睪丸結核要怎麽治療
結核性睪丸炎的治療原則是什麽?近代醫家根據中醫之原則,結核病是由“流痰”、“痰 核”、“痰火”所致,故將痰濕流結於腎子的瘡癆性疾病稱之 為子痰。其因為肝痛虧損。絡脈空虛,濁痰乘虛下註,結於附睪、睪丸而成。(壹)結核性睪丸炎的臨床表現臨床所見:病漸發,進程慢,達到壹定體積,方偶發現 附睪尾部硬結,無痛或僅有輕度腫脹疼痛,硬結凹凸不平,大小不等,初期與睪丸分界明顯,病變波及睪丸時,附睪和睪丸之分界消失。經數月或數年,附睪結核寒性膿瘍形成,與陰囊皮膚粘連,潰破後膿出粘膩,漸變稀少,夾有豆渣樣壞死組織,時發時愈。形成竇道。竇道與附睪間有條索狀硬韌瘺管相連。輸精管精硬,呈串珠狀。附睪結核少數可呈急性之經過,體溫升高可達40℃,陰囊紅腫疼痛,持續7—8天後,在附睪中遺留局限性硬結,繼則皺折變平形成膿腫,潰破而轉入慢性。 本病壹般無明顯全身癥狀,嚴重者可伴有低熱,盜汗、納差、乏力,腰膝酸軟,五心煩熱,失眠,大便幹,舌紅少苔, 脈細無力等。實驗室檢查可見:血中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白細胞正常,淋巴細胞增高;尿液鏡檢常見有細胞;結核菌素試驗陽性,血沈加快。(二)結核性睪丸炎的辨證要點睪丸、附睪結核祖國醫學稱之為“子痰”,系指痰濕流結於睪丸或附睪,引起局部硬節、腫痛,甚者化膿破潰,流出稀薄膿水,形成瘺管而經久不愈之瘡癆性疾病。子痰在古代文獻中雖有論述,但無此病名。如明·汪機於《外科理例·囊癰》中雲:“壹人年逾五十,患此瘡口不斂, ……若潰後虛而不補,少壯者成漏,老弱者不治。”在古代,子癰與腎囊癰尚示能截然分開,因子癰常會波及陰囊,如明申鬥垣《外科啟玄·卷七》雲:“外囊破裂漏水腥臭久治不愈。”清·祁坤《外科大成囊癰》亦雲:“因患痔漏而串及 於囊者,腎囊漏也。”此“腎囊漏”即是由子痰病潰後而致。 又如《證治準繩》雲:“石灰散,治腎漏,陰囊先腫,後穿破 出黃水,瘡如魚口能致命。”《王氏醫存》亦雲:“好淫者,多咳血,…… 甚者生卵漏,血水成盆……,夏至後常發。”近代 醫家根據中醫瘤病因“流痰”、“痰核”等所致之理論,而將痰濕流結於睪丸部的瘡癆性疾病稱之為“子痰”。現代醫學認為,本病之因系由結核桿菌所致,患者壹般多有肺結核。腎結核等病史,結核桿菌隨血流或淋巴液侵犯附睪,附睪及睪丸結核之後,輸精管腔狹窄,管壁粗硬平均, 呈串珠狀改變。附睪結核從尾部開始,形成腫塊,向上擴及整個附睪,並與睪丸相連。若成寒性膿腫侵及周圍組織,明囊皮膚發紅、潰破,有幹酪樣膿液流出,則形成不易愈合之竇道。結核性睪丸炎作為原發感染竈則很少見,但實際上所有未經治療之結核性附睪炎最終都將波及睪丸,在疾病之晚期將會發生生精停止。由於抗結核藥物的廣泛應用,生殖道 結核作為生育力低下或不育之原因已較少見。(三)結核性睪丸炎的鑒別①慢性附睪炎:常有急性附睪炎病史,附睪之硬 結質地中等,輸精管略增粗,陰囊無異常;⑨急性睪丸炎 (急性子癰)起病較急,發熱惡寒,—側睪丸腫痛,觸壓痛劇;②腮腺炎睪丸炎(卵子瘟):為腮的並發癥,腮腫將退而睪丸腫痛,陰囊皮色發紅,壹般10天左右能消退,不會化膿。(四)結核性睪丸炎的體會與討論1.男性內生殖器結核,雖能治愈,但常因輸精管道阻塞, 附性腺破壞,而致生育能力無法保證。可見本病早期徹底治療的重要意義。2。如有肺結核、腎結核等原發病竈,應該同時積極治療 之。3.本病西醫常用鏈黴素肌註和雷米封口服,若療效不佳,可選用利福平、卡那黴素、毗嗪酰胺、紫黴素等抗結核藥物。4.附睪結核之結節直徑超過o.5—1厘米,並已形成寒性膿鐘,或已形成竇道,久治不愈者應行附睪切除術治療,同時切除輸精管,但要盡量保留睪丸。5.註意休息,節制房事,避免過分疲勞,平時可用布帶或陰囊托將陰囊經常托起。6.加強營養,以清補為主,宜食雞、魚、蛋、鱉、龜、淡菜、白木耳、蔥菇、海蟄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忌吃辛辣刺激之物。結核性附睪炎即附睪結核,其診斷壹般較為容易,但本病的早期和急性發作時,應註意與其他附睪疾病、陰囊疾病相鑒別。易與附睪結核相混淆的疾病有慢性附睪炎、陰囊絲蟲病等。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壹下。早期附睪結核應與慢性附睪炎鑒別,慢性附睪炎疼痛較明顯,常有急性發作及反復發作史,附睪腫塊不如結核硬、大,很少形成局限性硬結,不形成竇道,亦無皮膚粘連及輸精管串珠樣改變。淋菌性附睪炎有淋球菌感染史,發病較急,局部紅、腫、熱、痛,尿道內有膿性分泌物,其中可查到細胞內革蘭陰性雙球菌,尿道分泌物通過多聚酶鏈反應(PCR)可查到淋球菌特有的氨基酸序列。衣原體所致附睪炎也可引起類似淋菌性急性附睪炎,患者有非淋病性尿道炎史,尿道內分泌物多較稀薄呈白色。陰囊內絲蟲病有時可與結核性附睪炎混淆,絲蟲病所引起的浸潤和硬結在附睪附近的精索內,與附睪可分開,絲蟲病硬結往往在短期內有較大的改變,而結核病則改變很慢,絲蟲病有地區性,患者可同時有橡皮腫及乳糜性鞘膜積液。正常的附睪有時被誤診為附睪結核,附睪頭及尾部稍大或稍硬屬正常現象,如果沒有浸潤或硬結,不能確定診斷,可隨診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