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懷梆形成獨具特色的地方劇種之後,並且發展到非常成熟的鼎盛時期,便產生了各自不同的唱法和流派;所謂“東路懷梆”和“西路懷梆”,主要是地域的差別,以焦作為中心,流傳在焦作以東壹帶(包括修武、武陟、獲嘉、新鄉、原陽、輝縣、焦作)等地均為東路懷梆;流傳在焦作以西壹帶(包括沁陽、博愛、溫縣、孟州、濟源、垣曲)等地則為西路懷梆。由於演出範圍不同所接受外來影響的差異,加之藝人本身條件(主要是嗓音優劣、發聲吐字)的各異,因此,他們在藝術上的發展也不盡相同,於是形成了“東路懷梆”和“西路懷梆”,他們各具特色、獨立門戶,各有觀眾。
東路懷梆以著名老藝人崔福嶺(拐蘭孩)(1904—1999)為代表,他以旦角戲出眾,包括壹些生、凈行,其唱腔柔和、起腔平穩,吐字清晰,韻味醇厚、以情帶聲、聲情並茂,演唱時腔少字多用字巧妙,善於敘述和抒情,給人以淳樸健朗、清澈委婉之感。在表演上以質樸細膩善於刻畫人物見長。演出的主要旦角戲是:《五鳳嶺》、《樊梨花征西》、《黃金蟬》、《宋孔明坐樓》、《山海關》、《桃花庵》、《鳳儀亭》等。
西路懷梆以“蓋八縣”脫須老生張樹柱(麻柱)(1892—1978)為代表。他所帶領的劇團經常演出《兩狼山》、《七郎八虎闖幽州》、《馬三保征東》、《賣苗郎》、《趕秦三》、《對花槍》、《反長安》等。以文武老生著稱,非常註重蟒靠架子戲,也包括壹些旦角。西路演唱先聲奪人、以聲促情、聲昂情沛、唱腔平直古樸屬於硬上弦的唱法,同時富有高亢挺拔的特色。這與他們經常演出的劇目格調很相適宜。在表演上粗獷豪放,仍保持著大架勢。盡管東西兩路的懷梆各有特色,但他們也經常同臺演出。
新中國成立後,由於藝術交流的不斷融合,特別是新文藝工作者逐漸加入到懷梆劇種的行列中,吸收兩路之長,進壹步促進了東西藝人們的互相學習。西、東路之間的區別逐漸在縮小,並趨於規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