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企業管理中常見的問題:究竟誰在制造混亂

企業管理中常見的問題:究竟誰在制造混亂

 不知道妳所在的管理團隊裏,有沒有出現:績效不佳、人事動蕩、質量不穩定、正遭受外界的冷嘲熱諷等等現象...

 如果有,請立即詢問自己:

 那麽,究竟是什麽原因導致管理績效不佳,又是誰在制造人事混亂呢?其實,究其原因,有如下二個基本點:

 壹、小作坊的管理心態將導致管理的全盤混亂和效益萎靡不振。

 有很大壹部分個體老板(有時公司高層管理人員也有此心態),既想所在公司(或部門)產生高績效,又不願在產生高績效時支付相應的高工資,因此,就有了在發工資時盤算如何調低工資的想法,他們有時很天真地認為,我的團隊現在業績不錯,己走上正軌了,無需再支付這麽高或這麽多的工資,甚至感覺管理人員都己多余,於是,便出現了降工資辭退關鍵管理人員的現象,結果這壹行為直接導致下屬心理反彈,出現人事嚴重動蕩和效益萎靡,最終也就在不知不覺中走上了黃泉路。

 在這裏,我們不禁要問,在妳不願支付高工資時,妳所在的團隊是不是比以前更加穩定更有激情了,而妳每月的收益是不是更高了,如果是,為什麽還不願意支付相應績效的高工資呢?

 在此,我堅定地認為:員工因為有了活路,才會有更好的思路;有了更好的思路,才會有更佳的績效,不要只片面看到支付出去的工資,更要看到帶來的收益。

 我堅信,只要公司在能力範圍內支付"相對高工資",

 公司壹定會因為願意支付高工資留住更多的人才,更多的人才將會為公司帶來更好的收益。

 二、高層管理人員(直接管理人員或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無視外地競爭遊戲規則的變化導致公司人事動蕩和績效下降。

 當外在的人力競爭遊戲即將或己在發生變化時,我們的管理人員是否能及時采取相應的策略加以防範或突圍,這是維持績效的`重點。在我們的管理工作中,如果外在的遊戲規則己發生了變化,而管理人員還意識不到或視而不見,那麽,出事是遲早的事。在此,我建議能防患於未然當然是最好,但真的出現人事動蕩或流失,必須要沈著冷靜,同時不能采用巴結方式請客等,應迅速發動可以發動的壹切人員進行及時人力補充,同時加強人事溝通和聯系,但制度絕不能因此發生根本性改變.

 綜合以上所述,我認為,不管在任何情況下,管理人員必須堅持以下準則:

 1、既定的制度,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要害怕支付高工資,因為高工資將帶來高回報;

 2、隨時關註外在競爭形勢變化,及時作出反應,提升人力監管能力,保證績效的高質量高水平完成;

 3、不要認為發生的事情與自己無關,說不定自己正在或即將面臨此種遭遇,這就需要不斷地自我檢討和反省。

 4、別人的冷嘲熱諷具有二面性,壹方面是能力不足管理失職造成的不可原諒的後果,這需要及時檢討並引以為戒;另壹方面是別人的冷嘲熱諷可能是不了解實際情況下的反應,這不壹定是壞事,不必太多介意。(第二方面指的是在市場中競爭時領先者因認知不對稱對挑戰者的正常反應,這是挑戰者成功的潛在機會).

 最後,我要提醒的是----在管理中出現的混亂很多時候是因管理人員自身管理不善造成的!而麻煩制造者也恰恰是管理人員自己而不是別人。

企業管理混亂的原因

 1、搞不懂狀況所以無法決策。

 2、現在很多老板和管理者很大程度上缺乏系統管理的概念,使其可以清晰的了解企業運作的各環節。管理者之所以能夠決策,壹要有充分的信息,二要有專業的知識,三要有經驗和悟性。如果業務不專、信息不暢,當然做出的決策就會成為錯誤的鄰居。

 3、形不了積累所以無法進步。

 現在企業總是喜歡壹二再、再二三的犯同樣的錯誤,不是企業願意犯錯誤,而是企業沒有壹套制度保證錯誤不重犯。根源在於,昨天的成功和前天的失敗都沒有記錄在案,也許結果記錄在案了,但過程和原因並沒有記錄在案,這樣連當事人都沒有對成敗有深刻的認識,誰還敢指望他人能夠吸取成敗底層的原因呢?

 3、不理解顧客所以行動盲目

 4、問問中國企業,有幾個真正調研過顧客需求,並且通過壹系列科學手段來甄別過顧客需求?人人都知道顧客是上帝,那是因為顧客帶著錢包,如果顧客沒有錢包那麽壹定是連乞丐都不如的。

 企業真正的價值在於能夠解決顧客的某種需求,企業最需要其實是給顧客壹個購買的理由,如果妳連客戶真正需要什麽都不知道,妳如何能保證企業的產品能得到客戶的接受呢?

 5、攏不了人心所以無法長久

 6、我國企業家和管理者經常會出現集體跳槽、發起人散夥之類的事情,這是講高層。基層員工呢?會經常覺得自己受不到領導的重視而缺乏積極性,從而影響生產力。這個和管理者的道德觀和世界觀關系極大。我國企業家普遍處在嬰兒期,渴望得到中國和世界的認可。但世界太遙遠,所以只有壹直向前看,於是成為工作的奴隸,而忘了工作本身可以是壹件快樂和有意義的事情。

 7、我國企業的劣根性是客觀存在的現實,是我們需要正視的問題,只有我們完成從人本管理到知識管理,從生存追求到精神追求的躍變後,中國企業才可能獲得持續長久的發展。每壹個生在中國的管理者都應該為此而付出努力,畢竟中國當前處在壹個經濟高度發展到大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