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回答是肯定的。催眠,就是心理暗示,它不僅能達到催眠的心理暗示,還可以激發人類的潛意識。
誒題的兩問,是相互聯貫的。它既是心理學說,又是生理現象。
<壹>,催眠是壹種暗示過程。
站在生理和心理學角度上看,催眠的實質,就是壹種手段是暗示的壹個過程。這種手段的施實,其出發點就是從潛意識層面,去挖掘和發現人們在歲月過往中點滴生活片段在內心深處所留下的某些記憶。使之,恢復正常生理和心理狀態。這才是,采用催眠手段的實質。
使用催眠手段,必須註意兩個重要環節。
壹是,這種催眠手段施實,不是在任何催眠人身上都是靈丹妙藥,是存在著因人制異的。適應者有益得利,不適應者,則事倍功半。
二是,催眠手段還有它的兩面性,是把雙刃劍。用好了效果明顯,用不好就會造成對人體的傷害。
所以,采用催眠手段時,必須三思慎行。只有萬不得己方可。
<二>,催眠可以激發人類內心的潛意識是不容置疑的。
從有關資料查看,催眠的施實還是比較嚴格和科學的。是需要嚴格的操做規程的。首先,對被操作者的要求。神經進入放松狀態,其次操做者要進行耐心細致的語言引導和指導。三是,在操縱者引導下,被操縱者找到了內心的潛意識。
所以,從這個催眠的科學嚴格的操作程序看,催眠可以激發人類內心潛意識是毫無疑問的。既嚴謹又科學。催眠,是肯定可以達到激發人類潛意識這個目的的。
總結。
催眠手段的本身是科學,催眠的施實又嚴謹。催眠手段的實質就是暗示,站在生理和心理學角度上,因人制異采用催眠暗示,是完全可以通過催眠的施實手段達到暗示和激發人類內心潛意識的。
法國電影大師呂克·貝松在其作品《出租車》系列中,有這樣壹個場景:壹幫彪悍的劫匪抓住了贓物下落的知情者,逼供無效,情急之下,劫匪找來了壹個似乎老到的催眠師進行催眠,壹番鬥智鬥勇,催眠師反被知情者催眠。鏡頭剛剛開始時似乎還詭譎神秘的催眠頃刻間就變得荒誕詼諧了,僅僅為博君壹笑。“催眠”在眾多影視作品中出現的形式正如這部電影壹樣,是“好人”控制“壞人”或者“壞人”控制“好人”的思維的壹種手段。影像裏的催眠師占蔔似地喋喋不休,滿嘴咒語,被催眠的人神誌不清,唯命是從。就連金庸筆下的楊過也過了回催眠的癮——他神奇地催眠了金輪法王的徒弟。
催眠的本質
“催眠”在這些影像文字裏是為藝術獻身了,它的功能被充滿蒙太奇的電影藝術誇張扭曲了。
催眠壹個人之後,並非就可以為所欲為了。有人神不知鬼不覺地被詐騙了,歸之於被催眠了,其實是藥物致幻劑在作祟。間諜可以通過催眠來獲取情報而使當事人不知情嗎?事實上是不可行的。盡管壹個人在被催眠時自己的思維不受意識的控制,但往往事後都能回憶起自己被催眠的經歷。催眠也的確可以通過暗示使人手舞足蹈,在眾人面前呈現出壹種癲狂狀態。但前提是接受催眠暗示的人必定是自己有發泄的意願,潛藏在他內心中的這種歇斯底裏的癥狀壓抑已久,催眠師的作用僅僅是讓他的潛意識發泄出來。
潛意識又是什麽呢?它是指壓抑於人的內心的想法、動機、沖動,是不受人的意識監督的。我們常常不小心說錯話、寫錯字正是潛意識在潛移默化地起作用。而催眠就是讓人的意識模糊,以激發其潛意識的能量。
自古以來,催眠就被魔法師用來激發人類的神奇力量。早在埃及第四王朝就有了有關催眠的記載。而近代的催眠起源於德國人密斯梅爾,他將催眠稱為“動物磁器”,用於疾病的治療。直至第壹次世界大戰來臨,催眠術開啟了發展的新紀元。這壹時期由於戰爭創傷,各種心因性的疾病湧現,傳統的藥物治療見效甚微,於是催眠療法大行其道,許多久治不愈的病例使用催眠療法得以痊愈。經歷了200多年發展 歷史 的催眠技術終於有了較為統壹的程序,即由催眠師通過語言、音樂、行為給予暗示,讓被催眠者暴露出他的潛意識。進入催眠狀態後,人可以在催眠師的暗示下回憶起過往遺忘的經歷,改變自我的性格和習慣,發揮自己未知的潛能。而催眠最重要的目的則是通過發現自己的潛意識,重新認識自我,調節自我。人的潛意識就是自我內在的聲音,我們不應該壓抑、駕馭,而應該傾聽他、引導他。
三種催眠狀態
催眠分為輕度催眠、中度催眠、重度催眠三個狀態。輕度催眠時,人的心理防衛漸漸降低,可以說出平常不願意流露的話。中度催眠時,被催眠者身心放松,對於催眠師的指令反應良好,意識清醒。此時,催眠就在意識與潛意識之間搭起了壹道橋梁,潛意識可以把信息送達到意識層面而被感覺到。而深度催眠則是被催眠者身心放松,意識不清醒,完全沈浸在非常主觀的個人世界中。此時,催眠師可以通過語言來操縱被催眠者。但是並非所有人都可以達到深度催眠的程度。壹般而言,壹半以上的人只能到達輕度催眠的程度,25%的人可以被中度催眠,而只有不到20%的人可能經歷到深度催眠狀態。
其實,要被深度催眠還必須具備壹些條件,首先,被催眠者必須十分信任催眠師,願意接受催眠師的暗示。第二,催眠的環境必須安靜、舒適,利於當事人放松。第三,被催眠者必須具備所謂的“催眠體質”。而所謂“催眠體質”是指那些堅信自己可以被催眠,心理防衛較低,意誌力較薄弱,平日裏經常作“白日夢”的人。只有當三個條件都滿足,深度催眠的條件才成熟了。這時,催眠師高超過人的催眠技巧,多年豐富的催眠經驗,對於突發事件的駕馭能力就需要發揮作用了。由此可見要在現實生活中上演楊過的迷魂大法實屬不易,而那些所謂的催眠舞臺秀,多半是扮演的。
催眠的作用
人通過催眠進入到潛意識覺醒的狀態,就好似壹杯搖晃的水,逐漸平穩,雜質沈澱,潛意識裏的困擾就自然顯露出來了。在心理咨詢中運用催眠療法正是基於這個原理。精神分析學派認為人心理的沖突矛盾要從潛意識的根源來尋找答案。例如,壹個在人際關系上自閉封鎖的人,很可能是潛意識中對於交往挫折的恐懼造成的。而通常人都有心理上的自我防衛機制,不自覺地避開心理創傷,將問題的關鍵隱藏在潛意識中。這時,催眠的作用就在於讓人們卸下意識的武裝,到潛意識裏尋找自己的癥結,通過重新認識自己面臨的困擾,發掘自己的潛能來積極解決問題。
那麽催眠的作用僅限於此嗎?當然不是,催眠在當代已然被廣泛應用於醫學、心理學、教育、運動、宗教、刑事偵破等各個領域,已然不是所謂“科學殿堂的跳梁小醜”。催眠已被證實有助身心放松、消除壓力,例如壹些焦慮癥的治療和煩亂不安情緒的調節。催眠也可以用來治療壹些身心疾病,有時候我們潛意識中的願望想法與現實相沖突了,並沒有在心理上表現出來,反而是生理狀況出現問題來警示我們,例如持續的緊張狀況會導致潰瘍癥狀。這時,催眠就可以幫助我們發掘出心理問題,生理的紊亂狀況也就不治而愈。
另外,在醫學上催眠是壹種有效的止痛方法。19世紀中期,有壹位在印度的英國外科醫生在對病人催眠的無痛覺情況下進行了2000多例手術,這其實是催眠轉移了我們意識的註意內容,從而達到止痛的作用。現在許多的牙科手術使用催眠來止痛,這是壹些對麻醉劑過敏病人的福音。
催眠在發揮人生潛能方面的巨大能量也壹直為人所關註,許多人通過催眠記憶起多年的往事;或者在催眠狀態下,提升自己的技能,提高創造力。催眠療法對於幫助戒煙、戒酒、建立自信都有效果。催眠師往往通過暗示的語言將壹些正面信息輸入當事人的潛意識,使之變成當事人的信念。例如告訴當事人“妳吃夠了壹定量的食物,再吃就會嘔吐了”,於是當事人就有可能限制自己的食欲,不暴飲暴食。
催眠研究有待深入
進入催眠狀態時,我們的腦波頻率就在α波與θ波的範圍內。當我們心情平和,意識清醒時,我們處在α波狀態,但當我們處於淺睡狀態時,腦波就變成了θ波。科學家們找到了催眠的腦波頻率,但並不代表就揭開了催眠的腦機制。催眠是尋找人的潛意識領域的過程,那麽,催眠時是人的大腦的哪個區域在活動呢?我們的潛意識內容是深藏在大腦的哪個領域?這些都是催眠還沒有告訴我們的。對於被催眠者的體質特征,心理狀態也缺乏壹個有效的測量工具來決定什麽人,在什麽樣的狀況下適合用催眠來幫助他解決問題,發揮潛能。
當代催眠的技術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特點。在世界上不僅有催眠和超心理學會,也出現了高級催眠治療協會及各類的催眠療法學院。在催眠領域,壹門叫神經語言程序學的實用心理溝通技術也應運而生。這種狀況有利於各種競爭,達到學習提高,但是由於缺少壹個壹統江湖的統帥的領導作用,各種技術參差不齊,許多以牟利為目的江湖神棍欺世盜名,將催眠領域弄得烏煙瘴氣。
這種現象在我國尤為嚴重。催眠在近代算是壹個新興引進發展的領域,壹些原理、方法僅僅是從國外的經驗生搬硬套嫁接而來,不成熟的地方比比皆是。加之 社會 上的追捧吹噓,令世人對催眠又愛又恨。有人由於對催眠缺乏了解,以為催眠是控制人身心的巫術,因而拒絕接受催眠;而另壹些人聽信人言,對催眠的功效認識過分誇大,隨意接受催眠,經常胡亂自我催眠,造成睡眠紊亂甚至精神障礙等不良後果,這些都是我們所應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