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如何識別正法,像法,末法,滅法

如何識別正法,像法,末法,滅法

壹、正法:所謂「正法」,乃以發出離心、發菩提心而來學佛的。我們都知道,釋迦牟尼佛因為見到人生之中,有生、老、病、死等種種痛苦;於是為了替眾生尋求壹條解脫之道,而發心修行。因此,所謂發出離心者,即是要發厭離生死痛苦和迷惑煩惱之心。其次,發菩提心者,「菩提」就是覺悟的意思。要覺悟人生為何有很多痛苦?這些痛苦的根源在那裏?又要用什麽方法才能將之消除?

痛苦的根本,依佛經所說,乃源於眾生的我見、我愛。因此,滅苦的方法,乃在於放下對自我身心的執著。壹個人若愈自私自利,必然愈痛苦與煩惱;相反地,若能從小我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則能消除煩惱而得到自在。因此要修行,首得棄除我見之根本,及放下對身心我所的貪戀與執著。

由是,正法時代所常用的修行法門,乃以「四念處」為根本。而四念處就是體觀我們的身心,是無常、非樂、不凈、無我,虛偽幻化;因而產生厭離心。若能由此而心無所倚、無所求,即能自在。這也是說,如果我們能以發出離心、菩提心為學佛之初衷,更以棄除我見、貪欲而修行;則即使在離佛世已二千五百多年的今天,還仍是在正法的時代裏。

二、像法:「像」就是外表雖有模有樣,卻無其精神內涵。這是說,像法時代的眾生,並不是從發出離心、發菩提心而來學佛的;只是依隨著自己對三寶的情感而來親近三寶,而來修學佛法。譬如有些人,原不覺得人生有什麽痛苦,因此,也不費心於求解脫;但是當他到了寺院,覺得那裏氣氛很好,滿清凈安詳的,於是慢慢的也就親近三寶了。也有些人因見到出家眾時,覺得他們很慈悲、寬厚,於是也漸走上學佛修行的道路。有些人從小在佛教家庭中長大,於是耳濡目染,不自覺也成為佛教徒了。更有些人因希望在生命中,能尋找個歸宿、寄托或強而有力的保護者,所以也尋到佛教裏來了。

以上的信眾,雖也在寺院或佛教團體裏,口中跟著大眾,談著「空」、「無我」的道理;身體也和別人壹樣,勤苦地誦經、念佛、打坐、禮懺。但是佛教的壹切法門,對他們而言,其實並不受用;這是因為他們最初所發的心,並不和佛法相應。真佛法要以出離三界、解脫生死為初衷;但以上信眾乃以「情」為出發點(為對三寶的情,而非世間的情)。所以外表雖有模有樣,內在的精神卻和佛法不相應。因此,像法時期,雖修行者眾,但證果者卻很少!

三、末法:「末」就是枝末的意思。以壹棵樹為喻,正法如其根本;像法如其枝幹;而末法者乃末梢也。在末法時代的眾生,更不再發出離心與菩提心。這些人皆只為現世的安樂而修學佛法,所以在末法時代,很多人特別喜歡談感應,唯希望佛、菩薩多給自己壹些甜頭。他們絕不用心於如何消滅我見、我慢,而只努力於自我價值的肯定與增長。因此,在末法時代中,雖例行的「法會」仍很多,卻是有「會」而無「法」。

這也就說,在末法時期,多數人唯把三寶當成護持現世安樂的工具,而非真心地欲修行解脫。所以在二千五百年後的今天,為什麽很多人愈修行愈著魔呢?主要是因為他們最初的發心,即和魔相應。這種以欲望、貪婪之心而來修行;則欲之所在,便是魔之所存也。所以著魔,並非外面有個魔來讓我們著,而是我們本身就是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