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派扶陽派的鼻祖是鄭欽安。
鄭欽安(1824~1911),名壽全,四川邛崍人,清同治年間,在成都開創了“火神派”,鄭欽安晚年設帳授徒,自然桃李眾多,傳人不在少數。火神派扶陽派的鼻祖是鄭欽安。
從有限的資料中可知,入室弟子有盧鑄之(1876-1963)先生,光緒十六年(1890)從師於鄭欽安,“三載親炙,有聞必錄",繼承鄭氏學術思想,屢起沈屙,時人尊為“盧火神”。
其子盧永定傳其衣缽,在60余年實踐中善用大劑附子、桂枝、生姜等品,屢起沈屙痼疾,民間亦尊為“盧火神”。盧鑄之之孫盧崇漢亦以擅用大劑附子、姜、桂著稱,為當代火神派代表人物,現為成都中醫學院教授。可謂壹門三代,薪火相傳。
火神派的學術思想,任何壹個醫學流派的創立和發展,都必須提出新的理論和觀點。以鄭欽安為代表的火神派學術思想最主要的是:以陰陽為綱,判分萬病,“功夫全在陰陽上打算”,是其最基本的學術觀點。
重視陽氣,強調扶陽是其理論核心;臨床擅用附子,對姜、附等藥物的應用獨樹壹幟,並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經驗。對陰證的認識十分全面,對陰寒偏盛導致虛陽上浮、外越所引起的陰火證的辨識尤其深刻,獨具慧眼,此為其學術思想最精華的部分;同時提出陰陽辨訣,“用藥真機”,作為辨別陰陽的綱領,可謂經世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