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土木系,1938年至1945年在德國達姆斯塔特工業大學專攻橋梁工程和結構力學,1940年和1942年先後獲工學博士和特許教博士學位,發表的重要論文“懸索橋按二階理論實用計算方法”等,被譽為“懸索橋李”。1946年回國後,李國豪任上海市工務局工程師,同時擔任同濟大學教授,1977至1984年任校長,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1]
李國豪主要從事土木工程、橋梁工程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他倡導並親自組織實施同濟大學的“兩個轉變”,對同濟大學的發展產生長遠而深刻的影響。他專攻的橋梁工程學科達到中國領先水平並在國際上具有顯著影響,是世界十大著名結構工程專家之壹。[2]
1913年4月13日,李國豪出生於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蓮塘村壹個貧苦農家。父親早年參加辛亥革命,後去印度尼西亞經營雜貨小生意,母親是位農家婦女。李國豪5歲便在村裏上小學,課余幫助母親做些家務和農活。13歲時,李國豪插班進入梅州市市立中學二年級,在校3年,李國豪成績突出,獲全校演講比賽獎。
李國豪16歲時,眼光投向了外面的世界。在讀高壹的時候走出梅州,壹人去上海,順利考入國立同濟大學。
在為期兩年的德語預科班學習,到預科畢業時,學會英語、德語,為以後的學習、進修和國際學術交流打下了基礎。李國豪升讀同濟本科時,選擇工科,到三年級分系時,又從原來感興趣的機械轉向土木工程。李國豪1936
16歲的李國豪
年以全優成績畢業。而畢業前夕的壹段實習經歷,決定了他未來的事業方向:他到杭州錢塘江橋工地上幹了壹個月,從此,橋梁設計占據了他人生的重要位置。[4]
李國豪院士與外國專家在壹起
1938年秋,李國豪獲德國洪堡獎學金資助,前往德國達姆施塔德工業大學進修。留學期間,他的表現與潛能引起土木系新到任的教授克雷伯爾的註意。愛才心切的克雷伯爾相中了李國豪,將他招至門下攻讀博士。
1939年春,李國豪結合當時擬在漢堡修建的壹座主跨800米的公路鐵路兩用懸索橋工程,開始博士論文研究工作。他從二階理論的彈性彎曲微分方程悟出,懸索橋的受力相當於壹個受豎向荷載的梁同時受壹個軸向拉力。由此他延引出從概念到方法都十分新穎的博士論文《懸索橋按二階理論實用計算方法》,並用模型試驗加以驗證,從而以優異成績獲得工學博士學位。論文在《鋼結構》雜誌發表,這壹年,李國豪剛剛26歲。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李國豪獲得博士學位後無法返回中國,留在克雷伯爾的教研室搞科研。1942年,李國豪又以論文《鋼構分析的幾何方法》,成為首名獲得德國“特許任教工學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這位雙料博士對懸索橋、桁梁橋和結構穩定的分析作出了創造性成果,他的論文至今仍作為經典懸索橋二階理論的寶貴歷史遺產,被各國教材所引用,尤其在德國,“懸索橋李”在土木工程界流傳。[4]
二戰結束後,李國豪偕同妻子,坐上壹列美軍軍列趕到巴黎。葉景恩在回到中國之旅中生下李歸華。幾個月後,他們坐從法國到越南的船,於1946年3月到達西貢(現改名為胡誌明市)。
不久,李國豪帶著葉景恩與李歸華,踏上從西貢回中國的歸程。同行的還有劉獻之壹家。到了上海後,在救濟總署等了三天,工部局局長趙祖康安排他進了工務局結構處。其後,同濟大學從四川遷回上海。1946年,李國豪重返母校,出任土木系主任。1946年任上海市工務局工程師。[4]
李國豪同誌
1948年,任同濟大學工學院院長。
1952年,院系調整後,他又被任命為同濟大學教務長,領導學校專業建設的重任,創辦了橋梁工程專業。1953年5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55年被選聘為首批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同年任武漢長江大橋技術顧問委員會委員。1955年開始培養橋梁工程研究生。1956年起任同濟大學副校長、第壹副校長、國務院科學發展規劃委主任。1956年2月加入中國***產黨。1958年任南京長江大橋技術顧問委員會主任。1959年創建上海市力學學會,擔任第壹任理事長。
1977年任同濟大學校長,他主持制定了同濟大學“嚴謹、求實、團結、創新”的校訓,提出“兩個轉變”辦學方針,恢復德語教學及與德國聯系緊密的傳統,恢復同濟大學綜合性大學的發展定位。1979年任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第二屆主席、寶鋼顧問委員會首席顧問。
1981年論證並提出寶鋼工程不應下馬,使工程得以繼續建設。1982年,李國豪任中國力學學會第二屆副理事長。1983年4月至1988年4月,任上海市第六屆政協主席。1984年不再擔任同濟大學校長後改任名譽校長。1987年以後,歷任上海南浦大橋顧問組組長,上海楊浦大橋顧問,汕頭海灣大橋顧問組組長,虎門珠江大橋顧問組組長,廣東伶仃洋大橋工程顧問委員會首席顧問,上海–崇明公路越江通道方案評選會議專家組組長。
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1996–2002年任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工程歷次論證預評審會議專家組組長。2000年與14位院士寫信給中央領導,建議加快洋山深水港建設。2002年任東海大橋名譽顧問。
2005年2月23日17時37分,壹代橋梁大師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92歲。[4]
主要成就編輯
教學成果
在同濟大學百年發展史上,李國豪發揮的作用和影響最為長遠而深刻。李國豪對同濟大學的建設和發展,專攻的橋梁工程學科達到中國領先水平並在國際上具有顯著影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同濟大學做學術報告
他倡導並親自組織實施同濟大學的“兩個轉變”,引領學校向恢復對德聯系和德語教學傳統轉變,由土木為主的單科性大學向以理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轉變。“兩個轉變”的戰略構想,為同濟大學綜合性、國際化建設格局的確立奠定了堅實基礎。他提出建設教學和科研兩個中心,組織學校大批科技人員走上經濟建設第壹線,促進教學、科研與經濟建設實際緊密結合,並身體力行,參加了上海黃浦江大橋的建設規劃和寶鋼建設論證等工作。為實現綜合性大學的理念,恢復醫學專業,他出訪海內外,廣泛聯絡校友,推薦優秀人才。其間學校經歷了許多大事,包括民主推舉校長、“211工程”、“985 工程”、兩次並校等等。
理論成果
1、懸索橋李——變位理論的實用方法
李國豪在研究懸索橋變位理論實用方法中發現:
(1)懸索橋變位引起非線性項相當於將主索的水平拉力直接作用在加勁梁上的效果。根據這壹發現所提出的等效模型不但揭示了懸索橋力學本質,而且使這種復雜的結構分析壹下子被簡化了,特別是為了振動分析鋪平了道路。
(2)雖然非線性項的存在使叠加原理失效,但影響線卻是橋梁計算中確定最不利加載位置的依據。考慮到大跨度懸索橋中活載相比於恒載較小的特點,李國豪提出了“奇異”影響線的概念,將非性問題在有限制的範圍內加以線性化。
(3)為了減輕反復試算和叠代計算的困難,李國豪找到了通過三次線性理論的計算,然後以內插求解的途徑,巧妙地解決了問題。
上述三個基本思想構成了他的實用方法的骨架。這在20世紀40年代初是具有重大意義的突破。雖然在計算機已經普及的今天,人們已能方便地進行各種復雜的非線性分析,但李國豪的貢獻在方法論上的意義卻是永存的,他的論文至今仍作為經典懸索橋二階理論的寶貴歷史遺產而被各國教材所引用。特別是在德國,“懸索橋李”的美名壹直在土木工程界流傳著。[7]
2、結構穩定理論
在20世紀40年代初,理想中心壓桿的歐拉臨界力,即第壹類穩定的分支壓屈荷載已為工程界所掌握,而偏心壓桿的第二類穩定壓潰荷載的研究尚處於探索階段。對於壓彎桿件包括壹些壓彎的框架和拱是否存在分支點的問題,當時還缺少明確的認識。
李國豪在參加DIN4114規範的工作中區分兩類不同性質的穩定問題的重要性。他以能量變分的形式於1943年提出的“彈性平衡分支的充足辨別準則壹文,從理論的高度闡明了兩者的本質區別和辨別準則。他的研究表明:由齊次方程所描述的平衡是其他各種可能的、由非齊次方程或積分方程所描述的平衡問題的壹個特例。平衡存在分支點的條件是只要所給定的平衡狀態中,不包含系統最低固有函數形式的變形分量。
這壹辨別準則雖然不是提供具體的穩定驗算方法,但卻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它對於具有初始彎曲或扭轉的實際結構,如板的翹曲、梁的側傾、拱和剛架的屈曲以及桿的彎扭屈曲和桁梁橋側傾穩定等都是適用的。[8]
3、離散桿系結構的連續化分析方法和桁梁彎曲與扭轉理論
桁架是壹種離散的桿系結構。在計算機尚未問世的20世紀40年代,用古典的力法分析,即使只有十余次超靜定桁架結構也是壹件十分繁重的工作。1943年,李國豪在分析壹座復雜的多腹桿菱形桁架體系時,面對50多次超靜定結構的困難,他想到了當時處理懸索橋吊桿的“膜理論”,將離散的桁架體系也化成連續體系,用微分方程來處理。他仔細推導了剛度轉換的等效關系,並用模型試驗反復驗證,經過多次改進,終於達到了理論和試驗的壹致,寫出了題為“桁架和類似體系結構計算的新方法”的論文,為桁架結構分析開辟了壹條新的途徑,在離散結構和連續結構之間架起了橋梁。30年以後,李國豪又拿起了這壹武器,把桁梁橋這種空間桿系結構和閉口薄壁桿件的彎扭理論聯系起來,建立了“桁梁的彎曲與扭轉理論”,系統地解決了桁梁結構的空間分析、穩定分析和振動分析的整套計算方法。同時也澄清了武漢長江大橋的晃動現象的本質。
李國豪還將當時剛剛誕生的有限元法的思想引入了桁梁橋的分析。他把連續化了的桁梁結構再分段離散,建立了特殊的“桁梁有限元”,其中包括了反映桁梁橫截面翹曲和畸變的必要的位移參數。分段離散後的單元又便於處理變截面和多跨連續等的實際情況以及考慮桁梁、拱和懸索等其他體系的相互組合,達到了靈活多變的境界。特別是對於穩定和振動分析,既能大大節省計算時間,又能取得足夠準確的結果。[9]
4、橋梁振動理論
在20世紀30年代,鐵路橋梁在蒸汽機牽引列車通過時的強迫振動及沖擊系數問題是壹個十分熱門的前沿課題,沒有人想到要研究像懸索橋這種復雜結構的振動問題。他很快就弄清了懸索橋的自振特性,並且順利地將Inglis用於梁式橋的振動理論移植過來,得到了滿意的解答。
20世紀50年代,他又將懸索橋的振動理論推廣應用於“拱橋振動問題”。
20世紀60年代,他承擔了結構抗爆的研究任務。結構抗爆問題的本質涉及到鋼筋混凝土地下防護結構的彈塑性振動力學,土動力學和爆炸波動力學等領域,這是壹個尖端的非線性振動課題。李國豪使同濟大學逐漸成為中國防護工程和地震工程學科的研究中心之壹。
1978年起,面對中國大跨度斜拉橋日益增多的新形勢,李國豪從研究斜拉橋動力分析有限元法入手,又開辟了橋梁抗風研究的新領域。經過多年努力,培養了壹批人才;在橋梁風振理論領域創造性地提出了“多振型耦合顫振”的新概念,澄清了國際上將懸索橋的顫振理論直接用於斜拉橋所帶來的壹些模糊問題;改進了顫振分析的試驗方法和數值計算方法,不僅在國內居領先地位,而且引起了國際工程界的註意。
1988年,李國豪探索斜拉橋顫振後性能的問題,這是壹個從未有人研究過的領域。目的是為了使斜拉橋這壹經濟合理的橋型向更大跨度發展,最大程度地發揮其抗風潛力。他的理論研究取得了有意義的成果,闡明了斜拉橋顫振後的振動之所以不迅速發散是由於斜纜索的“有效彈性模量”的非線性,而不是實際不存在的所謂“系統阻尼”作用的結果。
在結構振動的領域,他的貢獻遍及抗車輛沖擊、抗爆炸、抗震和抗風等所有方面。從基於變分原理的近似解析手段到有限元的數值解,他經歷了計算機前和計算機後兩個不同的時代。他不僅是駕駛經典手法的巨匠,也是運用新技術的能手。[10]
5、梁橋荷載橫向分布理論及橋梁空間分析
橋梁是壹個空間結構,為了使空間分析平面化,荷載橫向分布的計算是必不可少的。世界各國的學者在處理這壹問題的過程中,形成了許多派別。他們的力學模型大都是壹種近似處理,也都存在著各自的缺點。70年代初,李國豪下放到鎮北黃河大橋勞動時,結合工程實際,分析比較已有方法的優缺點,提出了壹種原理簡單、又能概括所有其他各種計算方法的新的梁系模型。這壹力學模型的特點是將橋面板沿縱向割開形成各主梁單元,同時將少數幾根橫隔梁的剛度分攤到橋面板中。在割開的板縫中忽略法向力和縱向剪力,只保留兩個對荷載分布起主要作用的豎向剪力和彎矩。最後利用計算荷載橫向分布的基本假定:即以正弦形狀荷載代替實際的列車荷載,使計算實用化。通過模型試驗,檢驗了方法的合理性和足夠的精度,並進壹步編制了便於實用的圖表。新的梁系模型與實際橋梁最為接近,比梁格系模型的精度高,又克服了各向異性板模型需要來回換算的缺點,同時在計算中也反映了少數橫隔梁的重要作用。對於常用鉸接板和鉸接T梁橋,只要進壹步略去板縫中的彎矩即可。因此,1977年,李國豪的《公路橋梁荷載橫向分布計算》壹書的出版,就成了這壹延續30年的傳統課題的最後總結。
1978年,李國豪還發表了“拱橋荷載橫向分布理論分析”壹文,大大改進了當時在拱橋設計中普遍采用的平均分配法或剛性分配法等十分粗略的荷載橫向分布計算。拱橋作為既受軸力又受彎矩的結構,有著不同於梁橋的荷載分布規律。在它的理論分析中必須考慮分割的相鄰拱單元之間的所有內力。李國豪引伸對梁式橋的分析方法於拱橋,建立了這方面的理論,並以現場測試結果作了驗證。1989年,他又進壹步推廣這種分析方法,完成了曲線橋荷載橫向分布計算的研究。
在李國豪對橋梁空間分析的貢獻中,除前面在桁梁的彎曲與扭轉理論中所說的以外,應當特別提到他在1958年發表的“斜交各向異性板彎曲理論及其對於斜橋的應用”壹文。他針對斜橋的實際構造,將正交各向異性板理論,通過斜交坐標延伸為斜交各向異性板的彎曲理論,使各向同性斜板理論和斜交梁格系理論成為它的兩個特例。李國豪的這壹開拓性的工作很快就引起了國外力學工作者的重視,並以“李氏理論”為名被學術界所引用。[11]
論文著作
主要論文
1939年《懸索橋按二階理論實用計算方法》
1942年《鋼構分析的幾何方法》
1943年《桁架和類似體系的結構分析新方法》
主要著作
1952年先後出版了橋梁工程專業這壹領域內的第壹部由中國人編寫的中文教材《鋼結構設計》和《鋼橋設計》。
1973年《桁梁扭轉理論--桁梁橋的扭轉、穩定和振動》、
李國豪主要著作 (5張)
1977年《公路橋梁荷載橫向分布計算》、
1980年《工程結構抗震動力學》
1983年《橋梁結構穩定與振動》
1987年英文版專著《箱梁桁梁橋的分析》。
1989年《工程結構抗爆動力學》。[6]
獲獎記錄
1977年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獎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
1981年被協會推選為世界十大著名結構工程專家之壹
1982年上海重大科技成果壹等獎
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1982年,李國豪榮獲聯邦德國歌德獎章
1985年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授予他榮譽工學博士學
1985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壹等獎
1986年上海市科技進步壹等獎
1987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87年聯邦德國又授予他大十字功勛勛章
1987年又榮獲協會授予的“國際結構工程功績獎”
1988年上海市科技進步壹等獎
1993年中國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5年他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技進步獎”
1996年榮獲“陳嘉庚技術科學獎”
2003年,當選首屆“上海市教育功臣”[5]
外界評價編輯
吳啟迪:李國豪崇尚真知、嚴謹求實的治學之道,誨人不倦、立校為公的崇高品德,為同濟大學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3]
周祖翼、裴鋼:“在同濟大學百年發展史上,李國豪發揮的作用和影響最為長遠而深刻,堪稱‘同濟之魂’。”[3]
中國民主同盟網站 評:李國豪院士的壹生,幾乎可以用兩個詞來:科學和愛。為愛而獻身科學;壹生從事科學卻仍保持壹個普通人對人、對人類社會、對祖國的深情的愛。 稱其為“科學孕於率真,偉大寓於平凡”。[12]
人民網:壹生才智架橋梁[13]
中國土木科技網:在科學研究工作中,李國豪崇尚實事求是的作風和嚴謹科學的態度,以刻苦堅毅的精神解決了結構理論中的許多難題。李國豪的思維方法富於開創性,他的成果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因而在國際、中國贏得了威望。[14]
詞條圖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