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唐高祖武德四年鑄造的錢幣

唐高祖武德四年鑄造的錢幣

唐高祖武德四年鑄造的錢幣:開元通寶

開元通寶是唐代鑄造的壹種銅質貨幣,錢幣在唐代始有“通寶”。唐初沿用隋五銖,輕小淆雜。唐高祖武德四年,為整治混亂的幣制,廢隋錢,效仿西漢五銖的嚴格規範,開鑄“開元通寶”,取代社會上遺存的五銖。

最初的“開元通寶”由書法家歐陽詢題寫,面文“開元通寳”,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圓錢,規定每十文重壹兩,每壹文的重量稱為壹錢,而壹千文則重六斤四兩。

開元通寶是唐代第壹種貨幣,也是發行量最大,沿用時間最長的貨幣。由於其質量合理,通貨控制得當,錢幣做工比較精美,故深受百姓喜愛。開元通寶已經成為大五帝錢的壹部分,具有辟邪,旺財的功效。

另外,許多人都認為開元通寶是年號錢,理由是唐玄宗李隆基有個年號是開元,這是錯誤的。開元通寶是非年號錢,在唐代初年就已經鑄造,是由歐陽詢親自題字,歐陽詢是初唐人物,而李隆基生於盛唐,二人生活年代相差百余年,從年代上講,歐陽詢就不可能給李隆基的鑄錢題字。而李隆基將年號定為開元,純屬巧合。

在質量上,壹般的開元通寶每文重壹錢,每十文重壹兩,每貫(即壹千文)重六斤四兩。每文重二銖四絲,折合質量約4克。但在唐玄宗開元年間,由於處於盛世,開元通寶的銅料增加了壹到二成,這時的開元通寶質量約為4.5克至5克,因而厚重的開元通寶也多半是此時鑄造。

在樣式上,初唐開元通寶光背無文,中唐起錢背開始有星、月及其他紋飾,晚唐會昌開元則在錢背面加上錢局所在地名。經過三百余年鑄造,版別復雜。唐代以後仍有冶鑄,但樣式大多與唐有別。在規格上,開元通寶基本是小平錢,但唐代也鑄有少量“開元通寶”折十大錢,屬開爐紀念性質,後代也有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