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龍馬,出自中國古典小說明·吳承恩《西遊記》,是唐僧的坐騎,原身是龍王的第三個兒子敖烈。
白龍馬因縱火燒了殿上明珠,被親生父親上告天庭,處以死刑,幸虧得觀音菩薩解救,在蛇盤山鷹愁澗等候取經人,因為不認識唐僧和孫悟空,誤吞了唐僧的白馬,後被觀世音菩薩點化,鋸角退鱗,變成白龍馬,馱唐僧西行。取得真經後,被如來封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
白龍馬的經歷告訴人們,即使在困境中,也不應放棄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他雖然曾是龍王之子,但在遇到唐僧後,白龍馬選擇成為壹匹普通的馬,默默地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這種不畏艱難、不圖名利的精神,值得學習和借鑒。
白龍馬經歷介紹:
唐僧和孫悟空行至鷹愁澗,二人正看水時,白龍突然從水裏鉆出去抓唐僧,孫悟空迅速將唐僧從馬上抱走,白龍追趕不上,就直接將唐僧的馬生吞了,然後鉆入水底。
孫悟空安頓好唐僧後去水面上叫陣,白龍出水與孫悟空大戰,卻被孫悟空打得骨軟筋麻,敗陣逃入水底,任憑孫悟空怎麽叫罵,都不肯再出來。孫悟空就開始翻攪鷹愁澗水,使得白龍在水底坐臥難寧,不得已出水與孫悟空打鬥,但白龍不是孫悟空對手,沒打幾個回合,白龍馬就變成壹條小蛇鉆入草叢裏。
孫悟空尋找不見,叫出當地土地山神,詢問了白龍來歷後,就派金頭揭諦去南海請觀音菩薩。觀音菩薩來到鷹愁澗,叫白龍出來與孫悟空和好,然後摘了白龍項下明珠,用楊枝甘露將白龍變成壹匹白馬,供唐僧騎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