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頂鶴
別名 仙鶴
學名 Grus japonensis
英文名 red-crowned crane
鶴科 Gruidae
分布 在嫩江、松花江、烏蘇裏江流域繁殖,長江下遊及沿海越冬,在河北、山東為旅鳥,臺灣偶見。
大型涉禽。全長約120厘米,體羽幾乎全為純白色。頭頂裸出部分鮮紅色;額和眼先微具黑羽;喉、頰和頸大部為暗褐色。次級和三級飛羽黑色,延長彎曲呈弓狀。尾羽短、白色。嘴灰綠色,腳灰黑色。
棲息於蘆葦及其他荒草的沼澤地帶。丹頂鶴為雜食性動物,春季以草籽及作物種子為食,夏季食物較雜,動物性食物較多,主要動物性食物有小型魚類、甲殼類、螺類、昆蟲及其幼蟲等,也食蛙類和小型鼠類,植物型食物有蘆葦的嫩芽和野草種子等。冬季動物性食物有魚類、沙蠶、四角蛤蜊、釘螺及其蟹。植物性食物包括堿蓬種子及嫩芽、苔草的根莖和堅果。
4月中、下旬,丹頂鶴開始營巢產卵,築巢於周圍環水的淺灘上的枯草叢中,每窩產卵2枚,雌雄鳥輪流孵卵,孵化期20~33天。待幼鳥學會飛行,入秋後,丹頂鶴從東北繁殖地遷飛南方越冬。我國在丹頂鶴等鶴類的繁殖區和越冬區建立了紮龍、向海、鹽城等壹批自然保護區。在江蘇省鹽城自然保護區,越冬的丹頂鶴最多壹年達600多只,成為世界上現知數量最多的越冬棲息地。
丹頂鶴羽色素樸純潔,體態飄逸雅致,鳴聲超凡不俗,在《濤經·鶴鳴》中就有“鶴鳴於九臯,聲聞於野”的精彩描述。在中國古代神話和民間傳說中被譽為“仙鶴”,成為高雅、長壽的象征,在詩詞和中國畫中,常被文學家、藝術家作為主題而稱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