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號》電影主題曲由好萊塢主流電影著名作曲家詹姆斯·霍納(James Horner)壹手炮制,具有濃烈民族韻味的蘇格蘭風笛在他的精巧編排下,盡顯悠揚婉轉而又淒美動人。歌曲的旋律從最初的平緩到激昂,再到纏綿誹惻的高潮,壹直到最後蕩氣回腸的悲劇尾聲,短短四分鐘的歌曲實際上是整部影片的濃縮版本。
加拿大女歌手席琳·迪翁(Celine Dion)演唱的影片主題歌“我心永恒---My Heart Will Go On”也正是影片音樂成功之處的集中體現,此曲曾蟬聯全美告示牌(Billboard)排行榜冠軍寶座長達16周之久。
主題歌“我心永恒”很有激情,內容感人,整首歌與電影中的音樂融為壹體,使影片頗具感染力。我們既能聽到這“不會沈沒”的巨輪啟航時氣勢磅礴的雄偉交響樂,又能聽到巨輪撞上冰山時那種大跌大宕的旋律;既能感覺到戀人纏綿的柔情,又能感受到巨輪沈沒時的悲哀。在Celin Dion最後幾句近平吶喊的高亢聲中,我們聽到的不僅僅是幾行簡單的歌詞,而是令天地為之動容、令聽眾為之心顫的的宣言書。Dion本人曾說:“在演唱時,我的心在顫抖,在流淚,,幾乎無法控制自己的聲音。”
盡管《泰坦尼克號》描寫了壹個並不令人信服的愛情,不過這壹曲“我心永恒”卻是公認的曠世傑作並被反復傳唱,願世上每人都會得到“我心永恒”裏面所表達的這種愛情。
有那麽壹陣子,隨著《泰坦尼克號》的公映,主題歌《我心依然》彌漫在全世界的大街小巷,分布之廣,大概只有空氣能夠匹敵。正當壹種飛速增長的趣味將它壹千遍,壹萬遍地往妳耳朵裏灌的時候,妳有沒有想過,壹年以後還會不會有人提起它?這就是這個世界惡俗的壹面,任何好東西,都要先用來把妳撐死,然後扔到壹邊去,永遠不再理睬。那位歌者,早在《泰坦尼克號》上映之前就已習慣了娛樂世界的冰冷規則,要是不這樣,她也不會有加倍的熱情在歌唱中點石成金。法裔加拿大籍的Celine Dion(席琳·迪翁)早就以《The Power Of Love》(愛的力量)傲視群芳。她的高音美侖美奐,但又從不炫技,擅長那種感情和底氣都十分充沛的大歌,《愛的力量》有長風萬裏的氣勢,而《我心依然》則悲情似海,壹正壹反,恰好成全了世間並不存在的偉大的愛。與惠特尼·休斯頓,瑪利亞·凱莉相比,席琳·迪翁的氣質中閃耀著高潔的光芒,她沒有那種調動肉體激情的天賦,但卻可以捉住精神升華的秘密,無論她的歌聲回蕩在晴空雲端,還是死寂的海面,都是回蕩,都是不停留於肉體的超越。其實《泰坦尼克號》賺的是眼淚,《我心依然》賺的卻是新古典主義的,來自彼岸的美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