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劉桂松的主要經歷

劉桂松的主要經歷

劉桂松生在戲曲之家,父親劉雲亭是著名的山東梆子演員,從小耳薰目染,劉桂松對梆子戲就情有獨鐘。父親的壹些唱段,她五、六歲時就唱得有板有眼,深得父親喜愛。

山東梆子又名“高調梆子”、“硬銅梆子”,簡稱 “高調”或“高梆”,是發源於山東中、西部的主要劇種之壹,因其表演風格粗獷,動作大方,唱腔高亢激昂,極富地方特色而深受群眾歡迎,被人們戲稱為“舍命梆子腔”。新中國成立以前,地處魯西南的巨野縣曾有壹個遠近聞名的山東梆子班社,人稱“三百年江湖大姚班”,於清康熙十二年(1673)由姚綏遠創建,班內人才濟濟,是當地最大的山東梆子演出團體,能演三百多出戲,各時期山東梆子代表演員多出在大姚班。很多著名的演員都以能在大姚班裏唱戲為榮。大姚班早期藝人較著名的演員有“大麻子”張學為、“嶽十”嶽東鵬、後期有“竇發”竇朝榮、“丁三”丁憲文、“立楞”宋玉山等等。有的藝人去世多年,觀眾仍然能記住他們的名字。如“傅七的刀,吳丈的腰、潑嘴老鴰唱的高”、“金鼎、銀鳳、玉蜜蜂”、“花蝴蝶子滿天飛”、“金馬駒子銀鈴鐺,不跟立楞壹硌晃”等等,直到今天還在百姓中流傳。孔府檔案中還有“賞立楞錢四千文”的記載。劉桂松的父親劉雲亭,藝名“劉三”,是大姚班後期主要演員,位列大姚班“四大青衣”之壹(其他三位指姜玉明、時維立、任振江),成名於上世紀三十年代,曾與著名演員竇朝榮配戲,因其身段優美,表演大方、唱腔獨具壹格而享譽壹方。代表劇目有《老羊山》、《反西唐》、《天賜祿》、《雙官誥》等。

劉桂松自幼跟隨父親在巨野長大,小時候體弱多病,到了12歲,體重只有48斤。因為生活所迫,只上了兩年半小學的她便跟著父親到劇團學戲。父親給她找了壹個入門師傅,叫劉提鄒。這位老師以嚴厲出名,只要孩子達不到自己的要求,不打則罵。在師父的嚴格要求下,孩提時代的劉桂松,忍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以超人的堅強意誌,堅持了下來。在她的印象中,練功幾乎就是她小時候生活的全部內容,從宿舍到巨野城北的老城墻就是她的活動軌跡。每天天不亮起床,練功很久才看到太陽慢騰騰地從東方升起;晚上練完功回家時,已經是夜色朦朧了。剛開始,身體瘦小的劉桂松確實難以承受這樣高強度的訓練,經常摔的青壹塊紫壹塊,有時候甚至累得虛脫。可她有壹股犟勁,別人做到的事情自己怎麽做不到呢?為了心中的夢想,再苦再累也要堅持。就這樣,壹年以後,13歲的小桂松就能倒立40多分鐘,小翻也能壹口氣翻十幾個了。

如今,已經退休的劉桂松還十分感激這位嚴厲的劉老師,她說:“劉老師的嚴格要求,為我日後演好刀馬旦這壹行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經過三年近乎慘酷的基本功訓練,劉桂松終於可以在舞臺上演些丫鬟之類的小角色了,但是在劇團內仍然沒有地位可言,平時的生活仍然要靠父親微薄的收入度日。劇團內的大鍋飯,舊時稱為“老臺飯”,只有正式的演員、樂隊才有資格吃,她們這些跟著跑龍套的小角色是享受不到的。平時演完戲,劉桂松與和她壹起學戲的小夥伴只有等到演員們吃過飯才敢到夥房去,如果碰到運氣好,演員們的飯菜沒有吃完,才能飽餐壹頓。在她的記憶中,那些殘羹剩飯是她壹生中吃過的最好的美味。然而那時候劇團都是按正式演員人數做飯,往往是沒有剩飯的時候多,小劉桂松就只好啃個涼饅頭,就著夥房裏剩下的湯水湊合壹頓。好在她並不以為苦,只要能上臺、有戲演就是她最大的快樂。

良好的基本功訓練,加上自身天資聰穎,劉桂松進步很快,在舞臺上的戲份也越來越重。在練功過程中,劉桂松細心揣摩父親對每壹個角色的處理,唱腔的把握,小到每壹個動作,壹個眼神,她都要求自己做到惟妙惟肖,分毫不差才肯罷休。然而正當她想在戲劇舞臺上壹展才華的時候,壹場突如其來的變故差點斷送了自己的藝術生命。

由於練功強度過大,正處變聲期的劉桂松突然失聲了,開始自己還沒太在意,以為是正常現象,可是直到十七八歲仍然沒有恢復,這讓她非常著急。周圍開始有風言風語,更有甚者當面說她根本不是演戲的料。壹向要強的她終於堅持不住了,萌生了逃避的念頭。有壹天,趁父親不註意,偷偷跑回了家。父親發現後大發雷霆,用麻繩把她狠打了壹頓。劉桂松後來回憶說,要不是那次挨打,也許我的戲劇之夢那時候就終結了。

令人可喜的是,壹旦度過漫長的變聲期,劉桂松那高亢嘹亮的嗓音便煥發出絢麗的光彩。到了十九歲的時候,唱、念、做、打樣樣精通的劉桂松第壹次在傳統戲劇《紅珠女》中擔當了主角。“那是1961年,劇團代表山東省去東北慰問演出,我是主演,壹連演了四個月,場場爆滿。看我在舞臺上幹脆利落,動作難度大,觀眾不相信我是女孩子,我謝幕的時候只好把頭發放下來讓他們看。”由於演出效果好,劇團受到黑龍江省委副書記的親自接見。

年輕的劉桂松從此成了團裏的臺柱子,也迎來了她演藝事業的第壹個高峰期。“那時候年齡小,不知道啥是累,也不覺得苦,每天除了演戲,還要練功。平時擦破點皮、受點傷是常事。有壹次在汶上演出,過小翻時壹不小心把手指骨戳出來了,我忍住痛還是接著演,硬是沒讓觀眾看出來。”

天有不測風雲,命運之神再壹次考驗了壹下這位年輕的戲劇演員。六十年代初期,由於出了馬金鳳、常香玉等戲劇名家,河南豫劇在全國大紅大紫,風靡壹時。豫劇又稱河南梆子,唱腔與山東梆子略有不同,巨野地處與河南臨界的菏澤,是豫劇流行的主要地區之壹。受市場因素的影響,山東壹些梆子劇團紛紛改唱豫劇。劉桂松所在的劇團也受到了不小的沖擊。正當劉桂松猶豫不決的時候,山東省政府下發文件,明令“巨野、鄆城、嘉祥三縣必須保留山東梆子劇團”。為了提高整體演出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巨野原有二夾弦劇團和曹縣青年劇團壹起並入劉桂松所在的“巨野縣大眾劇團”,並改名為“巨野縣梆子劇團”。這時期,劇團除演出傳統戲劇外,還上演了壹些現代戲和新編古裝戲,如《白毛女》、《紅松林》、《巨野怒火》等,劇中女主角都由劉桂松擔任。

“文革”開始後,劉桂松和其他同時代的人壹樣,被下放到工廠當了車床工。1967年,劇團恢復,大唱樣板戲,劉桂松又被召回劇團,這時期演出的主要劇目有《紅燈記》、《沙家浜》、《奇襲白虎團》、《智取威虎山》、《鐵流戰士》、《楓林戰士》、《山鷹》等。1976年,劇團解散,壹年後又成立“巨野縣豫劇團”,劉桂松堅持山東梆子唱腔,與著名武生演員丁長岐(丁憲文之子)壹起被聘請至河南省臺前縣,並出任當地山東梆子劇團團長,成為當地最賣座的演員,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當地梆子戲曲的繁榮,促進了當地戲劇事業的發展。1979年,巨野縣政府根據省政府要求重又組建了山東梆子劇團,並召回流落外地演員,在長長的召回名單中,劉桂松排在第壹位。得知劉桂松要走,當地領導非常吃驚,多次由主要領導出面談話,許以優厚待遇,希望她能留下來。但她回家心切,什麽條件都不動心。終於有壹天,趁演出的間隙,悄悄離開了臺前,輾轉回到了家鄉。多年以後劉桂松回憶起這段往事,還心有余悸。“巨野派了壹位副縣長親自來接,跟逃跑似的,後面有車追,前面有人截,最後繞到聊城,才跑回來。巨野是我的家,家鄉需要我,我說什麽也得回來。”

重回家鄉的劉桂松壹年後擔任縣山東梆子劇團團長,除了演戲,還要聯系臺口,負責全團的日常工作。在此後的歲月裏,劉桂松帶領巨野縣山東梆子劇團走遍了大江南北,在梆子戲流傳較廣的山東、河南、河北、江蘇、安徽等地到處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這個時期不但是山東梆子在新中國成立以來最輝煌的時候,也是是劉桂松戲劇表演最成熟的時期,形成了剛勁灑脫、表演生動,唱腔高亢婉轉、激昂豪邁的藝術風格,在山東梆子中獨樹壹幟,在藝術上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這時候劇作家張殿臣任劇團專職編導,作曲家張占申任音樂設計,除了演出傳統劇目《反西唐》、《天賜祿》等以外,還整理改編了《老羊山》、《闖幽州》、《千裏駒》、《宇宙鋒》等壹批傳統劇目;又創作了歷史傳奇劇《宮諫》、《收陳俠》(又名《黃巢囚妻》)、《木蘭恨》(又名《花木蘭後傳》和現代戲《七品紅娘》等,所到之處贏得了觀眾高度贊譽。1982年,劉桂松因在《花木蘭後傳》中表演上佳而獲得菏澤地區匯演壹等獎;1983年,主演《七品紅娘》獲菏澤地區戲曲匯演壹等獎;同年山東省電視臺進行獨家采訪,事跡在全國播放。正是這個時期,她收下了弟子楊愛玲、陳鳳英、張愛霞。後來她們也在省、市級戲劇比賽和匯演中多次獲得獎項。

1981年,劉桂松被選為巨野縣人大常委會委員。1987年,她調任縣廣播局工會主席,開始了新的工作。調離劇團,但她並未放棄戲劇事業,常有外地演出團體和青年演員登門求藝,亦常應約演出。

如今,已近古稀之年的劉桂松依然身體健康,精神矍鑠,並不時應邀到濟寧、泰安等地輔導。劉桂松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人們多關註山東梆子,鼓勵年輕人來學習,使山東梆子這壹優秀民族文化遺產永遠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