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讀作籠lóng或lǒng。
籠,漢語壹級字,形聲字,小篆從竹龍聲,隸變後楷書寫作“籠”,漢字簡化後寫作“籠”。本義為用竹篾、木條、枝條或金屬絲等做成的器具,讀作lóng。又指關養動物、昆蟲的籠子。引申指古代囚禁犯人的刑具、關人的籠子。如“牢籠”。又引申泛指盛物的竹器。引申特指用竹木制成的蒸食物的器具。如“籠屜”。
又讀作lǒng,用作動詞,表示籠罩,像籠子壹樣罩在上面。如杜牧《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又引申指包羅。如“籠絡”。還表示藏在袖中。如“籠袖”,指把兩手相對伸入兩袖中。
基本字義
1、用竹篾、木條編成的盛物器或罩物器:燈籠。熏籠。
2、用竹篾、木條或金屬絲等編插而成的養鳥或蟲的器具:雞籠。鳥籠。蟈蟈籠。
3、舊時囚禁犯人的東西:囚籠。牢籠。
4、用竹木或金屬材料制成的有蓋的蒸東西器具:籠屜。蒸籠。
5、泛指包絡之物:籠頭。
其他字義
1、較大的箱子:箱籠。
2、遮蓋,罩住:籠罩。煙籠霧罩。
3、概括而不分明,不具體,稱“籠統”。
基本詞義
1、形聲。從竹,龍聲。本義:竹籠。
2、用竹片編成的盛物的器具。籠,舉土器也。—《說文》***丘籠。—《周禮·遂師》貂裘而負籠。—《淮南子·說山》
3、又。桂枝為籠鉤。
4、又如:籠臿(盛土的籠和鏟挖泥土的鍬);籠篰(竹籠和小竹簍);籠屜(蒸籠)。
5、飼養鳥、蟲、家禽等的籠子。閉以雕籠。—禰衡《鸚鵡賦》以天下為之籠,則雀無所逃。—《莊子·庚桑楚》若脫籠之鵠。—明·袁宏道《滿井遊記》
6、又:掇置籠中。
籠歸。(裝在籠子裏,帶回家去。籠,名詞用為動詞,裝在籠子裏。)。又如:牢籠;木籠;籠馴(把鳥獸關在籠中使之馴服);籠狎(將動物畜養於籠中加以戲弄);籠阿(鳥籠中的壹角);籠鳥檻猿(籠中鳥與檻中猿。比喻受拘禁而不得自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