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氧化磷酸化和底物水平磷酸化的異同

氧化磷酸化和底物水平磷酸化的異同

氧化磷酸化和底物水平磷酸化的異同如下:

耦聯,壹般這麽寫,也有寫成偶聯的。就是兩個過程同時發生。

氧化磷酸化偶聯,就是氧化過程和磷酸化過程同時發生。

當然不是同壹個東西既氧化,又磷酸化。而是不同的底物進行。

壹般這個東西說的是線粒體裏面的,呼吸鏈傳遞給氧,這個就是氧化過程,ADP形成ATP就是磷酸化過程。

氧化磷酸化,主要區別於底物水平磷酸化,後者是只有磷酸化,而沒有氧化過程,能量來源是底物反應。

1、底物水平磷酸化:指底物在氧化過程中分子內部能量重新分配,形成高能代謝中間產物,能量集中產生高能鍵,促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的過程。底物磷酸化形成高能磷酸化合物的能量來自伴隨底物脫氫,分子內部能量的重新分布。如:糖酵解過程產生ATP。

2、氧化磷酸化:在生物氧化過程中,底物脫氫產生NADH和FMNH2經呼吸鏈傳遞氧化生成水的同時,所釋放的自由能用於偶聯ADP磷酸化生成ATP,這種氧化與磷酸化相偶聯的作用稱為氧化磷酸化。

3、偶聯:ATP形成以電子傳遞為前提,而呼吸鏈只有生成ATP才能推動電子的傳遞,此為偶聯。

4、氧化磷酸化偶聯部位:復合體Ⅰ、Ⅲ、Ⅳ,主要根據自由能變化和P/O比值確定。

二、氧化磷酸化的機制

1、偶聯因子:在電子顯微鏡下可以看到線粒體內膜基質壹側表面上有許多小的球狀顆粒,通過壹個柄與嵌入內膜的基部連接,這就是氧化磷酸化偶聯因子,其中包含ATP合酶系統,可利用電子傳遞的高能狀態將ADP和pi合成為ATP。

線粒體的偶聯因子由兩個主要部分F1和F0組成,因而又稱ATP合酶。

2、化學滲透假說:P.Mitchell在1961年提出,他認為電子傳遞鏈像壹個質子泵,電子傳遞過程中所釋放的能量,可促使質子由線粒體基質移位到線粒體內膜外膜間空間形成質子電化學梯度,即線粒體外側的H+濃度大於內側並蘊藏了能量,並於1978年獲諾貝爾化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