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個性簽名 - 現代人視角下對傳統節日的新認識

現代人視角下對傳統節日的新認識

春節:傳統節日的當代詮釋

就歷史和社會文化而言,鄉土情結和家族情結是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基礎。在中國,沒有了鄉土情結和家族情結,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就成了無根之樹和無源之水。毫無疑問,鄉土情結和家族情結,以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是民族之本,國家之基,是團結十幾億人的強大精神粘合劑,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文化遺產。

在過去的七天裏,在繁榮的城市和偏遠的村莊,在中國的所有地方,甚至在世界上華人居住的地方,人們都在愉快地慶祝中國新年。過春節已經成為十幾億人的中心話題,因過春節而產生的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的各種新聞也在壹定程度上成為全社會關註的焦點。可以看出,在特定時期,慶祝春節對中國人的影響很大。

從民俗學的角度看,傳統節日是民族文化的載體,它凝聚著壹個民族的精神,標誌著壹個民族的風格,彰顯著壹個民族的價值,展示著壹個民族的追求。春節無疑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其文化內涵不可低估。在這個歡樂的新年即將過去之際,對傳統的春節做壹個粗略的現代詮釋,或許是有意義的。

春節是農業社會的產物。在中國古代,“春節”首先指的是春天的節日序列,基本上與春天這個詞同義,後來指的是農歷年的元旦。在農業社會中,對物質生產影響最大的是天氣。“寒來暑往,秋收冬儲”是農業生產的真實寫照。老舍先生在《北京的春節》壹文中列舉了過年的各種現象,並指出都與農業社會有關,這是完全正確的。春節期間的飲食文化是以農業社會豐富多彩的產品為基礎的。春節期間的娛樂文化是以農業耕作中的冬季休閑為基礎的。春節期間向神獻祭的文化是基於農民祈求天上風調雨順,讓莊稼豐收。春節期間幾乎所有的文化形式都是農業文化的典型表現。

廣義的文化是指物質財富和精神觀念的總和,但人們在使用文化這個詞時,更多的是指精神觀念。農業文化的精神概念來自農業耕作方法。如果我們稍微考察壹下農業耕作方式,就會發現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地域的固定性。農業人不像遊牧民族那樣靠水生活,居無定所;農業民族不像商業民族那樣逐利,也沒有它的蹤跡。農業民族世世代代在固定的土地上耕作,代代相傳。久而久之,就產生了兩個非常明顯的觀念,即對家鄉土地的極大依戀和對親情的極大重視。前者是地方觀念,後者是家族觀念。在中國,無論時間的推移、社會的變遷、政府的更叠、人員的新陳代謝,本土文化和家族紐帶的觀念早已是壹種深深的情結,根植於中國人的骨髓。“現在,臨近我的村莊,遇見人們,我壹個問題也不敢問”“每逢佳節倍思親”等古詩詞恰恰反映了這種情結。就歷史和社會文化而言,鄉土情結和家族情結是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基礎。在中國,沒有了鄉土情結和家族情結,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就成了無根之樹和無源之水。毫無疑問,鄉土情結和家族情結,以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是民族之本,國家之基,是團結十幾億人的強大精神粘合劑,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文化遺產。春節就是這麽個意思。中國幾億人,不管寒冷疲憊,不管長途跋涉,奔波勞累,都要回家和家鄉父老鄉親團聚。這難道不是最大的留戀嗎?幾億甚至幾十億人* * *看央視春晚。有了春晚的節目,他們共享歡樂,歡歌笑語,營造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濃厚氛圍。這難道不是最大的親情嗎?這種傳統文化產生的強大精神力量,應該會推動我們更快地建設小康社會。前幾年,有學者提出了“文化力”理論,引起了理論界的熱烈討論。筆者認為,作為壹種社會現象,春節完全可以證明“文化力”的理論。

值得回顧的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說過:傳統是歷史的慣性。那麽,作為壹個傳統節日,春節的傳統意義和現代社會的某些方面是否已經變得不適應了呢?事實上,中國的春節幾十年來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向上帝祈禱和向祖先獻祭等儀式的意義已經被大大削弱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春節對於現代社會還是有壹些負面因素的。從經濟學上講,春節引發的經濟現象其實是壹種非正常的經濟現象,是與現代社會的市場經濟相違背的。因為工業社會的生產方式和農業社會有很大不同。工業生產取決於市場需求,而不是季節和季節的變化。工業生產比農業生產更有規律,更平衡。除了壹些人為的特定情況,很少有大寒大熱,大起大落的情況。農業經濟是壹種季節性經濟,忙閑不均。既然春節起源於農業社會,那麽春節經濟當然是季節性經濟,必然會給現代工商業經營帶來壹定的阻礙和影響。從文化角度來看,雖然春節的意義可以表達懷舊情結,提升親情程度,從而凝聚人心,有利於社會安定祥和。然而,在過分關註鄉愁和親情的同時,其硬幣的另壹面可能是對現代社會剛性法律規則的忽視,這未必有利於現代社會的法治建設。中國社會的“走後門”、“裙帶關系”、“關系戶”現象屢禁不止。從深層次上來說,與傳統文化中對人情的過分重視和根深蒂固的親情觀念有關。事實證明,春節也是壹年中社會不正之風的高發期。當然,我並不認為鄉土親情等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的法律規則有著內在的不可調和,但妳不能忽視它們在表達方式上的巨大差異。

傳統往往是壹把雙刃劍,它積澱了歷史,豐富了文化,但它在特定歷史階段形成的觀念和文化認同,也可能阻礙新思想、新觀念的滲透;作為壹種傳統文化,春節也是壹把雙刃劍。它的積極影響早已為中國所有人所知。而壹些沿襲傳統、不適合現代社會的習俗,人們是感受到了,但未必能深刻理解。如何宣傳春節文化的積極影響,消解春節傳統文化的消極影響,賦予春節更多的現代意義和時代氣息,正是我們在慶祝完這個祥和美好的春節後,能夠靜下心來思考的話題。今天,用現代的眼光解讀春節的思想背景,意義重大。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不斷開放,很多人逐漸覺得春節不再像以前那樣有吸引力,2008年的味道越來越淡。

著名民俗學學者、中央民族大學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陶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大家都覺得過年沒意思。絕對不是因為物質上有什麽不足,恰恰是因為精神上沒有得到充分的滿足。在我們民族的記憶中,春節是最重要、最熱鬧的節日,它包括天文歷法、民間信仰、婚喪嫁娶、衣食住行等文化現象。現在,春節失去了很多原有的文化內涵,大家都覺得年味淡了,心理上有壹種不滿足感。

陶教授認為,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明顯加快,文化生活方式比以前更加豐富,這確實可能對春節造成沖擊,使得壹些誕生於農耕時代的傳統禮儀不再適合現代社會。當然,春節的壹些習俗或儀式可能已經不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這是壹個民俗更新的問題,但春節的主題和本質永遠不會過時。

中秋節應盡快成為國家法定假日。

今天是中秋節。當人們邀請朋友晚上賞月時,許多人也表示遺憾:農歷八月十五不是法定假日。

近年來,中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經濟增長,中國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也得到了顯著提高。為什麽人們對包括傳統節日在內的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越來越感興趣?傳統與現代,壹對看似對立的概念和事物,正在被賦予新的內涵和解釋。越是現代的社會,人們越需要精神慰藉、精神支撐和情感表達。人的內心世界需求增加後,有了積累精神資源的豐富歷史傳統,復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更大。這對於越來越現代化的中國來說也不例外。

80多年前,英國哲學家羅素訪問過中國。經過近兩年在中國的考察,他認為中華民族是壹個精神非常自由的民族,懂得如何幸福。他擔心的是,在中國像西方壹樣“現代”之後,現代社會的理性和效率是否會放棄對傳統善美的理想追求。

在今天反思這位“世紀智者”多年前所說的話時,中國人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在“現代”的框架內繼承和接受傳統的自由和幸福?換句話說,如何在現代社會中做壹個具有良好倫理道德和審美情感的中國人?

在這方面,中國的傳統節日可以起到滋養心靈的強大作用。傳統節日的儀式幾千年來壹直為中華民族所喜愛。它們是中華民族內心情感的表現,包含著豐富的審美理想和倫理追求。就像任何壹個有自己歷史傳統的民族壹樣,基本的個人和社會美德,如人們的宗教意義,審美意義的情感熏陶,倫理道德意義,都散落在中國那些傳統節日所包含的精神理想中。

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中,圍繞著這些節日,歷代的文學家、詩人留下了太多膾炙人口的優美詩篇和傳說。這些傳說和人物不是僵化的倫理教條,而是壹個民族靈魂的生動展示。在袁世凱執政時期長期擔任駐華大使的美國外交官保羅·s·芮恩施(Paul S. Rui Enshi)在1913年參加中國當時的祭孔儀式時深有感觸地寫道:“儀式最深刻的是歌唱的表情、音樂和參加儀式的人非常莊嚴的態度...我不禁感到,中國人是如此不願意完全拋棄這些傳統。”

應該看到,這些流傳千年的傳統節日及其倫理和審美內涵,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生活意義。為什麽需要強調這些節日,認為中國“現代化”後應該修改為國家法定節假日?我們也應該看到,傳統社會的人有很多閑暇時間。隨著現代市場經濟生活方式和官僚管理的普及,社會生活的規範化和知識化,傳統節日如果得不到相應的國家立法保護,必然會受到時間保障不足的沖擊。因此,以立法的形式,將中國的五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全部或大部分從單純的民間節日形式升級為節日保護的國家節日,讓人們有時間在這樣的節日裏感受中國自身的歷史傳統,享受節日帶來的精神愉悅。

以上僅供參考。

參考資料:

r.cn/china/jrlt/rtkp/t20040928_504045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