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幹是露出皮膚之外的部分,即毛發的可見部分,由角化細胞構成。組織可分為表皮、皮質及毛髓三層。毛幹由含黑色素的細長細胞所構成,胞質內含有黑色素顆粒,黑色素使毛呈現顏色。黑色素含量的多少與毛發的色澤有關。
毛根是埋在皮膚內的部分,是毛發的根部。毛根長在皮膚內看不見,並且被毛囊包圍。毛囊是上皮組織和結締組織構成的鞘狀囊,是由表皮向下生長而形成的囊狀構造,外面包覆壹層由表皮演化而來的纖維鞘。毛根和毛囊的末端膨大,稱毛球。毛球的細胞分裂活躍,是毛發的生長點。毛球的底部凹陷,結締組織突入其中,形成毛乳頭。毛乳頭內含有毛細血管及神經末梢,能營養毛球,並有感覺功能。如果毛乳頭萎縮或受到破壞,毛發停止生長並逐漸脫落。毛囊的壹側有壹束斜行的平滑肌,稱為立毛肌。立毛肌壹端連於毛囊下部,另壹端連於真皮淺層,當立毛肌收縮時,可使毛發豎立。有些小血管會經由真皮分布到毛球裏,其作用為供給毛球毛發部分生長的營養。
毛發在人體分布很廣,幾乎遍及全身,只有掌跖、指趾屈面、指趾末節伸面、唇紅區、龜頭、包皮內面、小陰唇、大陰唇內側及陰蒂等處無毛發分布。
全身的毛發數目尚無精確統計,但有人曾測定過頭發約有10萬根左右。身體各部位毛發的密度不同,隨性別、年齡、個體和種族等而異。壹般頭部最密,頭頂部約為300根/cm2,後頂部約為200根/cm2,手背處則很少,只有15~20根/cm2,在前額和頰部毛發密度為軀幹和四肢的4~6倍。壹般認為毛囊的密度是先天性的,到成人期不能增添新的毛囊數。
毛發的粗細不同,與性別、個體、部位和種族有關。男子壹般比女子粗,有人測定過頭發約在70~100μm之間。毛發的長度也不等,毳毛壹般在5~6mm以下,超過10mm以上者很少;短毛如睫毛、眉毛、鼻毛等,壹般長度也不超過10mm。頭發的長度最長,尤其是女子留長發者,有的可長到90~100cm,甚至150cm,據文獻記載最長的達3.2m。
通常毛發可分成硬毛與毳毛兩類,硬毛粗硬,具有髓質、顏色較深。
硬毛又可以分兩種:
(1)長毛 如頭發、胡須、腋毛、陰毛、胸毛等,通常可長至10mm以上。
(2)短毛 較短且硬,如睫毛、眉毛、鼻毛、耳毛等,通常長度小於10mm。毳毛又稱汗毛,細軟無髓質,顏色較淡,主要見於面部、四肢和軀幹部。
人體除了頭發和長在腋窩及陰阜的長毛外,另有睫毛、眉毛、鼻毛、耳毛,和壹些細小的毫毛。小孩全身除了手掌、腳掌及最後壹節的指、趾骨上的皮膚外,幾乎都被壹層細小毫毛所覆蓋。到了青春期,由性激素所引起的第二性征出現時,壹部分細小的毫毛就會被長毛所替代。就女性而言,這種現象發生在腋窩和陰部,而男性除了這些地方外還包括臉(胡子),手、腿、胸部和腹部。
成年男女,都生有腋毛與陰毛。這兩種毛發,不但功用相同,而且都受腎上腺皮質的雄激素的控制。腋下與陰部常受到摩擦,而腋毛與陰毛可以減少局部的摩擦,並可幫助汗液的散發。
隨著年齡的不同,毛發的性質也會發生變化,同壹毛囊長出的毛發也不壹樣。在青春期,腋窩和恥骨部位會長出硬毛性的陰毛、腋毛代替毳毛;到了晚年,頭皮毛囊傾向返回毳毛,以男性最著,同樣情況見於腋窩和恥骨部,以女性較著。
毛發的生長速度是不壹致的,主要與下列因素有關:
(1)部位 頭發的生長速度最快,每天生長0.27~0.4mm,腋毛每天生長0.21~0.38mm,按此計算,頭發大約1個月長1cm左右,另外頦部毛發每日生長0.21~0.38mm,其他部位約0.2 mm。
(2)性別 生長速度:頭發 女>男,腋毛 男>女,眉毛 男=女,全身毛發平均生長速度 男>女。
(3)年齡 頭發於15~30歲,生長最為旺盛,老年頭發生長緩慢,兩性差異消失。
(4)季節 夏季生長快於冬季。
(5)晝夜 白天生長較夜間快。
(6)與機體健康狀況有平行關系。
(7)與毛囊的粗細成正比例 與毛發生長相比,壹年內毛發在正常情況下脫落約70g,而每天脫落的頭發壹般不超過100根。
毛發的生長和替換也有壹定規律,並非連續不斷,而是呈周期性。壹般可分為三個階段,即生長期、休止期及脫落期。
此外性激素也會影響頭發生長的速度。懷孕期間性激素分泌最旺盛,頭發的壽命增加;而生產後,性激素恢復原來的數量,頭發又重新恢復正常的生長速度,此時頭發會大量掉落。
毛發的功能很多,它能幫助調節體溫,同時也是觸覺器官,當我們輕觸到身體表面時,毛發的根部就會產生輕微的動作;這動作會立刻被圍繞在毛幹四周的神經小分支物所截取,然後經由感覺神經傳送到大腦去。每根毛發都連著壹至數個由排列在分泌管的腺泡所構成的皮脂腺。
有的人,身上的毛發非常稀少,醫學上稱為“特發性毛發稀少”。
也有先天性無毛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