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的意思——即使道行修養達到了很高的境界,仍須繼續修煉,不斷進步,到那時“十方世界”就是妳的整個身體,妳的整個身體就是“十方世界”。
作品出處
出自唐代景岑禪師的《五燈會元·湖南長沙景岑招賢禪師偈》。
作品原文
湖南長沙景岑招賢禪師偈?
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
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作品譯文
道行修養到了很高程度便停止不前的人,雖然也算登堂入室了,但還未達到“真”的境界。
即使道行修養達到了很高的境界,仍須繼續修煉,不斷進步,到那時“十方世界”就是妳的整個身體,妳的整個身體就是“十方世界”。
作品註釋
十方世界:“十方”是佛教關於空間的說法,包括四面八方和上下。佛教認為,世界如恒河沙數,無窮無盡,謂之“十方世界”。
創作背景
宋朝時,湖南長沙有位名僧叫景岑,人們稱他長沙和尚。壹次,他應邀講解佛經,正講得精彩時,壹個僧人向他請教幾個關於“十方世界”的問題。為了解釋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是怎麽回事,他寫了壹份偈帖(也稱為偈詩):“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作品賞析
這首偈詩是景岑禪師在與僧眾談佛理時出示的。在另壹部佛教典籍《景德傳燈錄》中也記載了這首偈詩,其中“百尺竿頭”作“百丈竿頭”:“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百丈竿頭”或“百尺竿頭”即百丈高的竿子頂端或百尺高的竿子頂端,是佛教用語,指極高處,比喻道行修養的極高境地。“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的意思是說,道行修養到了很高程度便停止不前的人,雖然也算登堂入室了,但還未達到“真”的境界。“百尺竿頭須進步”是針對上面的“不動”說的,意思是即使道行修養達到了很高的境界,仍須繼續修煉,不斷進步。下壹句“十方世界是全身”就是佛教所說的“真”的境界,意思是到那時“十方世界”就是妳的整個身體,妳的整個身體就是“十方世界”。
後來“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這句偈詩在使用中,基本脫離了原本的佛教義理,成了勵誌詩句。用於勸勉、激勵人們在學習、生活、工作中,不要滿足於已取得的成績,要再接再厲,爭取達到更高的境界。並由此詩句提煉出了成語“百尺竿頭,更進壹步”。
對於現在的我們也是壹樣,無論何時我們都要不斷的進步,每天進步壹點點,聽起來似乎沒有沖天的氣魄,沒有誘人的成果,也沒有浩大的聲勢,可仔細琢磨壹下,就不難發現,只要我們每天能夠進步那麽壹點點,那就壹定能夠創造奇跡。
每天進步壹點點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它可以讓我們每天都充滿信心,自信的對面對現實中遇到的問題;同時也賜予我們力量,讓我們不輕易的被別人打敗。
滴之水終可磨損大石,不是由於它力量大,而是由於晝夜不舍的滴墜。只有勤奮不懈的努力才能夠獲得那些技巧,因此,我們可以確切地說:不積跬步,無以致千裏。水滴可以石穿,鐵杵可以成針,這都是每天壹點點不斷的積累而成的。
所以我們要不斷的進步,每天進步的壹小步其實我們不以為然,而當我們每天把這些進步記錄下來的時候會發現原來進步的這麽多。
我身邊有壹個朋友,他每天都堅持背文章句子和古典文集,然後用便利貼貼在墻上,壹個月過去的時候發現占墻面積已經有16開的筆記本2頁了,當3個月過去的時候,發現占墻面積已經達到家用桌子桌面大小,當半年的時候,我發現有壹個屋子門的大小了,而且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文字,這個時間內他本人也發生了變化,無論是談吐,還是思維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整個人感覺都不壹樣了。
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每天進步壹點點的功效,讓我堅信只要堅持自己想要的,每天朝它走去,無論它離我們多麽的遙遠,我們都將到達它的彼岸,讓我們壹起不斷的努力,每天進步壹點點是需要我們的堅持,而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在每天進步壹點點的時候做到把堅持當成壹種習慣。
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我們壹起堅持不懈直到成功。
運用舉例
宋·朱熹《答鞏仲至》:“然感左右見顧之重,若以為可語此者,故聊復言之,恐或可以少助百尺竿頭更進壹步之勢也。”另茅盾《漫談文藝創作》:“學習是深刻領會了人家在表現手法上的特長以後,化為自己的血肉,而求百尺竿頭更進壹步。”
作者簡介
唐代景岑和尚,號招賢大師。長沙人,幼年出家,為南泉弟子。住洞庭湖長沙山,大開化門,機鋒敏捷,同道敬為虎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