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伊始,為了更好地服務好客戶,用友公司組織機構做了重大戰略調整。根據用友集團發文集經管字(2014)第01號,自2014年1月1日起,將U8+、U9、CRM、PLM等產品線從用友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分拆出來,並組建獨立用友全資公司——用友優普 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用友 優普公司)來經營該業務。用友優普公司的成立是用友26年發展歷史最大的壹次業務變革,目的是為了更加聚焦中型企業細分市場,為廣大客戶與產業鏈夥伴帶來更大價值。
用友 優普公司與用友股份公司同屬用友集團二級子公司,擁有完整的公司組織結構,人力資源、財務管理、銷售管理、商務能力、產品研發、營銷實施服務及整個區域的分公司、辦事處等均將成為優普公司不可或缺的部分,且自成體系,發揮巨大的作用。並通過強大的產業鏈體系來***同為客戶提供“軟件+雲服務”的全新應用價值。
用友優普公司總體定位是:互聯網時代企業應用領導者。為中型企業提供軟件、行業解決方案以及企業雲服務等全面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在互聯網、移動時代繼續擁有和不斷提升管理及運營優勢,成就“數據驅動的企業”。 2010年3月3日,用友集團投資成立暢捷通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暢捷通”)。暢捷通以“信息化推動社會及商業進步”為使命,致力於為中小企業、政府、公***事業及非營利組織提供專業、標準、靈活、易用的信息化產品及專業的服務。暢捷通將通過推進“雲加端”的業務策略,為客戶提供基於互聯網的延伸服務。
暢捷通主要產品分為面向中小企業的T系列企業管理軟件,面向政府機關、公***事業單位及非營利組織的G系列政務管理軟件,以及面向所有客戶群提供互聯網服務及軟硬件工具類服務、運維支持服務的C系列信息化服務產品。
暢捷通已擁有100萬家用戶,2000多家經銷商、160多家授權服務機構遍布全國各地。首創的“全程服務模式”,根據客戶在不同階段所遇到的信息化管理問題,提供針對性地專業服務,包括經營診斷、在線服務、遠程服務、現場服務、用戶培訓等客戶定制化服務。
暢捷通將遵守“尊重合作,專業進取,幸福***贏”的創業宣言,專註、關愛、引領中小企業幸福成長,為推動中小企業信息化、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用友移動通信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用友通信”)為用友集團下屬獨立子公司,公司成立於2014年3月,同年8月獲得工信部頒發的移動轉售業務牌照。成立用友通信,是用友集團進入企業互聯網領域,針對企業級移動市場所進行的戰略部署。
用友通信的工作手機,將Device終端設備、Network通信服務、Application移動應用融為壹體。業務範圍涵蓋了號卡、終端、移動應用與雲服務、數據產品、富通信服務等多個領域,工作手機是針對企業移動管理而設計的標準化整體解決方案。該方案基於移動終端設備,配備170優質連續號段,提供基礎通信服務、企業通信名片,並根據客戶需求在終端內預置移動管理應用,可為客戶提供持續的運營支撐和咨詢服務。
作為邁入企業移動互聯網的入口,用友通信以打造企業級移動運營商為願景,以成為客戶信賴的長期合作夥伴為理念,將為企業客戶提供更專業、更高效、更豐富的移動互聯和移動管理服務。 友金所是用友網絡(股票代碼:600588)與深圳力合金融控股等三家公司***同發起設立。作為用友集團成員企業,友金所致力於提供專業的全流程金融信息服務,打造安全、便捷、可信的綜合性投融資平臺,為投資客戶提供安全、本息擔保、收益穩健的互聯網理財服務。
用友集團把全面進軍“企業互聯網”作為集團戰略,用友將從傳統IT軟件提供商轉變為IT軟件+金融服務提供商,並把互聯網金融服務業務作為用友核心業務之壹,用友將從戰略體系、資源、實施方案等方面不斷加大資源傾斜力度來支持友金所的持續發展。
另壹重要股東深圳力合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為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科技金融產業的綜合平臺,擁有專業的金融管理團隊和科技專家團隊,以服務中小微科技企業的融資和投資為主線。其中,力合金融董事長,友金所董事陳玉明先生擁有30年銀行、證券、基金管理、審計工作經驗及豐富金融企業管理經驗。
友金所於2014年10月上線,背倚股東方的品牌資源、客戶渠道、技術支持、管理經驗等,依托銀行專家管理團隊,運用互聯網高效、透明、便捷優勢,推出“三高壹低”高安全性、高收益、高流動性、低投資門檻的理財產品,滿足廣大個人用戶的理財需求。 用友秉鈞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用友秉鈞”)成立於2008年,用友集團控股子公司,也是國內大型的數字化營銷供應商,服務範圍覆蓋整個社交媒體平臺,擁有6000家媒體、8000家論壇、30000個微博紅人、20000個微信/朋友圈等資源,是國內唯壹覆蓋微信、微博、論壇、媒體、貼吧等數字化媒體資源的提供商。
“互聯網+”時代,用友秉鈞會以微信營銷為突破口,憑借社交媒體資源,構建數字營銷以及移動領域的生態系統,同時開發Facebook、Twitter等全球化的社交資源,發展全球化業務,真正實現“平臺化”、“移動化”、“全球化”。