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1、周永年自明末曹學佺再倡儒藏說,提倡集合儒書,與釋藏、道藏鼎足而立。
2、乾隆下詔直省督撫學政征求遺書,匯送京師。
3、朱筠、王應采奏請校辦《永樂大典》,輯佚書籍。但實際上是學術文化發展到總結時期,以及學術與政治的合力的需要。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壹月,安徽學政朱筠提出《永樂大典》的輯佚問題,得到乾隆皇帝的認可,接著便詔令將所輯佚書與“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諸書”,匯編在壹起,名曰《四庫全書》。
這樣,由《永樂大典》的輯佚便引出了編纂《四庫全書》的浩大工程,成為編纂《四庫全書》的直接原因。
擴展資料《四庫全書》既然要囊括乾隆以前的歷代典籍,那麽,對傳統學術的總結也就責無旁貸,因為傳統目錄學正是將典籍按照壹定的體系加以排纂編次,進而通過文獻典籍本身以及分類、編目、序錄等方式來反映學術發展歷史的。
因此,編排歷代典籍,總結評判傳統學術,就成了《四庫全書》編纂者的壹項重要工作,《四庫全書總目》也就由此應運而生。
《四庫全書》完成至今的兩百年間,飽經滄桑,多份抄本在戰火中被毀。其中文源閣本在1860年英法聯軍攻占北京,火燒圓明園時被焚毀,文宗、文匯閣本在太平天國運動期間被毀。
杭州文瀾閣藏書樓1861年在太平軍第二次攻占杭州時倒塌,所藏《四庫全書》散落民間,後由藏書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補抄,才搶救回原書的四分之壹。文瀾閣本在民國時期又有二次補抄。
民國三年(1914年)在杭州圖書館第壹任館長錢恂的支持下,由徐錫麟二弟徐仲蓀及其學生堵福詵自費補抄,歷時7年,史稱“乙卯補抄”。
民國十二年(1923年),時任浙江教育廳長的張宗祥得知徐仲蓀、堵福詵的義舉後,十分感動,但他知道“修補”量相當浩大,單靠幾個人很難完成,必須由政府牽頭。
在他的重視下,補抄人員增加到百余人,費用全部由浙江籍人募集,徐仲蓀任總校,堵福詵任監理,歷時兩年,史稱“癸亥補抄”。解放初,由於徐仲蓀和堵福詵修補《四庫全書》有功,他們倆的畫像曾被懸掛在杭州文瀾閣,以誌紀念。
百度百科-四庫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