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
秋盡江南草未雕。
二十四橋明月夜,
玉人何處教吹簫。
二十四橋明月夜 玉人何處教吹簫
隱隱的碧水青山,迢迢的隨波逐流。江盡的草木,可是為壹回回似水如冰的簫曲而雕零?亙古回朔,是誰用她的櫻唇淡淡吐出千古華音,華山絕頂的漱玉涼祠,聲聲淒嘆著閨中女兒的無盡心緒,妙聲清靜厭僭,順敘卑達。低沈委婉的曲調,寄托著弄玉寧靜悠遠的遐思,細膩豐富的情感。幽靜典雅,回味無窮。洞簫清吹最關情。若沒有簫,簫史又怎會乘龍而來,最終與弄玉相守壹生?若沒有簫,那清虛淡遠的浪漫想象又怎能表達出那遠離塵世、超凡脫俗、隱居山林、情寄山水而悠恬處得? 山林原野中的恬淡自如,是陶潛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自得;大好山河中的浪漫俠淵,是杜牧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的悠暇;昏庸官場中的仰天悲嘆,是杜甫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忍屈;女兒閨中的種種心事,是倚風融漢粉、坐月怨秦簫的柔婉;自古文場中的高風亮節,是玉可碎不可損其白、竹可焚不能毀其節的傲骨! 縱然在表達喜悅歡樂不若笛子嘹亮自如,表現悲慟驚恐又不如琵琶、古箏那樣激烈,可簫聲中的含蓄表現哀婉、慷慨時卻是最佳,具有忠厚長者的闊達和君子之風,恰恰總是使簫聲具有三日繞梁而不絕於耳的底蘊。速度稍快,壹陣壹陣的疊、打、顫、贈,使人為之神奪,如鶴般起舞,越旋越高,乍然,墜之低谷而底不可聞,嗚咽的淒然與哀涼驟停,給我們留下的只是不盡的瀟灑和飄逸,松弛崩緊的神經,追求情緒中的安寧,使思維意識隨之升華,得到至美的享受。 品簫,即為簫品。簫的品德是任何也及不上的,清靜無為、虛無縹緲、將酒色財氣皆置身度外。零落成泥碾做塵,卻有著不為世俗所玷染的風節。心不靜而神不寧,縱聽壹音也已是褻瀆,又怎配執簫而行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