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歧路亡羊讀後的啟示急急急呀

歧路亡羊讀後的啟示急急急呀

歧路亡羊讀後的啟示

楊朱,世稱楊子,戰國時期魏國的壹位著名學者,他的“貴生”與“重己”思想十分有名。《列子·說符》裏記載了關於他的壹個故事。有壹天,楊子的鄰居家丟失了壹只羊。失主動員全家人並請楊子的孩子們壹同去找,但因歧路太多,而且歧路之中有歧路,不知羊到底跑到哪條路上去了,最終沒能找到。楊子由此想到了另外壹件事: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也有許多歧路,很多人誤入歧途,便耽誤了壹生。想到此,楊子心裏特別難過。為此,他悶悶不樂,沈默了很多日子。

這個故事形象地告訴我們,人們認識真理不是壹蹴而就的,而是壹個復雜曲折、充滿矛盾的過程。列寧曾經指出:“思想和客體的壹致是壹個過程”,是“思維對客體的永遠的、沒有止境的接近”,“自然界在人的思想中的反映……不是沒有運動的,不是沒有矛盾的,而是處在運動的永恒過程中,處在矛盾的產生和解決的永恒過程中的。”這裏的客體,指認識的對象;思維指人的認識。列寧認為,人對真理的認識過程不是沿著直線進行的,而是無限地近似於壹串圓圈,近似於螺旋的曲線。這是由於客觀過程的發展是充滿矛盾與鬥爭的,人們認識真理的運動也必然是充滿矛盾和鬥爭,這體現了真理的過程性。人類目前所獲取的真理性成果,是經過世世代代的艱苦奮鬥,克服了壹個又壹個謬誤或失敗,歷盡了千辛萬苦,才壹步壹步地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發展的。

人類在三百萬年左右的歷史長河中,許多歲月是在謬誤或錯誤的思想指導下頑強地掙紮著和跌打式的生活著。在這個過程中,人類社會的發展是十分緩慢的,太陽升起又落下,月亮圓了又缺,年復壹年,周而復始,幾乎看不出什麽顯著的變化。由於早期人類處於野蠻、愚昧和無知的狀態,對許多自然現象都不知其究竟。因此,謬誤或錯誤影響、制約著人們,人們就像“盲人騎瞎馬”那樣到處亂撞亂碰,不知幹了多少蠢事,也不知吃了多少苦頭,輕則頭破血流,重則粉身碎骨。由於認識自然和掌握真理關乎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因此,人們十分渴望掌握真理。但在探索真理的過程中,對眾多個體而言,如果稍有不慎,就可能誤入歧途,無法獲得真理。楊子正是從歧路亡羊壹事,聯想到人在探索真理過程中這個無奈的事實,故而才黯然神傷了很久。

的確,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存在著許多暗礁和歧路,這本身就是壹個艱辛探索的漫長過程。只有那些在布滿歧路與荊棘的小道上以科學的精神永遠不懈追求的人,才有可能獲得真理。所以,有誌於探索真理的人,必須樹立科學精神,不怕失敗,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