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個性簽名 - 中國的酒神節

中國的酒神節

編輯:小郭 發布時間:[2009-7-24] 文章來源:中國酒營銷網 字體:大 小

前言:做酒的、賣酒的、喝酒的,教酒的、學酒的、檢測酒的、研究酒的,說酒的、唱酒的、寫酒的、酒媒體的,賣酒機器的、賣酒輔料的、賣酒包裝的、所有和酒有關的,大家節日快樂啊!每年的3月16和17日是希臘的酒神節,約公元前200年傳入羅馬。這兩天就是吃喝、狂歡的兩天。在酒神節到來之前寫下這篇文章,希望原來喝酒的多喝些、原來不喝酒的開始嘗試、原來戒酒的開戒、原來喝酒繃著的放開些、原來喝酒拘謹的瀟灑些、原來家裏不讓喝的能夠網開壹面讓喝兩天……。當然我說的是喝葡萄酒啦,這個節日是葡萄酒的酒神節。

我寫的東西都是自己開動腦筋、積極創作的結果,當然也看壹些參考書,但這些資料只是用於我對於某些專題的加深理解。作者看不起抄來摘去、沒有自己觀點和創作的做法,更鄙視拿別人的創作據為己有的卑劣行為。

因此,作者就形成了自己的創作特點:不願意再說別人說過的話、不願意再重復別人寫過的文章和觀點,完全以自己的角度和方法看問題和解釋問題。以前的很多文章和著作是這樣,近期的“國際葡萄釀酒法規”、“葡萄酒質量等級制”、“中國酒莊行”和這個“讓酒具講歷史”系列文章也是這樣,將來我仍然要堅持自己的特點。我看到,積累和積澱葡萄酒文化將成為我國葡萄酒行業和企業今後的壹個努力方向。因為,企業和品牌會風靡壹時,文化和歷史卻是永恒的,二者相互補足又***同提高。

在西方國家,由於葡萄酒的普及和日常使用,對酒神是非常崇拜和敬仰的,表現在比比皆是的酒神藝術品,它被印在畫上、做在杯子上、雕刻成掛件吊在身上、鑄造成銅像掛在屋子裏或放在露天花園,為了表示對它的念念不忘,甚至把酒神雕刻在煙鬥上!

在敘述掌握的酒神集藏之前,筆直首先想以自己的看法解釋兩個問題:

1.為什麽有兩個酒神—狄奧尼索斯和巴克斯?

其實這兩個只是壹個神,在希臘、土耳其等小亞細亞半島地區、伊朗和高加索等地區,叫做狄奧尼索斯,這裏是葡萄酒的發源地;在歐洲被稱作巴克斯。就像不同的教派都崇尚壹個上帝壹樣。

2.這兩個名稱誰早誰晚?

解釋這個問題,我認為要從葡萄酒的發源和傳播說起,因為必須要先有葡萄酒才有酒神而沒有可能葡萄酒還沒有出現先弄個神拜著。所以狄奧尼索斯要早於巴克斯。

好像沒有誰能說清楚酒神的固定形象是個什麽樣子,酒神在人們的藝術加工下,時而滿頭秀發表現年輕、時而鬢須滿面看似壯年,時而相貌英俊、時而又面容猙獰,可不管他被弄成什麽樣子,那滿頭的葡萄藤(有時是常春藤)和葡萄串卻是大家認可的酒神標誌。

狄奧尼索斯和巴克斯的藏品和故事。

壹、公元前148年的希臘薩索斯島四德拉馬克銀幣—狄奧尼索斯

希臘薩索斯島四德拉馬克銀幣。正面:面向右側的青年狄奧尼索斯,前額環繞著常春藤和帶子。背面:裸體的大力神面向左側站立著,手執棍棒,左手搭著獅子皮。

這枚銀幣具有狄奧尼索斯大頭像的特點,他是希臘的葡萄酒之神,他極其興奮、健壯和有追求。這枚幣還具有神話場景,裸體的大力神精神百倍地手搭著獅子皮、左手拿棍棒。經過兩千年的風風雨雨和歷史滄桑,這枚銀幣還有著極好的品相,兩面都有著很好的細節表現,呈現出美麗的包漿。銀幣表面幾乎看不出什麽劃痕,更沒有碎、裂情況,是壹枚稀有的希臘銀幣。顯然,這兩張圖片還不能全部反映出銀幣呈現在面前時的神韻。為此,這個16克多的古希臘特大銀幣是能夠令人難忘和大大顯示壹下的東西。

二、稀少的古羅馬巴克斯銀幣—古羅馬造幣的古羅馬便士。

正面:戴著皇冠的酒神巴克斯的頭面向右側。

反面:站立的巴克斯的頭偏向左側,把右手放在頭上,大概是在戴皇冠,手執那支有特色的手杖,腳下有只豹子。

直徑:17.4毫米。

重量:3.56克。

三、葡萄酒酒神鍍金銀牌,卡拉瓦喬藝術

壹塊漂亮的純銀牌,由富蘭克林造幣廠1970年代後期發行。直徑約50毫米、重約67克,質地為925純銀並電鍍24K金。邊沿有文字和日期字樣。壹個閃亮且好看的未流通的藝術品大銀牌。細膩清楚的細節可以從下面的照片上看出來。很多這樣的銀牌在1980年代初期,銀價上升到40美元/盎司時,被批發出手後再鑄了,因此愈發顯得稀少。

卡拉瓦喬,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大師,以創新風格而著稱。他在1589年繪制了這幅他心目中的酒神形象,繪畫的原形見後面那本葡萄酒大學出版的“葡萄酒品嘗”著作的封面圖片。畫中的酒神著裝古典卻有著壹張女性的臉。銀牌完全按照原作的圖形再現了酒神巴克斯的形象,甚至可以看到巴克斯那傳神的眼神。

銀牌的背面有巴克斯的名字和畫家的名字以及繪畫年代;邊沿刻有純銀和鍍金的字樣以及鑄幣廠的標誌。

四、神話中的酒神巴克斯銀牌

壹塊漂亮的純銀牌,由富蘭克林造幣廠1970年代早期發行。直徑約45毫米、重約39克,質地為925純銀。這是“天才米開朗基羅”獎牌系列中的壹個。稀少、漂亮的銀牌,邊沿刻有米開朗基羅、純銀、日期和系列號碼。

五、酒神銅牌

正面:戴著掛有葡萄的枝條編成的皇冠的巴克斯的面部,葡萄卷須巧妙地被充做劉海;表情誠懇、充滿渴望、神態興奮地手端即將飲用的壹碗葡萄酒。畫面充滿原始的野性,甚至喝酒使用的也是碗狀容器,有些“大碗喝酒”那意思。

反面:平的。邊緣刻有“1982”、“BRONZE”和造幣標誌。

金屬:八角形貨幣青銅

直徑:59毫米。

重量:90克

六、酒神巴克斯銅牌

正面:這個銅牌造型奇特,雕刻師別出心裁,作品以葡萄酒行業古老和傳統的木桶形狀向我們展現了木桶那優美別致的線條和木桶本身的魅力。

木桶的壹端環繞的凹陷處展現了那豐富的內涵:以鏡框的樣式凸現了神聖的巴克斯的側面頭像,那個葡萄和葡萄酒偶像的氣質和神韻。

巴克斯的葡萄藤王冠使我們產生壹個尚須時日、指日可待的遐想—在新的葡萄年份即將品嘗葡萄和葡萄酒。

這個莊嚴的姿態使人們可以預知:在大自然慷慨賦予和能工巧匠的高質量工作下,必然能夠生產出優質葡萄酒那良好的企盼。

反面:那花瓣狀的葉片和飽滿的果實,展示了處於成熟過程中葡萄樹的“壹幅金屬照片”,形容了它的慷慨贈予。遠處的山巒和天空的雲彩留給大家想象的空間,那豐富的內涵似乎在木桶中呼之欲出。

邊緣刻有造幣標誌。

金屬:佛羅倫薩青銅。

直徑:82毫米。

重量:438克。為了顯現木桶的立體效果,作者使用了很多的銅料,這個銅牌很厚也很重,沈甸甸的。

七、稀有的綠松石手工雕刻的酒神巴克斯掛件

在綠松石上以高浮雕的做法細膩地雕刻了巴克斯的另外壹個形象—猙獰的面孔,從作品中傳神的眼睛可以了解匠人的手藝是怎樣的高超。外國雕刻師告訴我,巴克斯是它的羅馬名字,它的希臘名字叫狄奧尼索斯,它是酒神。通過雕刻師的言談話語,我們了解了壹些西方人是怎樣看待酒神和如何認識酒神的兩個名字的。

沿著頭上的羊角在它的頭發上裝飾了葡萄和葡萄葉子,掛件外邊修飾了純銀的外框花邊。掛件寬3.5厘米、高5厘米。

八、酒神巴克斯的女祭司銅牌(大)

正面:壹個婀娜多姿、線條優美的長發少女背倚葡萄枝幹,雙手擎著葡萄串。酒神巴克斯那只布滿斑點的豹子在她的後面回頭貪婪地張望(和第二個銀幣的豹子有關聯)。展現了葡萄和葡萄酒的魅力。

反面:兩個果農把籃子裏的葡萄往壹個小罐裏面倒。另壹個赤膊的肌肉發達的壯漢手扶搗錘用他的光腳在破碎葡萄,體現了原始或傳統的釀造場景。銅牌的下部有個酒罐子和3個杯,是幹壹會兒喝壹會兒嗎?

邊緣刻有造幣標誌。

金屬:貨幣青銅

直徑:115毫米。

重量:這個銅牌極大,有735克重。

九、酒神巴克斯的女祭司銅牌(小)

正面:壹個胸部豐滿的赤身少女瞇著眼睛在享受吞吃葡萄的快樂,其發式有些像我們這邊80年代中期流行的“鋼絲頭”。

反面:平的。邊緣刻有造幣標誌。

金屬:貨幣青銅

直徑:59毫米。

重量:126克。

十、赫爾墨斯(HERMES)和嬰兒狄奧尼索斯的銅牌

很好看的大銅牌,閃亮,細節交代的很清楚。在赫爾墨斯的大腿上有雕刻家簽名。原件雕刻於公元前4世紀中期,1877年在奧林匹亞Heraeum的cella發現,現存希臘奧林匹亞博物館,材質是來自帕羅斯島(Paros)的大理石。赫爾墨斯膝蓋以下部分丟失,小的、嬰孩樣子的狄奧尼索斯坐在他的左臂上。 軀幹內有支撐,支點在赫爾墨斯的背後,右臂的肘部以外丟失。包括基座在內的高度為2.15米。

十壹、赫爾墨斯和嬰兒狄奧尼索斯的雕像印刷品

來自德國150年前的印刷品,主題見十。左側是壹張硫酸紙,刻畫了發現時實物的形象;中間是復原後的形象;右側是二者重合後的效果,實物清晰而復原部分稍淡,實物和復原部分分界清晰,整體效果好。

通過前面壹、二兩枚古老的珍貴銀幣,表現出狄奧尼索斯和巴克斯的相似之處,他們的產生和發展與葡萄酒的歷史息息相關,我認為他們是隨著葡萄酒的誕生與傳播,通過這樣壹條路線從近東擴散開來的(詳見郭松泉、張春婭的《葡萄酒的起源和發展》—刊載於《中國酒》1996年第2期):

公元前4000年或是5000年:在近東首先被人馴化了包括葡萄在內的其它野果,比如:無花果、棗和橄欖。馴化後的葡萄樹向人們提供了新鮮的果實、葡萄幹、葡萄酒、葡萄醋和葡萄籽油,這裏面最有意義的產品是極具價值的葡萄酒。

本世紀70年代,在伊朗的格登特彼發現了壹只公元前3500年前的波斯兩耳細頸酒罐。在對裏面紅色斑的化學分析表明,含有單寧和酒石酸,這是葡萄酒裏所含的豐富天然化學物質,可以推測這只罐裏面肯定放過葡萄酒,從而打破了埃及人所說的葡萄釀酒歷史最早源於青銅時代這壹界限。

公元前3000至1500年:在希臘,考古學家在克裏特島的早期青銅時期的遺址發現了這個時期的有關帶嘴容器,並偶然發現了葡萄壓榨機的殘片,以及用外來材料制成的大量飲酒器具。

公元前7世紀塞浦露斯葡萄酒的殘留:在法國南海岸馬賽附近從壹只失事的古羅馬船殘骸裏找到的雙耳酒罐裏盛的葡萄酒和現存於德國斯柏亞博物館的古羅馬玻璃瓶裏裝的古羅馬葡萄酒。

本世紀90年代初的考古研究最後證實:葡萄栽培不是希臘人引入意大利的。古意大利西北部的伊特拉斯坎人,在公元前8世紀占領了意大利中西部的阿諾河和臺伯河之間的地區,在繁榮那裏文明的同時,栽培了在意大利野生了幾千年的歐亞種葡萄,直到公元前4世紀被古羅馬人征服。在南部西西裏島,希臘移民在眾元前8世紀後陸續帶進了希臘品種,他們還發現並使用了歐亞種的野生葡萄。古羅馬的農業論文證實,公元前1世紀以前的古羅馬農民就從意大利進口了希臘的葡萄品種,據推測這是因為他們要做新的品種實驗來改良他們的葡萄酒。

像在意大利壹樣,希臘移民在公元前6世紀發現了馬西拉(現在的馬塞),大概是隨身帶著自己的葡萄插條,將葡萄栽培引入了法國,同時他們也使用了馬西拉當地生長的野生葡萄。幾個世紀以來,希臘人把他們的葡萄園擴種到普羅旺斯,並從此處向北移到羅納河谷,然後是蘭奎多克(公元前200年),波爾多(公元50年),布爾高尼(公元150年),盧瓦爾河流域(公元250年),香巴尼(公元350年),我們所知的法國釀酒業的基礎已然建立。

隨著羅馬帝國的崩潰,黑暗時代過去了。中世紀的葡萄釀酒方法,其基本處甚至到本世紀都沒變。教堂裏貯藏了很多的好葡萄酒,更積累了釀酒的技藝。夏勒馬涅皇帝(公元800年)重建了帝國制度,並煞費苦心地在釀制好葡萄酒方面立法。受此影響,這壹階段無論是葡萄栽培還是釀酒都有了進步。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和修道院擁有或建立了大多數歐洲最大的葡萄園。

在意大利的蒙特卡西諾和在勃艮地的克盧尼聖田修道院,本尼迪克特教團開辟了最好的葡萄園並釀酒,以致使他們“從餐桌旁站起來的時候,血管裏漲滿了葡萄酒,腦袋著了火。”

與教堂統治壹個重要的相佐現象是在波爾多繁盛的葡萄園。那裏的發展僅是與可見的單壹市場做生意:從1153年至1455年,法國西部大部分的阿奎坦大公爵領地,由於與英國皇族聯姻而聯合起來,每年致力於組織大型酒隊,裝滿了英國人喜歡的輕型紅酒和新紅酒送給他們。

文章來源:中國好酒招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