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市位於廣東省東部,韓江三角洲南端,素有“嶺東門戶、華南要沖”之美稱,是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和著名僑鄉。全市總面積2064平方公裏,人口487.51萬人。其中市區1956平方公裏,人口480.27萬人。轄金平、龍湖、濠江、澄海、潮陽、潮南六個區和南澳縣。
汕頭地理人文有四個特點:
壹是瀕臨南海,自然條件優越。全市海岸線289公裏,市區距香港187海裏,距臺灣高雄180海裏。北回歸線橫貫全境,屬亞熱帶海洋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二是華僑眾多,與海外交往密切。目前在海外的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335萬人,遍布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獨特的人緣、地緣、親緣優勢,使汕頭在對外開放方面具有特殊的優越條件和巨大潛力,與世界各國友好交流合作日趨活躍,先後與日本岸和田市、加拿大聖約翰市、韓國平澤市和越南芹苴市締結為友好城市。
三是百載商埠,經濟外向。汕頭於1861年開埠,是近代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之壹,商貿歷來比較發達。20世紀30年代,汕頭港口吞吐量曾居全國第3位,商業之盛居全國第7位,是粵東、閩西南、贛東南的交通樞紐、進出港口和商品集散地。目前,汕頭與16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經貿關系,與50個國家和地區的248個港口及國內各大港口有貨運往來,53家跨國公司、大財團、大商社在汕投資興業。
四是人多地少,文化傳統獨特。全市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裏2362人,人均耕地面積0.13畝,是全國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面積最少的地區之壹,素以精耕細作聞名遐邇。汕頭文化底蘊深厚,享有“海濱鄒魯”的美譽。地方方言為潮汕話,潮劇、潮樂、潮菜和工夫茶等享譽海內外。汕頭民眾更以刻苦耐勞、勇於開拓、善於經營、誠實信義而著稱於世。
北回歸線標誌塔
歷史沿革
汕頭市區古為濱海沖積地。宋時已形成村落,屬揭陽縣。 元代光華埠壹帶已有較大漁村,稱廈嶺。明初設蓬州守禦千戶所,嘉靖年間置澄海縣時隨屬澄海。因是沙脊向海伸延,百姓設柵捕魚,稱沙汕。清康熙年間建沙汕頭炮臺。雍正年間簡稱汕頭。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對外開市。1919 年冬設汕頭市政局。1921年7月成立市政廳,與澄海分治。1930 年準予設市,隸屬廣東省政府。
解放後,1950年3月15日成立汕頭市人民政府。1981年經國務院批準,在市區龍湖片區試辦經濟特區。1983 年12月22日實行市管縣體制,撤銷汕頭地區,原地區所屬 8縣 1市並入汕頭市。1984 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 汕頭經濟特區的區域面積擴大為 52.6 平方公裏,分龍湖和廣澳兩片區。1991年4月國務院批準汕頭經濟特區的區域擴大到整個汕頭市區,面積234平方公裏,並確定於是年11月正式實施;同年11月,潮汕行政區域調整,潮州、揭陽分設地級市。
2003年,經國務院批準,汕頭行政區劃作出重大調整,潮陽、澄海撤市建區,原市區5個區調整合並為3個區,其中河浦、達濠兩個區合並為濠江區;升平、金園兩區合並為金平區;龍湖區保留,將原屬澄海市的外砂鎮、新溪鎮劃歸龍湖區;澄海市撤市設區;潮陽市撤市分設潮陽、潮南兩個區。調整後,市區面積從原來的310平方公裏擴大到1956平方公裏,市區人口從原來的120萬增加到487.5萬。只有128平方公裏的南澳縣建制和區劃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