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化就是和合文化
和合文化是指漢族和合文化,是由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立文提出的名詞。“和”是中國哲學中壹個很重要的概念,用現在的話就是“和諧”的意思。
“和”本身已經包含了“合”的意思,就是由相和的事物融合而產生新事物。張教授要突出這壹點,就在“和”後面加了“合”。他整理國故,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將這壹精神加以闡發,而其弟子跟起,成壹時風氣,而有和合之學焉。其和合學,是對中國哲學尤其是儒家“和”精神的總結。
:形成發展
中華和合文化源遠流長,和、合二字都見之於甲骨文和金文。和的初義是聲音相應和諧;合的本義是上下唇的合攏。殷周之時,和與合是單壹概念,尚未聯用。《易經》和字凡兩見,有和諧、和善之意,而合字則無見。《尚書》中的和是指對社會、人際關系諸多沖突的處理;合指相合、符合。
春秋時期,和合二字聯用並舉,構成和合範疇。《國語·鄭語》稱:“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於百姓者也。”韋昭註:“五教,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意思是說商契能把五教加以和合,使百姓安身立命。
《國語·鄭語》並記述了史伯關於和同的論述:“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認為陰陽和而萬物生,完全相同的東西則無所生。可見和合中包含了不同事物的差異,矛盾多樣性的統壹,才能生物,才能發展。
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以和作為人文精神的核心。其弟子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這代表了孔子的思想,認為治國處事、禮儀制度,以和為價值標準。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時,孔子強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既承認差異,又和合不同的事物,通過互濟互補,達到統壹、和諧。這與“同而不和”,取消不同事物的差異的專壹觀念形成對照。
道家創始人老子提出“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的思想,認為道蘊涵著陰陽兩個相反方面,萬物都包含著陰陽,陰陽相互作用而構成和。和是宇宙萬物的本質以及天地萬物生存的基礎。
《管子》將和合並舉,指出:“畜之以道,則民和;養之以德,則民合。和合故能習。”(《管子集校》第八)認為畜養道德,人民就和合,和合便能和諧,和諧所以團聚,和諧團聚,就不會受到傷害,給和合以高度重視。
墨子認為和合是處理人與社會關系的根本原理,指出天下不安定的原因在於父子兄弟結怨仇,而有離散之心,所以“離散不能相和合”(《墨子間詁》卷三)。
《易傳》提出十分重要的太和觀念,講“保合太和,乃利貞”(《周易集解》卷壹)。重視合與和的價值,認為保持完滿的和諧,萬物就能順利發展。
因此在先秦時期,和合文化得以產生和發展。概而言之,所謂和合的和,指和諧、和平、祥和;合指結合、融合、合作。和合連起來講,指在承認“不同”事物之矛盾、差異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統壹於壹個相互依存的和合體中,並在不同事物和合的過程中,吸取各個事物的優長而克其短,使之達到最佳組合,由此促進新事物的產生,推動事物的發展。
在此和合精神的指導下,中華文化不斷創新,同時也推動了中國社會的不斷發展。由此可見,和合文化並不否認矛盾、差異和必要的鬥爭,它本身就是矛盾的對立統壹體,只是把矛盾、差異和鬥爭限定在相互依存的和合體中,防止因過度的矛盾鬥爭而破壞了不同事物***同存在的基礎,使得事物的發展停滯不前。
這表明,和合文化有兩個基本的要素,壹是客觀地承認不同,比如陰陽、天人、男女、父子、上下等等,相互不同;二是把不同的事物有機地合為壹體,如陰陽和合、天人合壹、五教和合、五行和合等等。中國古代先哲們通過對天地自然界、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和合現象作大量觀察和探索,從而提出了和合的概念,對和合現象作本質的概括,由此促進事物的發展和新事物的產生。
在這個過程中,中華和合文化得以產生、流傳和發展,成為人們普遍認同的觀念。而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較能夠反映和合文化的本質,而不僅限於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包括國與國、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天人)之間,都可以用“和而不同”,或不同而和,來加以概括。
秦漢以來,和合概念被普遍運用,中國文化的發展也呈現出壹種融合的趨勢,同時也保留各家的鮮明特色和個性。不僅世俗文化各家各派講和合,而且宗教文化也講和合。宗教文化與世俗儒家文化之間也講和合,在保持各自文化特色的同時,相互融合,相互吸取,由此促進了中國文化的持續發展。和合思想自產生以來,作為對普遍的文化現象本質的概括,始終貫穿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各個時代、各家各派之中,而成為中國文化的精髓和被普遍認同的人文精神。
時代意義
和合文化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思想,科學理解和正確弘揚中華和合文化,加強對和合思想的研究和推廣,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在思維方式上有助於糾正以往“鬥爭哲學”的偏差。和合文化不是不講矛盾、鬥爭和沖突,而是既承認矛盾、沖突和差異,又解決矛盾、沖突,使諸多異質要素、各個不同的事物在對立統壹、相互依存的和合體中,
求同存異,形成總體上的平衡、和諧、合作,把鬥爭限定在壹定的範圍內,並吸取各要素的優質成分,擇優汰劣,促使新事物的產生,即由舊的和合體發展為新的和合體,由此而促進事物的不斷發展。這種取代單純“鬥爭哲學”的和合思維方式與新時代發展的潮流和實踐相適應,具有普遍的現實意義和價值。
2.對內有利於推動社會的長治久安和國家的安定團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然充滿了競爭,有競爭就有矛盾沖突,就有成功者和落伍者,就帶來差異、矛盾和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如不妥善解決,將影響安定團 結。我們看到隨著經濟在競爭中發展,整個社會逐漸走向經濟與市場的壹體化;競爭是為了發展,是為了繁榮,
但也需要協調個人與社會、不同利益集團、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利益關系,以***謀發展,把各方的利益都融和進去,而不可偏廢。整個社會經過由相互沖突,到解決沖突,化解矛盾的過程,合理滿足各方的利益和要求,這樣就可以使市場經濟得到健康發展。
3.對外有利於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兩大潮流,提供反對霸權主義的價值評判標準。當今國際社會進入了後冷戰時代,對當年的軍事競爭變成了經濟競爭;民族主義擡頭,民族糾紛增加,面對這些差異和矛盾,亨廷頓提出了所謂的“文明沖突論”,認為未來國際政治鬥爭的主線,將由文明沖突取代意識形態及經濟沖突,強調西方文明應防範儒學與伊斯蘭兩大文明的聯合。
這種理論實際上是“西方文化中心論”和“西方文化優越論”在新形勢下的翻版,旨在以西方文明排斥其他文明,抹煞各種文化相互間的交流、吸取與融合,將文明的差異極端化,企圖以西方文化及價值觀為標準來規範當今社會及其未來發展方向。這與世界文化多元發展的走向極不協調,因而遭到了許多國家和人民的反對。事實上,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有好幾千個民族,有不同的文明和文化。
不能只有壹種模式、壹種要求。國際社會應該是多元而又互補的,即沖突又相交流的。國與國之間的沖突、矛盾難以避免,但不應訴諸武力,而應以和平的方式化解沖突,擯棄冷戰思維。在這方面,中華和合文化可提供解決沖突、和平***處、互不幹涉、***同發展的思想理論的指導,提供反對霸權主義的價值評判標準,使人類文明和文化在迎接新時代的挑戰中,相互吸取優長,融會貫通,綜合創新,而***同創造21世紀人類未來的文化。
4.有利於推進“和平統壹,壹國兩制”的戰略構想,實現中華民族及海外僑胞的大團結。鄧小平同誌提出的“和平統壹,壹國兩制”的偉大戰略構想,指引我們順利解決了香港問題,完成了香港回歸。中國的完全統壹已為時不遠。
“壹國兩制”是鄧小平同誌依據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理論,結合新的時代發展的形勢,創造性地提出的偉大構想,與中華和合文化的“和而不同”思想也有某種契合的因素。“壹國”可理解為“和”,“兩制”即是“不同”。
既承認“不同”社會制度、生活方式之差異,又以“和”來統壹之,和合差異,而不抹煞個性。從壹定意義上講,“壹國兩制”與“和而不同”是相互溝通的。因此可以說,與中華和合文化相契合的“壹國兩制”構想,既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又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基礎。
宣傳和論證中華和合文化、“和而不同”思想與“壹國兩制”相契合的關系,容易得到港、澳、臺同胞和海外華人的認同,實現中華民族及海外華人的大團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