耳音調,絕對的無感情……這兩個樂章挨在壹起哽住了您的喉嚨。它極其獨特。”信手拈來。
村上春樹也不甘示弱,據說他收藏的唱片足以讓某些音樂家吃驚不已,小澤征爾就說:“他熱愛欣賞交響音樂會和爵士音樂會,也在自己家裏聽唱片,甚至知道許多連我都未曾聽聞的事,著實讓人驚訝。”有人統計過,村上小說中出現的曲目不下壹百,而音樂家更是數以百計,堪比音樂“收割機”。
不僅如此,他還對音樂與文章有著自己的見解:“文章就像音樂,也可以通過字詞的組合、語句的組合、段落的組合、軟硬與輕重的組合、均衡與不均衡的組合、標點符號的組合以及語調的組合營造出節奏感。音樂品位不夠好,這些就做不好。”
在《挪威的森林》中他這樣寫道:“這時,飛機順利著地,禁菸燈號也跟著熄滅,天花板上的擴音器中輕輕地流出BGM音樂來。正是披頭四的‘挪威的森林’,倒不知是由哪個樂團演奏的。壹如往昔,這旋律仍舊撩動著我的情緒。不!遠比過去更激烈地撩動著我、搖撼著我。”故事以此開始。
中國也不乏這樣的作家,比如張愛玲。她在《談音樂》中口口聲聲說自己“不大喜歡音樂”,但轉而又說:“壹切的音樂都是悲涼的。”這是壹種徹悟吧。張愛玲的“悲涼”已是***識,看來,她之所以認為自己不喜歡音樂,是因為音樂太像她自己了吧,悲涼加上悲涼,豈不是太無望了?她用壹個否定,來減少這種“悲涼”的濃度,讀者諸君大概就不至於太過抑郁了吧。文章開始並沒有談及音樂,而是回憶顏色與氣味,細密的描述過後,“不像音樂,音樂永遠是離開了它自己到別處去的,到哪裏,似乎誰都不能確定,而且才到就已經過去了,跟著又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這下音樂才出場,原來前面只是壹個序章,頗得古典音樂的味道。
她說:“我最怕的是凡啞林,水壹般地流著,將人生緊緊把握貼戀著的壹切東西都流了去了。胡琴就好得多,雖然也蒼涼,到臨了總像是北方人的“話又說回來了”,遠兜遠轉,依然回到人間。”這顯然不是門外漢說出來的話。
她喜歡的古典音樂家不是貝多芬、蕭邦,而是巴赫。她評說巴赫的曲子“沒有宮樣的纖巧,沒有廟堂氣,也沒有英雄氣,那裏面的世界是笨重的,卻又得心應手”,她以其獨特的想象描繪巴赫音樂的境界:“小木屋裏,墻上的掛鐘滴答搖擺;從木碗裏喝羊奶;女人牽著裙子請安;綠草原上有思想著的牛羊與沒有思想的白雲彩;沈甸甸的喜悅大聲敲動像金色的結婚的鐘。”以歐洲鄉村樸素溫馨場景再現巴赫音樂的意境,令人遐思讓人神往。
王蒙說他離不開音樂,他說音樂是他生命的壹部分,如果說張愛玲對音樂的“愛”是壹種“暗戀”的話,那麽王蒙就是“熱戀”了。接著他說:“音樂有時候是我的作品的壹個非常重要的、頭等重要的部分。”
來看看“熱戀”的證據:《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有壹曲《意大利隨想曲》,《布禮》中,主人公在新婚之夜用唱歌來回憶他們的生活和道路與過往的年代,《春之聲》與約翰·施特勞斯的圓舞曲同名,《夜雨》就像是鋼琴小品,窸窸窣窣”“滴滴答答”“嘩嘩啦啦”,《夜的眼》是大提琴曲,《海的夢》是按照電子琴曲的調來寫的,《青春萬歲》因壹場音樂會而豁然開朗……
他居然領悟了:“我悟到了,小說的結構也應該是這樣的,既分散又統壹,既多樣又和諧。有時候有主有次,有時候互相沖擊、互相糾纏、難解難分。有時候突然變了調、換了樂器、好像是天外飛來的另壹個聲音,小說裏也是這樣,寫上四萬字以後,妳可以突然擺脫這四萬字的情節和人物,似乎另起爐竈壹樣,寫起壹個壹眼看去似乎與前四萬字毫不相幹的人和事來。但慢慢地,又和主題、主旋、主線扭起來了,這樣就產生了開闊感和灑脫感。狄更斯的小說——如《雙城記》就很善於運用這種天馬行空百川入海的結構方法,而我,是從音樂得到了啟示。所以說,對文學作品的結構,不但要設想它、認識它、掌握它,而且要感覺它。”
“沒有音樂的生活是不完全的生活,壹個不愛音樂的人也算不上完全的愛著生活。”
莫言呢?也有他自己的音樂之道。他的音樂來自天然。
“我小時候在田野裏放牛,騎在牛背上,壹陣寂寞襲來,突然聽到頭頂上的鳥兒叫得很好聽,叫得很淒涼。不由地擡頭看天,天像海壹樣藍,藍得很悲慘。我那顆小孩子的心,便變得很細膩、很委婉,有壹點像針尖兒,還有壹點像蠶絲。我感到壹種說不清楚的情緒在心中湧動,時而如壹群魚搖搖擺擺地遊過來了,時而又什麽都沒有,空空蕩蕩。所以,好聽的聲音並不壹定能給人帶來歡樂。音樂,實際上是要喚起人心中的情———?柔情、癡情或是激情……音樂就是能讓“人心之湖”波瀾蕩漾的聲音。”
“除了鳥叫,還有黃牛的叫聲,老牛“哞哞”喚小牛,小牛“哞哞”找老牛,牛叫聲讓我心又寬又厚地發酸。還有風的聲音,春雨的聲音,三月蛙鳴夜半的聲音,都如刀子刻木般留在我的記憶裏。略大壹點,就去聽那種叫茂腔的地方戲。男腔女調,壹律悲悲切切,好像這地方的人,從古至今都浸泡在苦水裏壹樣。緊接著又聽樣板戲,那明快的節奏能讓我的雙腿隨著節拍不停地抖動,但樣板戲不能動人心湖。”
與莫言相比,余華算是重度音樂愛好者。從早年的簡譜開始,他與音樂結緣,甚至壹度想將魯迅的《狂人日記》譜成曲子,直到後來,他從音樂中感受到“愛的力量”,“像熾熱的陽光和涼爽的月光,或者像暴風雨似的來到了我的內心,我再壹次發現人的內心其實總是敞開著的,如同敞開的土地,願意接受陽光和月光的照耀,願意接受風雪的降臨,接受壹切所能抵達的事物,讓它們都滲透進來,而且消化它們。”他坦然承認,最初接觸音樂,購置音響設備是“附庸風雅”,和朋友們聊天能“裝”壹把。據說馬原就很看不慣這樣的行為,他不會刻意顯示出自己有多懂音樂。但是,這樣的初衷隨著對音樂不斷深的入了解,轉而走出了另壹條寫作道路。
“確切的說法是我註意到了音樂的敘述,我開始思考巴爾托克的方法和梅西安的方法,在他們的作品裏,我可以更為直接地去理解藝術的民間性和現代性。”、“此後不久,我又在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七交響曲》第壹樂章裏聽到了敘述中“輕”的力量。”、“(加德納與蒙特威爾第合唱團)仿佛只用了壹個短篇小說的結構和篇幅表達了文學中最綿延不絕的主題。”余華在努力探索新的寫作道路,溝通寫作和音樂就是其壹,且不說他的成與敗,單就這種追逐,便不可多得。
劉索拉可謂“橫空出世”,既是作家又是音樂人,壹本《妳別無選擇》開啟了八十年代“現代派”小說的創作潮流。而她寫這本小說就是在寫音樂。她說:“寫這本書就是因為有些感慨———學音樂的感慨———對音樂有壹種宿命感,‘別無選擇’就是壹個對音樂的宿命的感覺,妳想擺脫也擺脫不了。學了五年才知道音樂是這麽深的壹片海,原來妳在音樂學院期間只是趟了壹點兒混水,原來音樂不是妳在進音樂學院之前那種的壹首小歌、壹首小曲子。”這是她對音樂的認識。
“每個人都很有個性,什麽都掩飾不住。不用標榜就自然冒出來了。那時好像我們每壹天,每壹分鐘談話的感覺都是關於音樂,不說音樂的時候也能感覺得到壹種亢奮的氣息在環繞。我們壹下課就壹起打球,或者遊戲,或者爬山,或者跳舞,每時每刻都能感覺那些人的能量在往外噴發。上課就爭論,對音樂的每壹小節都有感覺,老是有激情。那時會經常相互聽作品,今天我聽聽妳的,幫妳聽壹下哪些聲音妳處理得不幹凈;明天妳就幫我檢查壹下我的。有時相互聽了後會被感動。也有不太說話的人,但他那種張力在心裏頭,能看出來腦子不停地在想,永遠有各種各樣的激情,這麽長時間壹直是這樣的環境。”可見音樂對她意味著什麽了。《妳別無選擇》是劉索拉對音樂的壹種表達,“妳別無選擇”,所以就說出來了,何其流暢。
這些作家未必全部都“懂”音樂,但他們聽音樂、談音樂、寫音樂都是與“無”打交道,這在功利的時代是難能可貴的。從“無”的角度來說,寫作與音樂是壹樣的,二者都是“無用”的。不過,這種“無用”並非“無為”,並非渾渾噩噩,敷衍了事,其中也飽含著生活的本意。無用之用是為大用。有人靠寫作謀利,過上了豪華奢侈的生活,有人樸素至簡,不為外物所動,有人憑音樂發財,大開演唱會,售賣專輯,壹躍為當紅人物,有人背著吉他,在街頭吟唱,或者只是對著朋友傾訴。兩種態度,兩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