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休克是由什麽原因引起的?

休克是由什麽原因引起的?

引起休克的原因很多,分類亦有多種方法。從臨床角度按其病因和病理生理的特點可將休克分為:①心原性休克;②低血容量性休克;③感染性休克;④過敏性休克;⑤神經原性休克;⑥其他尚有內分泌功能不全(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及內分泌功能亢進(如甲狀腺危象、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類癌及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等)所致的休克。 以上各型休克可單獨存在,也可聯合存在(亦即復合型休克),臨床上多見於疾病的晚期,病情常復雜又嚴重。 (壹)心原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心原性休克狹義上指的是發生於急性心肌梗塞泵衰竭的嚴重階段(參見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時,臨床上如同時伴有血壓降低、皮膚灌註不足、腎血流減少、中樞神經功能減退等重要器官微循環衰竭的表現,而又能排除藥物(如鎮痛劑、血管擴張劑、利尿劑)、進食少、體液丟失或補液不足引起血容量降低等所致的低血壓,即可考慮心原性休克的診斷。 廣義上心原性休克還包括急性心肌炎、大塊肺梗塞、乳頭肌或腱索斷裂、瓣葉穿孔、嚴重主動脈瓣或肺動脈瓣狹窄伴有輕或中度心動過速、急性心包填塞、張力性氣胸、心房粘液瘤、嚴重二尖瓣或三尖瓣狹窄伴有輕或中度心動過速、心室率持續過速等所致的休克。 (二)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低血容量性休克是體內或血管內大量血液丟失(內出血或外出血)、失水(如嘔吐、腹瀉、腸梗阻、胃腸道瘺管、糖尿病酸中毒等)、失血漿(如大面積燒傷、腹膜炎、創傷及炎癥)等原因使血容量突然減少所致的休克。其特點為靜脈壓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和心動過速。出血性休克、創傷性休克及燒傷性休克均屬於低血容量性休克(參見"上消化道出血")。 (三)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感染性休克亦稱中毒性休克,以組織血流灌註不足為特征。通常由革蘭陰性桿菌感染所致。其循環功能不全系由於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流淤滯於微循環,心排血量減少以及組織缺氧所致(少數則為血管阻力降低,小動、靜脈短路開放,心排血量不減低甚至增多,但微循環灌流減少所致)。病因主要見於革蘭陰性桿菌感染(如敗血癥、腹膜炎、壞死性膽管炎等)、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暴發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熱等;休克並非由於細菌直接侵入血流所致,而是與細菌內毒素及其細胞壁脂多糖類部分釋放入血液有關。在體弱、老年、營養不良、糖尿病、惡性腫瘤和長期應用激素、免疫抑制藥物和抗代謝藥物的患者中,尤易發生。(參見"感染性休克")。 (四)過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 過敏性休克是休克的壹種較少見的類型,系人體對某些生物制品、藥物或動物性和植物性致敏原發生過敏反應。致敏原和抗體作用於致敏細胞,後者釋放出5-羥色胺、組胺、緩激肽等物質引起周圍血管擴張,毛細血管床擴大,血漿滲出,血容量相對不足。再加上常有喉頭水腫,支氣管痙攣所致的呼吸困難,使胸腔內壓力升高,因而回心血量減少,心排血量亦減少(參見"過敏性休克")。 (五)神經原性休克(neurogenic shock) 神經原性休克是動脈阻力調節功能嚴重障礙,血管張力喪失,引起血管擴張,導致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有效循環血容量減少所致的休克。單純由於神經因素引起的休克少見,可見於外傷、劇痛、腦脊髓損傷、藥物麻醉、靜脈註射巴比妥類藥物,神經節阻滯劑或其他降壓藥物以及精神創傷等。 臨床上感染性休克,心原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過敏性休克較常見。休克其他相關疾病信息: ?6?1 ?6?1休克應該做哪些檢查? ?6?1休克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6?1休克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6?1休克應該如何治療? ?6?1休克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6?1休克應該如何預防和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