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乾隆帝為什麽要把《大義覺迷錄》毀版禁傳?

乾隆帝為什麽要把《大義覺迷錄》毀版禁傳?

很明顯,雍正編《大義覺迷錄》,發到全國各地,就是要為自己獲得皇位進行辯護,表明自己得位的正當性。可為什麽乾隆上臺後,卻要毀版禁傳呢?他為何要這樣做?

要搞清楚為什麽兩人的態度如此截然不同,首先來說說《大義覺迷錄》這本書的由來。雍正6年,湖南有壹個窮書生曾靜,數次參加科舉考試,只中了個秀才。眼看通過正常途徑無法獲取功名,便想著劍走偏鋒,反滿抗清,企圖壹舉成名。曾靜早年受呂留良的影響較深,呂留良也是壹個激進的反清人士。他的很多著作裏充滿了反清言論,深得曾靜的贊同。但曾靜只是壹個文弱書生,除了壹支爛筆頭稍有殺傷力以外,壹無是處。

於是,他就盯上了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陜甘總督嶽鐘琪,異想天開的想拉他入夥。曾靜修書壹封,洋洋灑灑數千字。信中不但引經據典,闡述了嶽鐘琪是嶽飛的後人,還歷數雍正帝諸如“謀父弒兄、屠弟誅忠、貪財淫色、好殺酗酒”等十大罪狀。然後著其弟子張熙攜書信前往嶽鐘琪處,希望嶽鐘琪能效仿其祖先嶽飛,舉兵造反,將滿清趕回老家。嶽鐘琪何其聰明,見信後差點嚇掉牙巴,他明白曾靜給自己挖了壹個深不見底的坑。於是,他迅速扣下了張熙,著人火速報告雍正帝。

曾靜下獄後,秀才的軟骨頭經不起折騰,立馬改口自己受人蠱惑,稱頌雍正帝是千古明君,主動提出以自己為反面教材,全國巡講,為雍正帝正名。雍正帝針對信中所述的“十大罪狀”,逐壹親自反駁,寫成“上諭”。連同曾靜的供狀,編輯成《大義覺迷錄》,大肆刊印,廣發民間。雍正帝的意圖很明顯,想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的方法,占領輿論制高點,挽回自己的聲譽,收復民心。雍正帝內心實在很憋屈。

自上位以來,自己壹直勤政愛民,恪盡職守。面對康熙晚年留下的爛攤子,他大力整頓吏治,反腐倡廉,推進改土歸流,壹舉扭轉了康熙後期吏治不清,國帑空虛的頹勢。雍正帝曾自詡“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這樣的帝王居然被曾靜之流說成“十惡不赦”,雍正帝內心的委屈可想而知。所以,他沒有殺掉曾靜,他想把曾靜作為證人,加上自己的“上諭”,盡量做到有理有據有證人地說服天下人,相信自己是壹個合法的、有愛心的好皇帝。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雍正忽略了老百姓們的獵奇心態。老百姓才不會管妳誰對誰錯,他們關心的是《大義覺迷錄》裏面記載的宮廷爭鬥、權術陰謀、爾虞我詐、後宮秘聞。因此,《大義覺迷錄》大受歡迎,長時間成為了茶坊酒肆、街口集市上眾人的談資。明白內幕的人添油加醋,不明真相的人以訛傳訛,以至於弄巧成拙,越描越黑。雍正帝還忽略了自己的身份。

封建帝王就應該永遠是正確的,皇位的合法性是不容質疑的,皇家的事不應該用來討論和爭辯。而且在《大義覺迷錄》中做作的痕跡十分明顯,特別是曾靜的供詞,“做”的漏洞太多。更何況這本書居然是由皇上禦筆親書而成,這難道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所以說,雍正的做法是落人口實,適得其反。乾隆帝正是看到了《大義覺迷錄》帶來的種種負面效應。

因此,壹上臺後,立即處死了曾靜和張熙。下旨全國範圍內征繳《大義覺迷錄》,全部予以燒毀。任何部門和個人禁止刊印,壹經發現,壹律砍頭。不過這事顯然遲了。關於雍正繼位是否合法的問題,不僅在當時,就是現在,依然還被老百姓津津樂道。不得不說,這是當年雍正的普及和乾隆的禁毀這雙重作用下,產生的奇妙效果。(

參考資料:

《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